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87928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明 礼 仪 伴 我 行如今的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印入脑中,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就整体情况看,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污染,确实存在弱化的

2、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虽然我们无法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完全可以将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各种致命的弱点事先予以纠正。做法:一、氛围创设明礼仪校园文化、教室文化、校园广播等开设“文明礼仪专版”,充分展示文明礼仪标语、图画、先进事迹;制定礼仪常规制度,明确文明礼仪重要性及相关落实内容;少先队开展“我是校园小主人文明礼仪规则我来说”的大讨论;

3、召开家长会,全面联系沟通,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达成共识,切实配合好,使家校教育形成真正的合力。二、读经诵典学礼仪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享誉中外。为此,我们每周三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使用校本教材经

4、典诵读读本,其中共筛选了优秀诗词250首,加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古典文化名篇,无偿提供给孩子进行诵读、美读、内化、实践。由语文老师统一指导学习:高年级主要通过诵读、辩论、交流体验其中的和谐思想精髓;低年级则主要以诵、唱、画、讲(故事)来明确文明礼仪的实践意义。学校每年还举办一次“卞和之韵读书节”,以此来检验、促进各班的经典诵读情况。读书节前各班紧锣密鼓地准备、练习诵读,读书节后学生读书的劲头更足了,早课前、午课前、课间10分钟,教室里到处都是读书的身影,让校园每天飘满朗朗书声。三、家校互动评礼仪孩子每周都会从经典读本中了解到一些文明礼仪小故事或经典名句、心得体会,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将

5、故事(和歌曲)讲(唱)给家长听,将画的画、学到的句子摘抄到小小花蜜集上;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将名句或感想写到文明礼仪伴我行日记中,读给家长听;家长对照学到的礼仪常规内容评价其实践做法或提出新的期待;各个班级每周末展评。学校组织春、秋两次优秀书信日记展。四、评选礼仪小标兵学期初主要是承接假期在家表现情况以自学自评为主,由家长监督,审查具体材料进行评选。班级推荐候选人,经全校师生投票选出“全校十大礼仪明星”。学校颁奖。学期中根据实际表现,每周各班级推荐一名礼仪小标兵,由班主任老师写出文明礼仪诚信事迹材料,在周一全校升旗仪式上予以表彰,并授予小标志。获得三次“礼仪小标兵”称号的将自动获得“优秀礼仪小标兵

6、”的特殊标志。这些孩子负责全校的礼仪值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可增设不同培养侧重点:如认真倾听、坐姿端庄、行走有序。长期以往,使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由引导变为自觉。获选的礼仪小标兵相关事迹材料及照片在校园宣传栏及学校网站上予以刊登表扬。此项成为学期末良好习惯生评选的重要依据。五、汇报交流话体会学期初和学期末各班级普选文明礼仪优秀生,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事迹材料进行汇报。学期末则由获得“优秀礼仪小标兵”称号的同学进行经验交流(全校师生会),以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学期末还要综合各方面做法,重申礼仪规范,使其在学生心目中延续。使人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做一个讲究文明、礼仪周全的好孩子为荣。效果:活动开展以来,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诚实守信、与人为善、文质彬彬、和谐有序已经成为校园主旋律。随着朗朗书声,经典文化的芬芳气息弥漫整个校园,打架骂人的少了,横冲直撞的少了,见了师长会诚恳问好,同学有困难会争相帮助同学之间有了矛盾,也逐渐学会“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来以理服人,不再脸红脖子粗,也更不会拳脚相向。家长反映孩子们回家变得更加懂事了,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使得家庭温馨而和睦;家长还反映,孩子越来越孝顺了,能够体会父母的辛苦,并且带动父母一起读书,一起学习礼仪,家长的心也放宽了,不自觉间也注意起自己的一言一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