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870610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8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doc(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目录一、 前 言6二、 规划总则7三、 发展背景与环境7(一) 发展背景71 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82 信息技术创新突破与经济社会生活加速融合83 各省市出台利好政策竞相布局发展数字经济94 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9(二) 发展环境101 经济运行稳中提质10 2 数字产业化步伐加快113 产业数字化初见成效134 网络设施日益完善14(三) 产业基础15(四) 存在问题171 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层次不高172 数字产业化基础较为薄弱173 产业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184 数据价值未能充分发挥185

2、需要进一步补链延链壮链186 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尚未形成19四、 总体要求19(一) 指导思想19(二) 基本原则201 政府统筹,市场主导202 应用开放,培育生态203 突出特色,培育亮点214 聚焦园区,项目推动215 坚定遵循“五链融合”路径216 持续打造“数字化”产业基地22(三) 发展目标22五、 主要任务24(一) 统筹建设“数字基础”设施241 完善网络通信设施建设252 推进物联感知体系建设253 统筹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264 加强智慧经开区建设27(二) 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271 做强电子信息产业272 着力打造区块链创新示范区323 发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394 培育发

3、展新兴技术产业405 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42(三) 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421 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432 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433 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444 打造赣州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44(四) 构建“服务业数字化”新模式451 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平台452 推动服务业电商品牌化453 推动物流服务业数字化464 构建数字金融服务平台475 打造智慧旅游服务平台476 推动“5G+”智慧应用47(五) 推动建设数字经济平台载体481 加快数字技术研发平台建设482 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483 构建数字经济基础平台494 汇聚及整合区域数据资源495 推动数字经济资源共享开放5

4、06 发展数字经济资源创新应用507 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51(六) 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加强数字城市赋能511 提升政府数字经济发展管理服务能力522 强化优质便捷的普惠服务体系建设553 完善数字政府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564 打造公平公正的“一网通管”监管体系595 构建现代化智能化的行政服务体系616 着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64(七) 促进科技创新,引进培养人才培育创新主体64六、 保障措施66(一)加强组织领导66(二)加大政策扶持66(三)加强合作交流67(四)优化发展环境67(五)保障信息安全68(六)推动改革创新69(七)强化考评督查69七、 推进数字经济重点建设项

5、目70 1 一、 前 言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数字科技为支撑的“新基建、新消费、新科技、新制造”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已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点方向,数字化转型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重要引擎,国家正加快布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特别是在过去的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

6、大的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在维持消费、保障就业、稳定市场、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工作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全面赋能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西省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赣州市十四五发展规划(2020-2025年)、赣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等文件要求,特制订本规划,规划年限为2021年2025年。二、

7、 规划总则“十三五”期间,赣州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突出主攻工业,奋力建设“一极两地四中心”,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实力、产业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和民生福祉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适应新形势,围绕建设“一极两地四中心”战略目标全面部署,坚持创新引领,产业驱动,发挥

8、体制机制优势,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 发展背景与环境(一) 发展背景“十四五”时期,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发展动力、发展模式转换的关键期。准确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紧抓“新基建”、“新消费”、“新科技”、“新制造”四大发展机遇,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1 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因其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方面的显著作用,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的新依托。据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

9、字经济总量为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全国12个省份的数字经济规模超过万亿元。总体上,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贡献不断增强,数字经济无疑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五到十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扶持赣南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对赣州经开区深度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一极两地四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2 信息技术创新突破与经济社会生活加速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广泛渗透,

10、全面覆盖金融科技、资管科技、数字农牧、数字乡村、数字营销、新型智慧城市等领域。一是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信息技术融合传统产业真正做到让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为创新驱动提供强大动力,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二是引发业态形式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新零售、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持续迭代、加速成熟,“无接触”、“宅生活”、“云消费”成为数字生存新常态,正适应、引领、创造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新需求,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3 各省市出台利好政策竞相布局发展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谋划提升全国各

11、领域数字化水平。各省市积极落实部署,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贵州、重庆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划,制定专项政策,营造发展氛围,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2019年以来,江西省连续出台加快建设物联江西的实施意见、江西省移动物联网产业跨越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19-2023年左右)、加快江西省5G发展若干措施、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实施方案、江西省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江西省5G工作要点等10多个数字经济政策文件,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加快江西省新动能培育的“一号工程”,并将区块链列入我

12、省数字产业主攻方向。4 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云网融合、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快速更迭,虚拟化技术支持核心网络架构转型升级,物联网平台的逐步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向高速率、万物互联、智能化升级。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智能交通、车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应用不断扩大,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引领人类社会迈向万物感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特别是随着“新基建”的快速推进,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全面支撑数字经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二) 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赣州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

13、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新区人民,加快部署数字经济,规模、增速、效益均稳步提升。1 经济运行稳中提质经济发展领跑全市。作为赣州对外开放的高地、工业发展的主平台,赣州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领跑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财政总收入、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多项主要指标连续多年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1/5。2020年,赣州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7亿元,增长5%;工业营业收入861亿元,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在2020年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评价中居第56位、居全省第2位,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居第3位,获

14、评2020中国经济营商环境十大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贫困村顺利退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7%。赣州经开区财政收入总量连续9年居赣州市第一,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有力促进了赣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 数字产业化步伐加快数字产业发展动能强劲,规模不断壮大,实力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优势突出,建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园、华昌产业园、赣州区块链技术产业园(赣州区块链金融沙盒园)、中工丝路赣州信息港、国际企业中心、恒科产业园等平台载体。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区电子信息产业

15、汇聚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和显示屏模组领域企业178家,规模以上企业69家,全力构建“芯(自主芯)、屏(百变屏)、端(智能端)、网(智联网)、器(核心器)”中高端电子产业体系。同兴达电子液晶显示模组出货量排名全国同行业前五,立德电子是中国全通全资控股深圳立德通讯在内陆省份最大的生产基地,两家企业2020年营收双双超50亿元;睿宁新材料是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拥有20余项半导体芯片电子材料核心制造技术国内外专利;讯康电子是国内5G滤波器行业产能最大的生产商;鑫冠科技通过与歌尔声学合作,被美国苹果公司评为优质配件供应商。2020年我区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约260亿元、增长38%,致力打造泛珠三角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区块链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7月,赣州经开区与北京太一云科技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全国首个由政府监管的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经过3年多的发展,已在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落地方面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