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84543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纷纷溃退(ku) 镌刻(jun) 凌空(lng) 殚精竭虑(dn)B屏息敛声(bng) 歼灭(jin) 悄然(qio) 鸢飞戾天(n)C翘首以待(qio) 缥碧(pio) 娴熟(xin) 锐不可当(dng)D眼花缭乱(lio) 咆哮(po) 仲裁(zhng) 摧枯拉朽(xi)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

2、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等造成的。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C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D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5、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攀登高峰 金色秋天 获得甜果 健康长寿解说: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B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

3、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哪里是山?哪里是树?哪里是房屋?他终于分辨出来了。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学习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解说:其中“学习”属于名词;“简单”属于形容词;“事情”属于名词。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ABCD7、默写。(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3)

4、烈士暮年,_。(曹操龟虽寿)(4) 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5)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6)_, 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描绘早春特有的景物,暗示草长莺飞的季节即将到来的诗句_,_。(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家乡之水的情深义重,表达了思乡之情的诗句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娄公盛德(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

5、其怒,正使自干耳。”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注)遽:急。田舍子:乡巴佬。逮:及。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尝与李昭德偕行/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B及同列/及郡下(桃花源记)C数挤令外使/使老有所终(大道之行也)D诚知人矣/帝感其诚(愚公移山)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弟守代州A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B

6、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4文章主要写了关于娄师德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三、现代文阅读。(30分)1、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孙思杰外婆从不怨天尤人。记忆中,外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关于天的坏话,哪怕是愁苦惨淡的日子,她也只是说,老天爷是有眼睛的,我们的苦,他都会看在眼里。外婆是很能吃苦的。至少在幼小的我看来,外婆这一生,过得实在太难。外婆五岁时,老外婆就去了,从此外婆没能再见母亲一眼。童年丧母的痛楚,远比那些刚出生就见不到母亲的人痛苦,因为曾经拥有了,感受了,然后失去,就是精神上的

7、失去。在那个封建落后的年代,外婆的“诗意”便显得有些特别和负罪:三从四德,没能阻碍她对镜贴花黄;男尊女卑,也没能埋没她对读书的渴望。那时候,外婆是乡里的一枝花,也是墙角的一株草;是男人心底的痒痒挠,也是女人心里的一根针。后来等到外婆嫁人,本以为可静心生活,那一年却又遇上大饥荒。外婆四个孩子,最大的那个因为疾病死了,母亲也差点因为饥荒而丧命。那时候,外婆常对着天喃喃自语:老天爷啊,你擦擦眼吧,我快熬不下去了。可外婆,又都咬着牙一次次地挺了过来。饥荒过后,外婆便在老屋前栽了一排苦瓜。灰突突的村庄,一下就被这绿色给点活了。从屋外走过的人们,都忍不住要瞟一眼。外婆很喜欢苦瓜。喜欢吃苦瓜,也喜欢养苦瓜。

8、她说,苦瓜是孝子,一生下来就知道土地的苦楚,苦瓜心疼土地,所以要把土地的苦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她说,苦瓜既是好菜,也是好药,它清火、解毒、和胃、护肝、养心。她还说,苦瓜,苦瓜,土地的苦孩子。外婆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坐在老屋前的台阶上,感受到日暮和黄昏在我的背后流转,无尽的岁月轰鸣声中,我看见外婆的那双手,那双渐渐变得苍老的手,那双曾托起我一个个梦境的手,正轻轻拂过苦瓜,为它拭去眼角的泪痕。劳动,是人们低下头来对世界的一次妥协和皈依,也是外婆潜意识里的祈祷仪式。苦瓜要搭架的时候,外婆便扛着铁锨去松土。她用农具总是含蓄式的,像在土地上雕花,一次下去,翻起的泥土是叶,再一次下去,钩出的草屑是伏笔。如此

9、反复,苦瓜便在一个仁慈的环境里蓄势待发。等到苦瓜结果,外婆永远是最高兴的那一个。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土地的果实摘下来,捧在怀里,孩子般高兴,有时会抬起头喃喃说,老天爷,真好。外婆的苦瓜,不管是煨汤,还是配菜,贫苦的生活里,总能让我们觉出一丝甜来。最喜欢的,还是看外婆弯腰进灶房的背影。当初老屋的奠基仪式,是在鸡鸣狗吠的鞭炮声里欢呼起来的,风水先生说,这是一座吉宅,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而外婆的灶台,也是老屋光荣的参加者,又或许,它的身份比老屋尊贵,因为一座房屋站起来,炊烟升起,许多记忆也围绕着这个灶台开始生长。外婆煨的苦瓜汤,便是我童年记忆的最深来源。少油,一点盐,苦瓜只切一段;温火,加几瓣梨,孩子

10、的口水便出来了。那时家里没有别的给孩子做吃食,外婆的苦瓜汤便成为我最期待的美味,日子一长,那平淡生活里的点点苦意,已在不知不觉中浸入了我的血液,构成了我的筋骨,形成了我的品性。老屋前的苦瓜架又冒新绿了,我知道,那是外婆先前的苦难开出的花。她这一生受了无尽的苦,却又把心里的苦转化为世上的善,世代相传。外婆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一座教堂。她热爱,且怜惜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一切美好的事物,又启示、丰富、培育了她的内心。外婆接受了苦瓜,所以内心渐渐清淡,归于平和。我们随从了外婆,所以也嗅到了苦瓜的清香。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第4期,有删改)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苦瓜

11、,苦瓜,亲爱的菩萨”的含义。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加点的词和句子。(1)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土地的果实摘下来,捧在怀里,孩子般高兴。(2)那时候,外婆是乡里的一枝花,也是墙角的一株草。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外婆是个怎样的人。4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2、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

12、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

13、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诗,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

14、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_;(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3)_。2说说你对第段画线部分的理解。3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5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请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