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手记12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874686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手记12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手记12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手记12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手记12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手记12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手记12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手记12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月2日今天是我入职以来的第一节新教师展示课,最终课没有上完,可是我并不后悔。从开学以来,我就在摸索着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喜欢学历史,爱上历史课。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尝试用各种方法上课,调动学生积极性,我深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主性应该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在讲三国鼎立这课一周之前,我让两位同学课前准备,课上分别为其他同学们讲讲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两场战役。这两位同学对中国古代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对三国历史兴趣浓厚,他们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个任务。碰巧的是学校这周要听新老师展示课,而我正好讲到了三国鼎立这课。课被安排在了下午,今天中午两位同学来找我试讲,他们准备的非常认真,课

2、下费了很多功夫,他们查阅资料,此刻他们精神饱满,侃侃而谈,可是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如果让他们讲完全部内容必然会耽误一些课堂时间,此刻我面临着选择。最终,我没有给他们当面指出来,看着孩子们幸福地沉浸在讲述中,我实在不忍心对他们说你们讲的太多了,删去一些吧。我知道他们已经准备了好久,他们希望能在老师与同学面前更加完整的展现自我风采,而我如果说你们讲的太多了,难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只对他们说等着上讲台不要紧张,你们讲得真的很好,你们就是小历史老师。在下午的展示课上,这两位同学确实讲的很精彩,其他同学听的也都入迷了,但由于他们讲的太多,最终我没有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练习巩固的时间被挤掉了,这是一节不完整

3、的课。引用听课老师的话,“本来这个环节是可以加分的,结果这个高难度动作搞砸了”,听到这我抿抿嘴笑了。或许我失去了一节成功的展示课,或许这节课不够完美,不过我真的不在乎,让学生上讲台讲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为了有人听课而特意设置的,如果仅仅把学生上台讲作为我教学中增添亮点的手段的话也就偏离了我的本意。一个好老师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教育好学生,不应该太在乎个人的功利得失,公开课、展示课也是如此,决不能把学生仅仅当成是表演的工具。我很在乎我第一次展示课的成败,但我更在乎的是我的学生的感受,课下两位学生问我“老师,我们讲的好吗?”,我对他们说“你们讲的真好,太精彩了。”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我知道我

4、的课已经成功了。当然没有讲完课,还与我本身的教学设计有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让教学设计更加严谨,学会更好的处理各种课堂突发情况。我从来都想对我的学生们说你们真的很优秀,你们的老师也应该做得更好。我珍重的是学生学习态度,做人、做事态度,我关心他们是否能健康快乐成长,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学生留下值得回味一生的课。一节没有上完的展示课,反而让我收获了更多。12月10日下个周又要月考了,不知道这次会怎么样。下个月则要面临统考,期末考试,又是一场较量。以前做学生的时候不认输,现在也不会。虽然成绩或许不是足够的理想,但是我是我依然在努力着。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

5、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着他拯救小鱼们的生命。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 “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

6、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其实现在的我正和这个孩子一样。我教了六个班的学生,他们学习能力各异。虽然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快五十个人了,但是我在努力能教育好所有的学生。不仅仅是好学生,还有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我想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快乐,应该得到自尊与自信,关心好孩子只是锦上添花, 而不是雪中送炭,相反每个学业不顺利和生活不快乐的孩子都是在岸上挣扎的小鱼,他们在等待着你的帮助。Y是我教的一个学生,他的成绩并不好,是班里的后几名,但是他真的给我很多感动,也让我明白了拯救一条小鱼的重要性。记着课代表曾经说过“Y经常不交作业,但是你的的

7、作业他每次都交。”同为学困生的另一个同学说:“老师,Y很喜欢上你的课,因为你从不批评他。”当然Y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期中考试他的政治及格了,或许对于很多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及格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Y来说,这真的是了不起的成绩,他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表扬Y同学,我对其他同学说只要你努力,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几天,我欣喜的看到Y能举手回答问题了,虽然不是每一次都是那么完美,但是对他来说真的很不容易。不仅仅是政治课,还有历史课,他都能听的很认真,举起手来。带给我感动的不仅仅有Y,还有很多同学,在篮球赛上,同学会说“历史老师来我们班吧。”中午吃晚饭会有同学主动给我

8、送餐盘。当然不是每一条小鱼都是听话的,不过既然我选择了做那个拾。)#)的男孩,那么我就应该坚持下去。我相信我会教出更多的Y。有人说师爱,像一颗缀在叶尖的露珠,也许它很小,但它可以滋润一朵花并让它美丽地开放;师爱,像一所草屋,也许它并不华丽,但它可以让疲惫无助的旅人过一个平安的夜晚;师爱,像一座心桥,也许它并不宽,但它可以连接所有相隔已久的陌生与期盼。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想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即使是做一个平凡的初中老师。12月15日今天又和学生讲到了南京大屠杀,12月13日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日子。这是一个悲情的灾难日,三十万中国同胞葬身于73年前的屠戮中。勿忘历史,真爱和平。虽然历史已

9、经过去,但是这份伤痛久久无法抚平。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的态度,反映的是这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历史的民族犹如一个失忆者,不会得到世界他国的尊重。当讲到第六个班的课,当放到第六遍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骨子里的那份民族情节彻底被激发出来了。记着前段日子我思考过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课,此刻我明白了,我要让学生知道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而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历史课是架起中华祖先与当代人之间的一座桥梁,了解本国历史是一个中国人能称其为中国人一个基本的素养,从这点上讲历史课的重要性与价值性要远大于任何一门其它学科。学习历史课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树立民族自信心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民族自豪

10、感的过程,是一个与华夏先人共荣辱的的过程。当了解到了责任,可能我要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份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同时,我要对我的学生作出更严格的要求,请你尊重自己民族的历史,如果你还是一位中国人,请你学好本民族的历史。历史课是庄重的,学习历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请你努力记住一点中国历史,请让自己可以自豪的说“我无愧于自己是一位中国人。”12月19日今天和一位自称是搞历史的人网聊起来,他竟然说匈奴与女真都是外族,我实在是不能接受。他在描绘秦汉历史的时候用了秦烟汉鼓,以此形容这一时期中原政权与匈奴政权之间的对抗。当我与教师群里的一些老师聊起这个话题时,有的竟也同意这个观点。真理越辩越明,我想谈点自

11、己的浅薄之间。 南匈奴内迁后最终融入了汉族,而女真也建立了金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而蒙古与满族则一统中原。难道在一些人的眼中只有汉族的历史才是中国的历史。中国文明具有多元性,多样性,我们不能因为农耕文明,儒家文明的强势,而忽视游牧文明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如果匈奴是外族,女真是外族,魏晋时期的其他少数民族是外族,那么什么不是外族,有纯种的汉族吗?很多少数民族最重融入了汉族之中。所以不能用外族一词,从史观上讲我还是赞同中华民族说。我给学生讲的时候就是这样,匈奴族也参与了中国历史的创造,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甚至在讲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时,我指出五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带有一定的歧视性,这是不对的。

12、 中国的历史和历史上的中国。我想只能说曾经生活在中国的民族,他们有的成为了当今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有的则没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存在着不同的生活生产方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碰撞。不能用简单的内外族划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当然每一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历史,蒙古族是生活在中国的民族之一,他们以游牧方式为主,他们曾经入主中原建立了元。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蒙古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了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其中一部分就是咱们的元朝。 历史应该是客观的,不能用内外来区分,这样的话就是简单的情感评价了。同时讲民族关系史不能只讲和,也不能只讲战,而要回归历史,尊重各个民族在历史创造中的作

13、用。我们讲的是中国的历史,不是汉族的历史,外族说是一种盲目的排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的延续正是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碰撞之中。 然而我们的历史教材,或许没有忽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但却忽视每个民族其实也有自己的历史。既然承认咱们是多民族国家(事实上现在就是),那么就应该既尊重少数民族的贡献,同时尊重其的历史。现在的教材讲到唐与吐蕃关系的时候,只讲和,而不讲战,这是不正确的。吐蕃是与唐并立的政权,一直坚持到蒙古将其灭亡,而两个并存政权当然会有冲突,而且发生过战争,但是现在那一课题目就是和同为一家,对唐与吐蕃的战争回避不谈,只说文成公主和亲,十分的偏颇。当然和平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人心

14、之所向,但是不等于说要回避战争。 历史就是历史,有些东西可以讲,讲了也没什么 但是你捂着盖着,反而是做贼心虚。很多历史都可以讲,比如文革的历史(不过要注意度,特别是对初中的孩子)。互联网这么发达,很多人一不留神就给洗脑了,而且很容易走向激进,因为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历史,不能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所以不可避免的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我对零八年的时候关于出国女孩王千源事件印象深刻,为什么她出国短短不到一年就变成了那样,这完全就是中国教育的失败。这让我更加坚持历史应该回归历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教育来讲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能全面的了解历史,多角度地去看问题。但是历史绝对有个立场问题,有个感情问题,基本立场不能丢,老师要对自己说的负责,袁腾飞没有把握好这个度,所以出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