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8756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1.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预习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段思恭,泽州晋城人,父希尧。晋有天下,希尧累历清显。思恭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隐帝时,蝗,诏遍祈山川。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则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从之。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山。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

2、,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乃语之曰:“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名将镇抚之不可,汝其往哉!”思恭曰:“臣奉诏而往,必能治之。”帝壮之,赐窄衣、金带、钱二百万,仍以途涉诸部,令别赍金帛以遗之。思恭下车,矫继业之失,绥抚夷落,访求民病,悉条奏免之。俄而回鹘入贡,路出灵州,交易于市,思恭遣吏市硇砂,吏争直,与之竞。思恭释吏,械其使,数日贳之。使还诉其主,复遣使赍牒诣灵州问故,思恭理屈不报。自是数年,回鹘不复朝贡。久之,迁右谏议大夫,知扬州。朝廷方经略江表,命思恭兼沿江巡检。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秦

3、州。坐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廷范所发。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根据文意,推断下列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晋有天下,希尧累历清显()(2)思恭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3)思恭解官侍养()(4)改国子四门博士()(5)辟为掌书记()(6)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7)思恭谕以祸福()(8)隐帝时,蝗,诏遍祈山川()(9)望令诸州速决重刑()(10)无致淹滥()(11)平蜀,通判眉州()(12)时亡命集众()(13)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14)将奔嘉州,思恭止之()(15)于是诸军贾勇()(16)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17

4、)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18)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将镇抚之不可()(19)臣奉诏而往,必能治之()(20)令别赍金帛以遗之()(21)矫继业之失()(22)绥抚夷落()(23)悉条奏免之()(24)思恭遣吏市硇砂()(25)吏争直,与之竞()(26)数日贳之()(27)遣使赍牒诣灵州问故()(28)思恭理屈不报()(29)朝廷方经略江表()(30)坐擅借官库银造器()巩固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9分)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命冲为文学,累迁

5、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阼,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

6、,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朗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节选自晋书郑冲传)注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庸:古同“佣”,雇佣,任用。重点实词积累(1)莅职无干局之誉()(2)世以此重之()(3)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

7、事()(4)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5)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6)优诏不许,遣使申喻()(7)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8)翼亮先皇,光济帝业()(9)冲又抗表致仕()(10)帝于朝堂发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B.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C.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

8、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D.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B.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D.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冲注重修

9、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不求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B.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C.郑冲是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憙、侯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D.郑冲受到皇帝的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

10、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导学号3774023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19分)陶琰,字廷信,绛州人。父铨,进士,陕西右参议。琰举成化七年乡试第一,十七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弘治初,进员外郎。历固原兵备副使。练士卒,广刍粟。历九年,部内晏如。迁福建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正德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迁刑部右侍郎。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 瑾诛,起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六年,转南京刑部侍郎。明年,贼刘七等将犯江南,王浩八又入衢州。

11、进琰右都御史,巡视浙江。至则七等已灭,浩八听抚。会宁、绍濒海地飓风大作,居民漂没万数。琰出帑金振救,而大筑萧山至会稽堤五万余丈。奏设兵备道守要害,防浩八党出没,遣将击斩其渠魁。遂城开化、常山、遂安、兰溪,境内以靖。复命总督漕运,七疏乞归。世宗嗣位,起故官。凡三督漕,军民习其政,不严而肃。琰性清俭,饭惟一疏。每到官及罢去,行李止三竹笥。寻加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工部尚书。其冬,改南京兵部,加太子少保。未浃岁,屡引年乞体。加太子太保,乘传归,有司岁时存问。又九年卒,年八十有四。赠少保,谥恭介。子滋,以进士授行人。谏武宗南巡,杖阙下,谪国子学正。嘉靖初,历兵部郎中。率同官伏阙争“大礼”,再受杖,谪戍

12、榆林。兵部尚书王时中等言,琰老病呻吟,冀父子一相见,乞改调近卫。不许。十五年,赦还,卒。(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九)重点实词积累(1)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2)瑾诛,起左副都御史()(3)境内以靖()(4)军民习其政,不严而肃()(5)琰性清俭,饭惟一疏()(6)行李止三竹笥()(7)未浃岁,屡引年乞体()(8)有司岁时存问()(9)以进士授行人()(10)率同官伏阙争“大礼”()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B.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

13、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C.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D.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B.员外郎,我国古代官职之一,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明朝的员外郎已是闲职。C.太保与太师、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少保与少师、少傅则是其副职,后来这些只是荣誉称号。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14、,泛指官吏,例如,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琰才学过人,屡任要职。乡试第一,考中进士后先在刑部任职,后任户部、工部和兵部的尚书。B.陶琰治政有方,政绩卓著。所到之处,物阜而民丰,兵强而粮足,盗贼为之归顺,社会因而太平。C.陶琰体恤民情,造福百姓。临海地区遭遇飓风,他拿出私有钱财救济灾民,并修筑堤岸五万多丈。D.陶琰为官清廉,严于律己。他虽居高官,但每餐只一个菜,每次上任和离职,行李只有三个竹箱。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练士卒,广刍粟。历九年,部内晏如。(2)奏设兵备道守要害,防浩八党出没,遣将击斩其渠魁。导学号37740232答案与解析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预习练(1)清要显达的官位(2)代理(3)辞去官职(4)改任(5)征召(6)喧哗吵闹(7)晓谕(8)发生蝗灾(9)判决(10)拖延(11)做通判(12)逃亡不顾性命的人(13)抵挡(14)阻止(15)卖(16)假托(17)全部(18)镇守安抚(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