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850585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经纪人为农民致富架起“金桥” 翠竹架起致富桥 -赤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竹业发展侧记 山风吹过,竹浪翻滚,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地方,如今已变成百里青翠竹廊,万亩绿色竹海。自202X年以来,贵州省赤水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四年对竹业开展监督,有效地促进了竹业的发展。目前全市竹林面积已达104万亩,竹加工龙头企业20万吨竹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为农民发竹财,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坚实基础。竹业:牵动八方心弦 对赤水各方来说,竹业承载了太多的期望。从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赤水市确定了大力发展竹业的战略,加快了竹业发展步伐,开始了大规模、有计划的造竹历程。 企业。渴望绿色原料。

2、02年1月国务院批准黔北20万吨竹浆项目落户赤水。该项目建成后每年需消耗鲜竹0万吨。无疑,竹基地建设的成败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农民:期盼绿色银行。赤水农民历来靠山吃山,靠竹吃竹,竹子是当地农民的生财之道。随着市政府确定竹业为经济支柱之一,22年开始大规模地退耕还竹,农民对竹子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竹子作为农民绿色银行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旅游:展示绿色画廊。在赤水,竹子不仅是工业原料,同时还是旅游业的重要风景。“竹海”、“四洞沟”等翠竹林立的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旅游业需要更多的竹林为其增色添彩。 生态。需要绿色屏障。属长江支流的赤水河流域,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长江的生态保护、当地的水土保

3、持有重要作用。加大退耕还竹力度无疑会大大增强其生态屏障功能。 竹业承担着众多的功能,背负着八方的期望。连续几年市人代会期间收到的代表建议,涉及竹业的每年有好几件。面对竹子富民,竹业强市的强烈期盼,市人大常委会深深地意识到竹业发展对全市上下的重要意义。因此,从202X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监督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竹业,一直引领着竹业的发展航向。现场视察代表吃下定心丸 202年月,驻赤的省、遵义市人大代表走进了20万吨纸浆厂建设现场。代表们认真视察调查了纸浆厂建设情况,提出了加大公路建设力度,解决原料运输问题;加大优质竹种苗基地建设,解决竹种紧缺问题;加大竹基地建设,保障原料供给等建议。202年3月

4、,市第四届第三次人代会刚刚结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18余名人大代表再次走进了纸浆厂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进展顺利的建设景象鼓舞了代表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向广大群众加大宣传,为造竹鼓劲呐喊。通过反复视察,代表向群众现身说法做宣传,解除了群众心头对发展竹业的疑虑和担忧,代表和群众吃了定心丸,增强了发展竹业的信心。从0X年起,赤水市的竹林面积以每年数万亩的速度迅速扩张,202X年起,竟达到10万亩以上。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竹子是否有销路的疑问在农民的心里越积越大,作为竹子加工的主要龙头企业20万吨纸浆厂的建设能否如期建成,顺利投产。而竹原料能否满足纸浆厂的需要,也是企业的一块心病。从202年

5、到2X年,市人大常委会5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到造竹基地、纸浆厂建设现场,进行视察调研,向市政府提出了大量建议意见,市政府进行了整改落实,出台了关于加快竹基地建设步伐的意见、造竹工程实绩考评办法,加大了竹基地建设的力度,同时,强化协调服务工作,保证了纸浆项目的顺利建设,增强了群众的信心,减少了企业的担心。 为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增强代表参与竹业发展的履职能力,20X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183名人大代表进行分片集中培训,代表们学习了竹子栽种与管理技术,使人大代表开展农村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代表们活跃在广阔的山山岭岭,既当竹业宣传员,又是技术指导员,成为农民种竹的好帮手。 代表建

6、议主任会议重点督办 2X年,一个人大代表“关于加强竹林管理的建议”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列为当年6件主任会议重点督办件之一。建议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竹林面积迅速增加,但存在重载轻管的现象,应加强竹林管护力度。针对提出的问题,202X年以来,市政府把造竹重心从竹林面积扩张逐步转移到竹林管护上,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202X年竹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在对乡镇造竹工作考核评分标准中,竹林管护分值提高到28%,提倡和鼓励在未成林竹林中套种或间作农作物,实行以耕代抚。从202X年10月起,在全市开展竹林抚育工作,安排了2万亩的竹林抚育任务,市林业局对全市2X年以来新造竹林抚育情况开展专门检查验收,对不

7、符合抚育要求的,不予兑现相应的补助。202X年,市林业局将70的精力用于竹林管护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02X年以来,市政府拖欠应兑现农户的“市政府造竹工程”、“翠竹长廊和零星造竹”补助款已累计达2万余元。对此,群众很有意见,也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强烈关注,在2年月的四届四次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兑现零星造竹补助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将其列为当年10件主任会议重点督办件之一。 调研审议为竹业领航 202年月,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十八次主任会议上,组成人员在肯定了市政府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后,直指问题的关键:“竹加工是薄弱环节,竹子加工利用思路单一,缺乏政策引导;兑现农民的补助款欠账多达近4000万元。

8、”这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竹基地建设和竹林管护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多方筹措资金,解决补助兑现问题;加强竹林管护和技术指导,提高竹林质量和产量;拓宽竹资源的开发利用渠道,增加竹产品附加值,提高群众收入等建议。对此,市政府作出了下步工作打算:努力筹措资金,争取在02年将上一年度退耕还林和新造竹林补助兑现到农户,同时进一步争取计划指标,拓宽退耕还林补助覆盖面;从20X年起,竹业建设的工作重心全面转向竹林管理,抓好竹林抚育管护,促进增产增收。 02X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安排一次对竹业的调研,采取听取情况汇报或者专题审议形式进行监督。调研组深入村组、农户、山林,实地察看和了解竹基地情况,召开座谈会听

9、取乡镇、村组及农户的意见。在调研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退耕还林计划不足,补助不能及时兑现,造竹用地与基本农田出现争地现象,重栽轻管、缺窝断行情况较普遍,经费投入不足,林区公路不通达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市政府采取了相应整改措施,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出台了竹林管护工作意见,制定了奖励措施,20X年增加0万元奖励资金,同时,继续按照“坡耕地每亩0元,荒山每亩50元”的补助标准鼓励鼓励农民造竹;五年中引进撑绿竹种苗00余万株,同时培育苗圃基地,解决了竹种苗紧缺问题;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农民已连续三年获得20余万亩退耕还林补助,解决了大多数群众退耕后的生计问题,市财政拨款一次性补助农民200余万元,市政府加强与纸浆厂项目业主沟通,筹措资金30万元用于解决造竹资金不足问题;加大通村公路建设力度,建成通村公路0多条517公 里,解决了99个村不通公路的问题,为竹原料的运输畅通了渠道;积极搞好协调服务,使纸浆项目及三个大型储料场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建成储料场一个。通过努力,赤水市的竹林面积由53万亩增加到104万亩,丰富的竹资源构筑起农民的绿色银行,经济的绿色宝库,生态的绿色屏障,旅游的绿色画廊。(570贵州省赤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陈金虎)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