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常识秘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86533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常识秘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务员常识秘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务员常识秘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务员常识秘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务员常识秘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常识秘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常识秘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常识必备秘笈公务员考试主管机关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主管机关是国务院、人事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国家人事部负责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的各厅、委 、部、办、局等机关的录用考试工作,省级政府人事厅(局)负责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录用考试工作。一、人事部人事部负责招考的机构为考试录用司和人事考试中心。(一)考试录用司主要职责是:(1)研究制订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政策法规并组织实施;(2)指导、协调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其他工作人员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录用工作,制订录用人员计划并组织指导实施;(3)统一组织和协调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录用工作和指导、监督录用

2、的审批工作。(二)人事考试中心人事考试中心在原人事部考试录用中心和全国职称考试指导中心合并而成。承担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系列考试业务、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资格等有关考务的具体组织工作,如发布招考公告,命题制卷、考务人员培训、考务组织以及阅卷等一系列事务。(三)考试的部分具体组织工作,人事部也可委托录用人员的国务院工作部门或省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二、省级政府人事厅(局)主要职责包括:根据国家的公务员录用法规,制定本行政辖区内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指导和监督市(地)级以下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省级政府各工作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和审批工作

3、;规定市(地)级以下国家行政机关录用考试的组织办法;承办人事部委托的有关考试工作。为了保证招收公务员考试的公正客观,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都成立了录用考试中心和其它临时性机构,如主考机关,考试监督机关等,这些机构作了大量的实际考务工作和一些科研工作,大大缓解了政府人事部门的压力。国家公务员的招考特点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所谓公开,指各级政府机关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都必须面向社会,公开进行。国家定期发布考试公告,将录用政策、原则,招考部门、岗位、人数,报考资格,考试科目、时间、地点、办法、程序等向社会公开;并将考试结果、名次排列、录用情况等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报考人如对评分

4、、名次排列有疑问,可要求有关方面复核。所谓平等,指一切符合报考条件的公民都可以参加考试,享有进入公务员队伍、担任政府公职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中央国家机关如铁道部、海洋局、交通部、水利部、电力部以及海南省率先打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招考。吉林、陕西、河北等省的一些市、县还打破身份限制,不少工人、农民、待业人员被招为国家公务员。所谓竞争,指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录取人数只占应试人数的一定比例,而非只要符合某些标准就可通过的达标考试。应试者层层筛选,逐步淘汰,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参加竞争。特别是当前报考人数众多,录取名额有限,竞争尤为激烈,一般比例为10:1到20:1,中央国家机关一般为12:1左右,陕西省曾

5、经达65:1。所谓择优,是考试录用制度的核心,是竞争考试的另一方面。录用公务员通过竞争性考试,按照成绩排列名次,同时对个人的政治表现、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衡量考核,经过比较和筛选,最后选拔最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二、德才并重,考试考核相结合公务员的录用标准是德才兼备,品能兼顾,即决定报考者是否被录用,必须从品德和才能两个方面全面衡量。德指政治思想表现和道德品质,才指本领,包括文化水平、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只有德才并重才能保证公务员的政治素质和行政才能,才能保证公务员队伍的本质特色。考试和考核相结合指公务员招考录用过程中,不仅要以考试的形式了解报考者当前所具有的

6、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素质情况;还要按照法定的程序、标准的方法对考试合格者的一贯表现、过去经历进行考查、核实和评价。通过查看档案、群众调查等形式考查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表现、工作实绩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内容。考试和考核相结合保证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贯彻实施,有效地防止了“高分低能”和“有才缺德”的不合格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成为我国考试录用制度的一大特色。三、公务员考试录用范围特定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考试录用公务员的范围,仅指主任科员以下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包括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因为高级职位特别是领导职位上的公务员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领导才能和娴熟的业务知识。这些都必须

7、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积累,而非通过一次考试所能证明。四、党政群机关联合招考,全方位进行公务员考录工作由人事部门一家负责逐步过渡到由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联合实施。除了政府机关实行招考外,参照试行条例和参照管理的党群机关、社会团体补充工作人员也都纳入了公开招考范围。不仅如此,人民法院、检察院系统、全额拔款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和国家金融机构都衽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地方法院、检察院增员考试中,坚持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检察院审核、人事部门审批的制度。实行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事业单位也将按照和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增补工作人员。五、对少数民族和转业军官报考者给予照顾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

8、的民族政策的基本精神,在民族自治区政府和民族事务的工作部门录用公务员时,对他们予以照顾。或规定一定的录取比例;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或适当降低分数线;此外,计划录用的少数民族公务员只在少数民族中招考。招考中对转业军官也实行照顾。转业军人一般实行转业干部内部有限竞争考试,考试科目和程序由人事部门与军转部门共同确定;参加社会公开招考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对于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录用时给予特别照顾。六、严格的调控、监督和巡视人事部对考试录用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每年审定下达录用计划,并对录用结果进行审核备案。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地方考录计划的审批和录用的备案与审批。陕西省在录用考试中还对报名、考题

9、进行公证,以确保监督和公平。人事部聘请了一批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巡视员,负责巡视公务员招考各环节的工作,调查了解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省市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违纪、违规行为及时向录用主管机关反映情况。巡视员不受地域限制,凭聘书和巡视证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监督。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要点有关公文写作的题一般都是根据要求撰写公文或修改公文。作文分数约是这部分分数的一半左右,尤其要重视请示、通知、通报等公文的具体要求。写作时要避免出现下面的错误:1.标题部分: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有的标题不全;有的文种不对;有的批转性公文不是法规条文仍用。2.主送机关:有的是多头主送;有的是请示平级

10、;有的是直接送领导人。3.正文:有的是一文多事;有的正文引用发文不规范;有的正文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却用汉字;有的是用词不当。4.结尾:有的结尾不合作者本意;有的是不合公文格式要求。5.标题上的发文机关与签署的发文机关不对应。6.请示未获批准抄送下级。7.该标明附件却未标出。8.签署日期混用汉字与阿拉伯数字,或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的公文写作及处理的知识点:1.公文纸一般采用什么型号?印章的正确位置?2.办理公文综述包括拟办、批办、承办、查办,对吗?3.会商就是开会协商公文的制发吗?4.需要清退的公文有哪些?5.公文的特点,公文根据行文方向可分几类?6.国务院与省级人民政府

11、可运用条例这一文种吗?7.文摘与综述可适当作些评述吗?8.合理的文件传阅路线形式是什么?9.函、简报是否属于正式公文?10.签发分为哪几种?行政管理复习要点一、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案例分析。常见的案例有:1.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应该回避的亲属关系的范围,回避的类型。2.关于任免事项的案例。弄清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的特点。3.国家公务员进口、出口的途径。二、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1.国家行政机关与非国家行政机关的区分,其中有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区别;行政机关与审判、检察机关的区别;公安、监察、司法行政机关与审判、检察机关的区别。2.派出机构。派出机构的性质、级别

12、、权限责任等问题。3.级别大小的比较,国务院工作部门与地方机关及军队级别相对应:省部军是一级;司局厅师是一级;处县团是一级。4.降职与辞退都不属于行政处分。三、近几年出现的考点:1.行政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比例关系,政府内设部门的多少与行政层级的比例关系。2.单一制的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3.机构改革中的“三定”。4.国家临时机构和政府机构。5.司法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6.国家公务员的重点考核内容。7.国家公务员不得辞职的几种情况。8.公务员申诉和控告。9.行政监察机关依法拥有哪些权利。行政管理知识体系政府职能及其转变:政府职能的含义和作用 政府职能体系 政府职能转变

13、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政府机构概述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政府机构改革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国家公务员制度: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特色:公务员的概念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职位分类与录用考核奖惩制度:职位分类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职务升降、任免培训、交流、回避制度:职务升降制度任免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工资、保险、福利、辞职、 辞退、退休、申诉、控告制度:工资、保险、福利制度 辞职、辞退、退休制度申诉控告制度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的内涵行政领导的产生方式行政领导的职能与素质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行政决策:现代科学决策的趋势与标志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行政决策实施的模式行政执行:行政执行及其层级、手段行政执行的环节行政监督: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体系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体系强化廉政勤政监督约束机制行政协调:行政协调的作用行政协调的类型及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