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87505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一位资深的国际纪录片专家在了解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的情况后感叹道:“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和欲望(指纪录片创作)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已经或者即将具备跻身世界纪录片创作之林的实力。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特别是面对整个世界,中国纪录片眼下不缺乏热情和勇气,缺乏的是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秩序和“到位”的创作方式: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一: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

2、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

3、 1、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 2、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3、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 4、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 5、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向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前不久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陈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

4、化的典范。 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 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后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这个细节在展示过程中,观众绷紧了神经,心也随着小鸭子的起跳而跳动。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均挥舞着翅膀

5、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的小鸭直至第八次才稳稳地升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一细节是鸭子故事的终结,也给了观众巨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情洗礼。 然而今天,有些创作者一谈起纪录片的故事化,就害怕把自己的纪录片说成是故事片。实际上,我们把纪录片拍的象故事片那么好看不是更好吗!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虚构还是非虚构”。如果因为保持与故事片的距离而丢弃故事性,无疑是为了泼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了。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二:追求戏剧化 没有冲突也就无所谓戏剧化,纪录片中的故事也尽量要有戏剧化冲突。但与故事片中的冲突是不一样的。纪录片更关注的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或人

6、与社会等深层次的观念冲突、价值冲突。纪录片的冲突是隐在的,在表层的事件冲突上一般进行自然化处理,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引导观众去体悟深层冲突,而忌讳刻意地强调表层矛盾的激烈性。在远去的村庄中,大量的矛盾冲突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戏剧化的故事里:员起珍家的二儿子同村长赵子平吵架,冲动之下砸了村里的千年老井;乡政府派干部来调查情况,赵子平被停了职;而这时又有人“落井下石”,要求要重新丈量各家的土地并清查赵子平的帐;小学停课了,刘秀娃家决定搬到镇上一连串的戏剧化冲突,揭开了村子里的一个又一个秘密。 在大部分人眼里,纪录片总是那么平淡、冷静、毫无戏剧性,有时还喜欢说教。看看去年全球票房火爆的几部纪录片,你会发现纪

7、录片的戏剧性可能丝毫不在好莱坞大片之下。巴西影片174路公共汽车(Bus 174)真实纪录了一个玩命之徒劫持一辆公交车的恐怖过程,以及警察试图解救人质时丑态百出的闹剧场面。在抓住弗里德曼一家(Capturing The Friedmans)中,一对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父子同时被控猥亵儿童,手段骇人听闻。你能相信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曾在越南战争中暗中支持叛变者吗?可这一切都是麦克纳马拉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战争迷雾(The Fog Of War)中亲口讲述的。将采访和再现相结合的纪录片冰峰168小时,荣获2004年度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是英国票房史上最成功的纪录片:两个英国登山者准备征

8、服秘鲁安第斯山的Siula Grande峰,就在他们接近顶峰的时候,灾难发生了。乔不慎跌下一个陡坡,被绳索悬在万丈深渊之上,而绳索的另一端是同伴西蒙 可以说,纪录片的戏剧化叙事,已经成为当今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性。因为它抛弃了过去那种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表现一个相对完整和连续的矛盾冲突过程,因果关系、开端、发展、高潮都有较好的关照,所以它的可视性远远高于那种“原生态纪录”的故事。如独立制片人拍摄的纸殇,纪录的是福建大山里的一个造纸作坊的兴衰。在这部50分钟的纪录片里,展开了老板与工人、老板与旅游局、老板与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之间的3条矛盾冲突线,最终的戏剧化焦点落在了老板与市场

9、销售的环节上。观众在节目中不仅仅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更了解了市场经济代给了他们什么?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那么如何使纪录片更具有戏剧性呢?我的经验是: 1、 必须拍到好看的带有戏剧化因素的情节。2、选择更好看的悬念性的素材进行剪辑。 3、会用对立的人物情节组合故事。 4、会用声音中的冲突对话结构情节。 5、会利用重复和重复中的变化演绎故事。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三:设置兴奋点 为什么有的片子在看素材的时候兴奋不已,可是编出成片看的时候,却不过隐,原因就编导不会安排故事情节的兴奋点。 对于纪录片的兴奋点的把握,是从选题开始的。一个富有矛盾、富有戏剧化冲突的选

10、题,已经具备了作品兴奋点的雏形。 我们都知道,有矛盾才会有戏剧化冲突;有了戏剧化冲突就会有兴奋点。兴奋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看点”,有了“看点”,才会有“播点”和“卖点”。因此,一部纪录片里必须具备许多“兴奋点”,使观众觉得好看并且能看下去。 那么什么是兴奋点呢?我认为有这样几种: 一、所纪录的故事中能不能形成一定的矛盾冲突。有一部叫伴的纪录片,纪录的是大山里的一位刘老太太,饲养了一头2600斤的大猪的故事。在全片52分钟的时间里,作者下功夫揭示了刘老太一家的,婆媳之间的矛盾,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还有刘老太内心世界的矛盾,还有人物自身的命运冲突等等。直到节目看完,观众还在为刘老太和大猪的命运所

11、担忧。二、所拍摄的画面中有没有好看的情节或细节。兴奋点就是能引发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情绪变化的情节或细节。故事和戏剧化冲突是靠兴奋点来支撑的,兴奋点是靠好看的画面情节或细节来表现的。伴中的刘老太养了一条看家狗,可是这条狗专门扑咬自己的儿媳妇。当观众看到这个画面情节时,都会为之一振:婆媳之间的矛盾何等激烈自在不言中。 三、编导在剪辑时有意图地形成故事兴奋点。兴奋点可以是情感的、悬念的、幽默的,也可以是深思的、富有启发性的。伴的编导在处理婆媳之间矛盾的时候,采用了一种“平行剪辑”的方式,调动了观众的兴奋点,使矛盾冲突更具可看性。中央电视台纪事栏目要求45分钟的节目至少不低于12个兴奋点,湖北电视台要求

12、15分钟的纪录片,兴奋点不低于5个。纪录片需要好看,需要有兴奋点,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而纪录片应该如何把故事编辑的更好看、更有戏剧化冲突,则是个技巧上的问题。因此决不能忽略在“二次”(后期)创作中,形成更多的兴奋点。 还有一类节目,悬念成了一个茫茫的概念,观众通过画面跟着想要看到的概念走,也能激起观众观看的兴奋点。如寻找楼兰王国,摄制组带着观众,走进了1500年前吞噬了楼兰王国的大沙漠,记者要寻找的是什么,而将要寻找到的又是什么,观众能看到什么,一切都处于未知的行进状态中,谁也不知道在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带着一切模糊而又随时都可能改变的悬念,把观众带入一个又一个兴奋点中。 美国有一种钩子(Te

13、aser)理论,强调片子开始1分钟就要伸出钩子挑起观众的兴趣,而整部片子要在适当的间隔里安插兴奋点,这些兴奋点要像过山车一样起伏错落,富有刺激性,调动观众的收看情绪和兴趣,一直到片子结束。女特警雷敏这部纪录片就是这样,片子刚开始就见一名女兵(雷敏)拿着一把匕首在杀猪。这个1分半钟的情节大大调起了观众的“胃口”。 纪 录片的兴奋点,可以是人情的,也可以是人性的;可以是情节的,也可以是剪辑的;可以是画面的,也可以是言语的;可以是娱乐的,也可以是悲情的总之,纪录片有了“兴奋点”,才能使观众振奋和激动,不但会将节目看下去,而且还能引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参与节目的兴趣。有理论认为,纪录片不仅要告之信息,

14、还要有娱乐性。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是一部好的纪录片。纪录片创作方式之四:提高观赏力 纪录片因为有了故事,所以日趋好看。但我们在日常中纪录的题材,未必都有好看的故事:如古建筑、自然类题材,就很难拍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好看的情节故事。这样的纪录片就必须提高节目的观赏性。 法国人拍的微观世界,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小宇宙,画面之精美,视角之独特,曾使其影碟成为很多dvd制造商的首选试机碟。这部纪录片用最直接的方法,纪录了蚂蚁、毛毛虫、蜗牛、螳螂、蜜蜂等昆虫的生存状态。于是我们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得以重温蜘蛛捕食弑杀蚱蜢、蜗牛恋爱缠绵耳语、刺毛虫烈日大游行、暴雨重袭昆虫王国、天牛角斗比拼等

15、一系列经典镜头。憨态可鞠的昆虫,还时常引发观众充满惬意地欢笑。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些没有看过片子的朋友,在影片昆虫横空出世时始终纳闷那为何物,当其振翅急飞的瞬间才恍然大悟:“哦呦,原来是只蚊子!” 迁徙的鸟是微观世界原班人马的新作,只是此次的视角转向浩瀚天空中的候鸟天堂。影片采用大量的航拍技术,真实地纪录了雁、鹅、燕、鹰、鹤等大量野生候鸟的迁徙活动。通过影片我们可以感受到候鸟迁徙的艰难:行进间需要躲避猎人的捕杀、天敌的攻击、海浪的袭击、雪崩的吞噬,偶尔的受伤还会使鸟类成为螃蟹的美食,即便是遇见狂奔的马群、呼啸的汽车、工厂的油污都会使旅途中的候鸟不慎离群失落于荒野之间纵横上万公里的迁徙是鸟类生存的需要,同样也是其对命运的挑战。影片在讲述这种艰辛之余,还一如既往地向观众展示鸟类世界昂然情趣。观众通过精美的画面不仅带来了兴趣昂然的观赏,又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窥探欲。 国内这种大制作的纪录片不多,但近年也有些上乘之作。象布达拉宫、复活军团、从化古民居、哈尔滨建筑艺术等。这些节目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要么影像特别清晰,要么画面构图特别工整,要么制作特别精良,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