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对待幼儿间交往.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870623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如何对待幼儿间交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议如何对待幼儿间交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议如何对待幼儿间交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议如何对待幼儿间交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议如何对待幼儿间交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如何对待幼儿间交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如何对待幼儿间交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议如何对待幼儿之间的交往合肥市铜陵新村幼儿园华凌锦苑 胡 蔓交往是幼儿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会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案例一:放学了,心里有一些轻松,因为即将送走完最后一个孩子,在校一天的工作就要划上圆满的句号了。这时候阳阳的爸爸急匆匆地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找你说个事。”我一听,马上笑脸相迎回答道:“你好,有什么事请说吧!”他神情严肃得对我说:“有好几次我都看见我女儿在教室被几个小孩子追,追到了就抱住她不让她走,抱一会儿放开她,又追,追到了又抱住她不让走。还亲她,就这样反复玩,要

2、知道我女儿是非常不愿意被他们追和抱的。作为家长,我很生气,认为这种现象很不好,如长期以往这样下去,很可能我女儿就会变得胆小、怯懦,这肯定还会对孩子将来身心的发展有所影响,请老师出面制止,不要让别的孩子跟我女儿如此交往。这些家长也太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了,怎么能让他们这样跟我女儿交往呢?”看得出来,此时的家长很生气,我听了立即说:“丽丽爸爸,在校有事找老师,首先我对你真诚的理解、支持、配合我的工作表示感谢,作为老师和家长我非常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这样吧!您也别生气,容我明天把事情的经过调查清楚之后,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您看这样行吗?”听完我的话,此刻家长怒气稍微消了点,脸上的神经也没刚才绷得

3、紧了,态度也缓和了很多,跟我说:“那好!就请老师费心了,谢谢!” 送走了家长,我陷入了沉思,作为老师,作为家长该如何对待和帮助孩子间的交往?案例二:阳阳和一个小朋友玩耍,小朋友不小心推了他一下,他哭了。爸爸来接的时候,他说:“爸爸,今天肖嘉逸打我了,”我一听赶紧解释原委。他爸爸说:“没事,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换鞋子的时候,爸爸对阳阳说:“下次别的小朋友推你,你就打他。打死没事。”我诧异的不知说什么。在我个人看来,社会性的培养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在于儿童期建立交友关系,得到身体能力的发展和基本生活习惯的获得,他们才可以独立。社会交往是人之必需。也正是在交往中,人才增长了见识

4、,发展了能力,了解了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集体意识等。幼儿也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社会化。尤其是幼儿互相之间的交往,更能让幼儿体验到快乐,获得友谊。 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因此,在幼儿时期,我们要支持鼓励幼儿间的正常交往。并教给孩子一些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技能技巧一、提高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那些善于交往的幼儿,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往往较强,能够自己的事儿自己做,能够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任务,他们有能力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幼儿,因此很受大家的欢迎。在幼儿园,即使是小班孩子,需要自己独立

5、完成的事儿也很多,如独立进餐、喝水、入厕等,因此,必须加强练习,同时要取得家长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创造合适的环境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一般从4岁开始,儿童在一起的游戏时间增多了,可是有些家长怕孩子把新衣服弄脏了,怕与别的孩子打架,剥夺孩子的游戏和交往的需要,使孩子孤独,难与别人相处。这是最应值得家长重视和及时改正的问题。三、强化幼儿的“友爱”意识幼儿时期的交往,较多地带有“自我中心”倾向,成人要帮助幼儿,从自我中解脱出来,懂得谦让,体验给予的快乐,体验关心与被关心的快乐。团结友爱的儿歌、故事,是对幼儿进行友爱教育的好材料。当然,成人本身的言行,会对幼儿起着

6、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成人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可适当让孩子去好朋友家串串门,或热情欢迎别的小朋友来做客。在这过程中,成人要提醒他们友好、谦让,这样才能玩得更加开心。四、帮助孩子辨别是非。学会辨别情感的外部特征,理解别人的情感到了学龄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强,但辨别是非能力弱。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分辨好坏,提高识别能力,正常交友。 实验表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辨别他人的表情,只是由于现在的孩子在家地位过高,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想到别人的情感,尤其是同伴的情感与感受。如两个孩子闹矛盾会互不相让,以致大动干戈。成人如果适当地去加以引导,幼儿完全有能力通过观察理解别人的情感,激发其同情心

7、,从而产生助人行为或利他行为五、正确处理幼儿交往中的纠纷幼儿在交往中总要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成人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如同法官似的审问、裁决,切不可偏袒,更不可在成人间引起矛盾。有矛盾不是坏事,在发生矛盾与解决矛盾中,幼儿可获得多方面的锻炼发展。成人只要给予必要的提醒和暗示,让幼儿学会处理一些自己能处理的矛盾。六、注意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儿童思想单纯,不稳定,爱犯冷热病。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好得不得了,有时却因一点小事,反目成仇。对他人的评介也常常一好百好,一坏全坏。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也要不失时机地讲一些待人接物的准则和道理,培养孩子和朋友和睦相处。同伴关系是孩子最广泛、最正常的社会关系,成人应给予

8、正确引导,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得到愉快的多方面的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成人对待幼儿之间的交往,要放心、放手、帮助、引导,而不应限制、干扰。同时成人的言行举止、社交礼仪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成人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鼓励幼儿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成人还应适当地引导,让孩子在交往中自己去发现、去观察、去探索,这样,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进行社会交往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总之,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交多少个朋友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他拥有良好的心态,乐于与人交往,这对他才是终身受益的。我们可以用一二十年的时间教孩子学习知识技能,而要教孩子做一个品德优良、人格健康的人,却不是一二十年可以做到的,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人格,才是人一生最大的幸福,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或父母,正是这个幸福的创造者之一。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使孩子拥有这个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