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溶液的酸碱性2.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852684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溶液的酸碱性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盐溶液的酸碱性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盐溶液的酸碱性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盐溶液的酸碱性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盐溶液的酸碱性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盐溶液的酸碱性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溶液的酸碱性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教学设计 肖利春 (云天化中学,657800,15125392587)一、设计意图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本节是在此基础基础上对平衡思想的再一次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热的碳酸钠溶液去油污能力更强、泡沫灭火器原理以及高三复习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等。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化学理论学习中,为了呈现更加全面的知识,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很

2、多老师就采取传统的讲授方式,“填鸭式”集中讲授,“满堂灌”,完全忽视了学生是整件事情的行为主体,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学习激情不够,一节课专注度差,所以,效果就不好。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知我们: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若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所以,在化学理论知识体系学习中绝不可以让学生上课当“太子”“录音机”“打印机”,一定要让其参与其中。所以,在本节课中穿插实验,不断追问,让学生分组谈论解决自己的疑惑,老师陈述提炼学生的观点,让一节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灵动、有趣、高效。课堂设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与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行为,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

3、互交流、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二、学习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的定义 2.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 3.知道盐水解对水电离程度的影响 4.会判断快速正盐溶液的酸碱性 5.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方程式 6.能书写并利用水解常数判断同类盐溶液的酸碱性 7.培养自己乐于探究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快速正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水解对水电离程度的影响 2. 难点:书写并利用水解常数判断同类盐溶液的酸碱性四、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实验,将所讲知识问题化并利用实验验证,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原理,增强教学的问题性和探究性。五、教学过程1、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六大强酸、四大强碱” ;溶

4、液显酸碱性的实质;证明一个反应是可逆反应的思路。哪几类离子不可共存目的:让本节课在进行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在之前已学知识上。2、实况过程板块1:寻找盐类的水解的本质以及规律认知误区,激发学习兴趣:盐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显中性?同学们各持己见,各抒己见! 持续追问,深层次的学生活动:FeCl3溶液显什么性?作出推测并分析!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老师利用Ph试纸验证FeCl3溶液显酸性,四个同学一组根据溶液显酸性做出大胆猜测并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弱碱阳离子Fe3+与水电离产生OH-结合产生弱电解质Fe(OH)3,导致水的电离平衡往左移,产生H+,达到新平衡时C(H+)

5、C(OH),溶液显酸性;促进了水的电离。进阶追问:氯离子会结合水电离出的H+吗?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是弱离子才会水解,强离子不水解。第一次让学生感受有弱才水解,无弱就不水解。Fe3+3 H2O=Fe(OH)3+3 H+。在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再次强调盐类的水解极弱,体现在方程的书写上“可逆符号”“不打沉淀,气体符号”。学生思考: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3+,如何证明?让学生知道Fe3+与水的这种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而且程度极弱。为后续水解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做好铺垫。学生活动,方程式解释:请书写出正确的FeCl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应知识点练习:请快速分析醋酸钠溶液的酸碱性并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进一步强化

6、“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再次用实验去证明学生的理论猜想,强化“阳离子水解显酸性,阴离子水解显碱性”,让其再次练习水解方程书写的两点注意事项。 通过板块一的学习,在老师不断的有效提问下,学生自己可以总结出盐类水解的定义,明白了盐类要水解的条件以及对水电离程度的影响,学会了电离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练习教材54页科学探究2。进一步强化“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阳离子水解显酸性,阴离子水解显碱性”以及盐类水解的书写规律。 板块2:对板块一所得结论进行强化练习 板块3:学习水解平衡常数并会用水解平衡常数比较盐溶液的酸碱性同学们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讨论提出:要判断溶液碱性强弱,需要知道两种溶液水解

7、程度的大小,也就是反应进行的程度,而反应进行程度大小用平衡常数表示,所以需要知道水解平衡的常数。课后进阶练习:比较同温、同浓度 Na2CO3溶液、NaHCO3溶液的碱性?判断NH4HCO3溶液的酸碱性?找出快速比较两种弱酸的方法?进阶提问:如何比较同温、同浓度 CH3COONa溶液、NaF溶液的碱性?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 。在此同学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比较。实验法:利用Ph试纸观察颜色深浅,利用Ph计测定两溶液的Ph值,还有同学会提出测定醋酸和氢氟酸的ph再反推CH3COONa溶液、NaF溶液的碱性。老师可根据同学的各种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问题:可否从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你需要

8、用到什么数据?同学们会在此碰出思想的火花,思维会更加的开阔,学习会更有成就感。学生书写并观察:请同学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的书写,正确的书写出CH3COONa溶液的水解平衡常数以及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再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除了实验方法比较,可否从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你需要用到什么数据?同学们快速的书写出两者的平衡常数,并自己仔细观察,最后发现ka与kh相乘等于kw。在相同温度下,kw保持不变,所以ka与kh成反比。所以同学们需要的数据是ka。在这可以总结出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六、反思与评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设问是一个关键因素。从一定程度上讲,设问的质量决定一节课的质量。理科教学要注重通过巧妙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成就自己的思维训练,思维培养。教学有法,亦无定法,唯有在不断的思索、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反思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