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声声慢》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85118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8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声声慢》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2023年《声声慢》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2023年《声声慢》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2023年《声声慢》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2023年《声声慢》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声声慢》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声声慢》教案(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1一、导入人世间有万般情感:欢乐、欣喜、哀痛、忧愁情感须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调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诗人呢?用诗。词人呢?用词。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今日,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二、朗诵感知。自由朗诵,体会情感。学生朗诵,正音;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

2、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三、详细分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投影)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困难,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探讨),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找什么?往昔欢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欢乐生活。如梦令:春游、饮酒。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何要寻找?人在什么状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可以调换?不行以,感情逐层深化:动

3、作身体心理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深厚。举例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起先,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观赏举隅朗读随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为何喝酒? 借酒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退,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漫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雁:急风、淡酒、浓愁的情境中,一群大雁给词人给人孤寂冷清之感。“旧相识”: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一剪梅,而现

4、在大雁虽在,而人已去。岁月依旧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无人共摘:联系往昔生活,明诚插花清照发,小俩口恩爱特别。当日与之共同 赏菊的良人已去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样,而后来世事改变,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大。“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兼细雨:你的感受?傍晚、细雨打在梧桐树上。不是滴在树上,是滴在词人的心理啊。小结:真是“句句皆现愁”啊。四、体会意境。(闭

5、上眼睛,想象画面)在南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头,秋风冷雨里,一位寡居的老人,无依无靠。她寻找着往日的美妙生活,但是遍寻不着,反而更添惆怅难耐。想凭借两盏淡酒浇去心中浓浓孤寂之愁,无奈敌不过冷冷秋风秋雨。看过去所见之景:是满地憔悴之菊,是哀戚的大雁,听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声声滴在心里啊。这样画面,怎一个“冷清”可以形容;这样的浓愁。又岂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的!(朗读体会)加深了理解后,再次自由朗读,依据我们刚刚对词的分析和理解来处理。(要求:提高)提示:除了语速舒缓外,或许我们还应当在个别字上面,加以重音、语调的处理,情感投入。表扬。五、写作方法指导练习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

6、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化作了南飞的大雁,化作了满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细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详细的意象。历史: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古往今来,许多词人都是如此传达他们的愁绪的。(投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花自飘舞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问题:体会;回答分别是通过那些意象写愁的?写出了愁的量、形、重。小结:抽象的愁通过意象一下子变得详细可感,愁托付给了一江春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黄梅雨现实:联系我们自己。人非草木,孰能无

7、情。我们也有万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通过详细的意象去勾画,去表达呢?或许一不当心,一个大文豪就诞生了。(练笔)练笔展示。老师展示。老师也有愁绪,面对时间。共赏析。六、知人论世。凡人皆有愁。那么李清照有什么样的愁呢?使得她化为这曲声声慢。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出身官宦世家,这样的出身使得她能够饱读诗书,这样就使得她既“貌美如花,又内秀如竹”。18岁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赵明诚,他们志同道合,恩爱特别。但造化弄人,上天把最大的华蜜和最大的不幸都统一到了李清照的身上。国家破裂,清兵入侵,李清照经验了人生的三大磨难:一是丈夫早逝,遭受感情生活磨难;二是国家破裂,身世飘舞,居

8、无定所;三是晚年孤独,身边无亲无友。晚年李清照,想把毕生所学传给一位孙姓女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绝了她。一代才女,却无人能懂。李清照的一生,经验了一个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蜜的华蜜,也承受了一个女子所无法承受的苦痛,其中既有个人身世的苦痛也有国家的破灭的哀思。是李清照在这国家与个人灾难性的打击下依旧不屈,依旧坚韧的呈现出自己全部的美。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靠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或许就是这极端的华蜜与苦痛造就了旷世才女DD李清照。她是一代才女,是乱世美神。齐读。机动: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

9、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好像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多数的词人诗人,写着多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子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恒久高悬在历史的星空。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很多苦痛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望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找觅的美神。声声慢教案2一、导入新课(1分钟)作者及作品(2分)课前:由李清照词一剪梅改编 、苏越作曲、童丽演唱的歌曲月满西楼。渲染课堂气氛。(课件1)老师:一曲

10、一剪梅道出了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无限愁情,这“愁”情使她的词在宋代,攀上了“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的顶峰。后人怎样评价她词作的艺术成就的呢?请看屏幕。整体感知李清照的艺术成就(课件2)老师:后人曾这样评价李清照词作的成就:“易安词在宋诸名家中,自有其精神面目。晏殊之和婉,欧阳修之深美,柳永之绵博,苏轼之超旷,秦观之凄迷,晏几道之高秀,贺铸之奇丽,举不足以限之。李易安词风神气格,冠绝一时,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绝前后者”。当代闻名作家梁衡称她为“乱世中的美神”。今日我们共同观赏确定她在中国文学史中地位的奠基作品声声慢,让我们走近其人,品尝其词、感悟其情。课件3展示课题 教者

11、 :姜紫波通过这一阶段宋词的观赏学习,我们概括了宋词的一般鉴赏方法六步骤观赏法。课件4:“知人世品音韵赏画面品意象鉴手法悟情感”六个步骤鉴赏诗歌知人论世:李清照及其作品。(课件5):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她早期的作品多抒写闺情相思和对大自然的酷爱,风格开朗明快,清丽宛转;后期的词作多抒写思夫、思乡、思国的浓愁、哀愁,风格深厚凝重、哀婉凄苦。留有作品集漱玉词。过渡:李清照的词就是她的人生,她的人生就是她的词。展示学生课外探讨成果:请结合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词作佳句,用简洁美丽的语言概括李清照人生经验。(课件6)师生互动,老师下水:(课件7)在李清照的词

12、作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她这样的人生轨迹:“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登记她少女时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登记她十八岁时获得的美妙爱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登记了她凝重的相思之苦;据说当年南渡时,路过乌江镇,她得知这就是项羽自刎之处,于是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豪放之作。登记她沉沉的亡国之痛。她的人生经验了这样几个重要阶段:快乐闺中;甜蜜新婚;凝重相思;凄苦暮年。李清照写作声声慢时,已是人生暮年,回首往事,几多欢愉、几多希望、几多离索、几多悲戚,如今这一切都已化作她一生的

13、“寻寻找觅”“凄凄惨惨戚戚”。整体感知1、课前背诵:如梦令武陵春醉花阴声声慢探讨成果:学生2名展示自己的探讨成果1:用简洁美丽的语言向大家介绍李清照的人生经验。 检查自主学习成果步骤一:知人论世了解李清照其人其事其词其情。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课外隐性互动与课内的显性互动相结合。师生互动,老师下水:(课件7)二、 朗读(3分钟)老师: 词这种文学样式最初是用来谱曲吟唱的,因此它具有音韵的美。我们就在名家朗读中品尝其美吧。观赏诗词其次步品音韵展示成果: 课件8品音韵大家举荐2名同学进行朗读学习。学生朗读(要求配乐:自选配曲、图片制作成PPT课件)激励学生倾注感情来读,达到美读的境界。师生互动 生与

14、教材互动三、赏画面(分)四、品意象(3分)鉴手法(3)五、悟情感(3)结句观赏3) 老师:俄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既是一首绝好的词,又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让我们进入观赏第三步赏画面。第四步品意象。8、请学生展示课外探讨成果画面描述(2组)并进行评价。老师设计(可做点评):第一幅:秋寒风急图(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来急)(课件9)提示学生把握“风”、“酒”两个意象。介绍这个意象在古诗的作用:“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结论:风渲染愁情 凄凉氛围。老师点评: 这天气变得忽暖忽冷,我怎么调养自己呢。听着窗外瑟瑟地秋风一阵紧似一阵的刮着,哦,好冷啊,我伸出冷冷地手端起酒杯,想驱走这寒冷,可是感觉这酒淡淡地,怎么也抵抗不住这秋风带来的寒冷。哦,我知道,这心里的冷,是酒趋不走的。其次幅:雁过心伤图(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课件10)我抬头望去,又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