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溃疡的治疗.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878509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炎、胃溃疡的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胃炎、胃溃疡的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胃炎、胃溃疡的治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胃炎、胃溃疡的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炎、胃溃疡的治疗.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胃炎、胃溃疡的治疗(网络搜集整理)资料一:目前医学界已公认幽门螺旋杆菌(HP)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达73%100%。应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后,可使溃疡愈合,并可使溃疡复发率明显降低。但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众多药物配伍方案中,到底何种配伍近期、远期疗效最佳,迄今国内还缺乏大宗病例长期、系统研究的报道。毓璜顶医院将经内窥镜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128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即分为三组:A组为德诺、阿莫西林二联方案组;B组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方案组;C组为德诺、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方案组,均予一个疗程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疗程结束停药一个月后

2、,对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呈阴性且溃疡已愈合的98名患者进行3年定期随访。随访分停药6个月、1年、2年、3年等四次进行,并行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随访3年或随访期胃镜证实幽门螺旋杆菌转阳或(和)溃疡复发者停止随访。结果显示,B、C(三联)组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均优于A(二联)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患者对其再感染比较困难,且溃疡复发率低,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不需维持治疗。 (文章出处:健康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克拉+阿莫仙+奥美拉唑是经典治疗方法,前两者是抗生素,后者是氢离子通道阻滞剂,抑制胃酸分泌。而幽门螺旋杆菌喜酸。整个疗程要吃两周,停药后四周去医院检查碳13同位素

3、,可以明确有无治愈。一定要坚持规律服药啊。幽门螺旋杆菌治愈后应该彻底消毒家里的碗筷,以免再次感染。一般来说,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炎,胃溃疡的元凶,彻底消灭后疾病可以痊愈。早日康复。 资料二: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陈延: 1、幽门螺旋杆菌目前的主流治法是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疗程有1周或2周,一般以1周为主,最多不要超过2周(特殊病人除外),常见的三联疗法是一种制酸药: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都可以,加两种抗生素,一般是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如果青霉素过敏的,可以用甲硝唑加克拉霉素,一共是三种药物,所以称为三联疗法;如果是四联疗法,就是在前三种的基础上加铋剂如丽珠得乐、果胶铋等。其实药物的选择是不绝对

4、的,一般一种制酸药加两种抗生素的属于三联疗法,一种铋剂加一种制酸药加两种抗生素的属于四联疗法,至于如何选择制酸药,如何选择铋剂,如何选择抗生素,不同的医生可能有不同的经验,不必一定要按照我刚才介绍的情况。2、幽门螺旋杆菌一般呈短棒状,当使用抗生素后,如果没有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或抗生素没有达到剂量和疗程,它就会变成球形,这样的话对抗生素就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了,因此,吃过抗生素的患者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测定和治疗是有影响的,建议在使用抗生素后间隔1个月的时间再进行杀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资料三:幽门螺旋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

5、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粘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过程是这样的:幽门综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

6、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专家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了2.7-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幽门螺旋杆菌病病是后天传染的,这一点已是各国学者的共识。其传播方式还不十分明确,但最可能的途径是口枣口、粪枣口传播,已有以下实验可以证明:1利用PCR从病人唾液、牙斑和粪便中检出幽门螺旋杆菌的DNAA;2从牙斑和粪便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3从同一家族多名成员的排泄物中分离出相同的幽门螺旋杆菌菌株。幽门螺旋杆菌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说是成年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总的趋

7、势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发展中国家约为80%,发达国家约为40%,男性略高于女性。我国的感染年龄早于发达国家20年左右,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另外,我国北方地区的感染率高于南方地区。同其它消化道传染病一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预防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如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饮食尤其是进食生冷食品要讲究卫生,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选择,家里有幽门螺旋杆菌病患者时应该暂时采取分餐,直至完全治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

8、及多聚酶链反应等。不同医院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异、快速的,有些是无创伤的。专家们告诫患者,如感觉胃部不适,应到大医院去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查,以便及早用药,及早从消化道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以防止发展成严重的胃部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一般的治疗原则是以抗生素为主,辅加抑酸剂(铋剂),常用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患者到医院检查后,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服药,并及时检查疗效。认为抗HP较好的药物有:枸橼酸铋钾(德诺)、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灭滴灵)、氟哌酸(诺氟沙星)、红霉素、 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

9、目前,对慢性胃炎的抗菌治疗,学者们推崇三联疗法(即三种抗HP药物同时应用),此种方法疗效最好,已得到广泛的临床验证。现介绍最常用的三联疗法如下: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1)枸橼酸铋钾24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2)枸橼酸铋钾240mg红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3)枸橼酸铋钾240mg四环素500mg甲硝唑400mg。任选上述一组药物服用,每种药物按以上剂量一日2次服(上下午各1次),714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要继续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6周,剂量和用法同前。 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留心药物的毒副反应,如枸橼酸铋钾可引起头痛、头昏、ALT轻度增高

10、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甲硝唑可导致恶心、口腔金属异味和毛刺舌;阿莫西林和四环素可引起腹泻、恶心、舌炎和过敏性荨麻疹;红霉素除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外,还可出现药物热、皮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呋喃唑酮可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氟哌酸可致恶心、头痛、眩晕及皮疹;链霉素毒性反应为眩晕、口唇发麻、耳鸣、耳聋和轻度肾损害;庆大霉素可致听神经和肾受损等等。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和观察下用药,一旦出现毒副反应,医生可根据反应的程度,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或减量、调药、停用。 第二,可有选择性地服用一些能减轻慢性胃炎症状的药物,如普瑞博思(西沙必利)、吗丁啉、维酶素、猴菇菌片、硫糖铝和香砂养胃丸等。 第三,用

11、三联疗法治疗前后,应进行胃镜和HP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观察及判定治疗效果。法国研究人员报告,患胃炎的儿童,用三联疗法治疗1周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达74.2%。他们是在对73例平均年龄为10.8岁(3.315.4岁)患胃炎的儿童进行临床观察后得出上述结论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特点与成年人不同,感染后很少出现明显的症状。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认为,多数患胃炎的儿童经三联疗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很快消失。国内的研究证明,用三联疗法治疗儿童胃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达85%95%。目前检测幽门菌(HP)的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 (1)非侵入性的方法:以免疫学法清中的HP抗体。已有多种方法检测,但公认以酶联免疫吸

12、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为优,优点是特异高,可接近100,且能进行定量分析,缺点是不能鉴别既往感染及现疫病人,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尿素呼气试验。原理是HP在体内产生尿素酶,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由受试者服下后,即分解产生带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气标本,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或用气体核素质谱仪检测标记的二氧化碳,灵敏度极高,可定量,患者无痉,方法简单快速,对检测HP是否根治十分可靠。因14C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目前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 (2)侵入性的方法:即需通过内镜采取胃粘膜组织来检测HP。快速尿素酶法。原理是HP具有丰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反应变成碱性,由PH指示剂显色,该法简便,快速,灵敏,但有些细菌亦会有尿素酶,因此有假阳性可能。细菌培养法。取胃粘膜活组织作HP培养,该法准确可靠,但培养费时。病理学检测法。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以银染色法最佳,检测率高,结果可靠。一般对确诊HP,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均为阳性。治疗后长期随访,连续两次尿素呼气试验阴性,加上血清内抗HP抗体滴度进行性下降持续1年以上,作为治愈HP的“金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