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21].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84359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2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2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2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三)预防溺水1中学生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溺水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原因会导致溺水,其中导致中学生溺水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1)环境原因:指对游泳场所环境的情况不了解,如在缺乏深水区和浅水区标志的游泳池贸然下水或盲目跳水时出现意外而导致溺水,或在江、河、湖泊等缺少安全防护的场所游野泳时出现意外而导致溺水。(2)身体原因:指患有不宜游泳的疾病,如心脏病、癫痫等,游泳时发病而导致溺水;以及因病后体力不佳或体弱体力不支等生理原因导致溺水。(3)心理及技术原因:指不会游泳或游泳技术不佳的人下水后,出现体力不支或方法不当时,由于对游泳安全、救生常识(自救)不了解,在面对抽筋、呛

2、水等意外情况时,惊慌失措,不会处理或处理不当而导致溺水。(4)外力原因:指游泳者突然被外力(人或物)撞击致伤或昏迷而溺水;也可能被溺水者紧抱不放而致溺水。溺水可能只是单一的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2溺水的危害人落水后,水、泥沙等会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的伤害。溺水轻者,落水时问较短,吸入水量少于2毫升千克体重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口唇、四肢末端青紫,面肿,四肢发硬,呼吸浅表。重者,落水时间较长,吸水量在10毫升千克体重以上,出现低氧血症,面色青紫,口鼻

3、腔充满血性泡沫,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3溺水的预防与应急处理(1)游泳者前期防护关注自身状况、做好热身运动。游泳者在游泳前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要做好各项准备,下水前应先充分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对于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因呛水而导致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不游野泳,不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了解环境情况(包括水深、流速、水底情况、有无水草)的水域或比较危险的地方(如水流湍急或过深的水域)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要了解清楚。如果

4、集体组织外出游泳,必须由教师或熟悉水性的人带领前往,以便互相照顾。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2)溺水者自救发生意外情况时要保持镇静,积极自救。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远离岸边且体力不支时,可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下压。要注意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应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当有人进行救助时,应积极配合他人的救助。溺水者在水中要镇静,双手划动,观察救助者扔过来的救生物

5、品,迅速靠上去。当救助者游到自己的身边时,不要乱打水,蹬水,应配合救助者,仰卧水面,由救助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3)对溺水者施救流程及注意事项仔细观察环境,求助于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如果发现有人溺水,不要逞能而贸然下水营救,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仔细观察环境,如发现有成年人,应立即大声呼救。也可利用周围的工具,如救生圈、竹竿、木板、绳索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在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的同时,还要尽快就近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以免延误救治。溺水者上岸后的应急救治。溺水者在被救上岸后,在等待专业救护人

6、员到来之前,可以对溺水者进行如下简单处理。清理口鼻中异物:让溺水者头朝下,用手指清除其口中杂物,要避免舌后坠(舌后坠即舌头移向后方,可堵住呼吸道),确保呼吸道畅通。倾出呼吸道积水:抢救者右腿跪地,左腿弯曲,将溺水者腹部横向放置于施救者屈起的大腿上,使溺水者头部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按压溺水者背部,使溺水者呼吸道内积水倾出;或者让溺水者俯卧于抢救者肩部,使其头部下垂,当抢救者来回跑动时就可倾出其呼吸道内积水,注意千万不能让溺水者头朝上抱着。心肺复苏:对呼吸停止的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停止不久的溺水者,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抢救工作最好有两个人,人工呼吸与胸外心

7、脏按压同时进行,交替实施。(四)危急时刻,科学救助1冷静判断。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把精力集中在思考怎么解决和应对问题上面,想办法控制局面,而不是一味让负面情绪控制你。不要急于采取措施,冷静判断意外伤害的现场环境和伤员受伤的情况,这时不妨动作慢一点,想清楚,再行动,防止乱中出错,错上加错,不可收拾。根据事故的严重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合理应对,或向有关人员和机构紧急求救。对于仍处于危险境地之中的伤害现场,要尽快远离危险,避免更多意外伤害的发生。2呼救求援。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面对意外伤害事件,在冷静判断之后,初中学生应该主动向成年人寻求

8、支持,如大声喊“来人啊,救命啊”,从而获取周围人员的帮助;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拨打急救电话求援。在拨打急救报警电话时,应尽量提供各种必要、有用的信息,以利于急救部门根据呼救电话的内容,迅速派出急救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拨打急救电话小提示拨打急救电话求助,救护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呼救地点。报警求助电话,是争分夺秒的,最忌语无伦次。因此,报警者一定要保持镇定,抓紧时间把事情说清楚,无关的话不要讲。报警时,该怎样说才能做到清楚、准确呢?当你拨通急救电话后,要把以下情况尽可能说清楚:(1)伤员或病人的数量、年龄、人数、大概病情和打算前往的医院。(2)拨打电话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法。(3)伤员或病人所在

9、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显著标志,如建筑物和公交车站等,以便救护车寻找。(4)伤员或病人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呕吐不止、大出血等。(5)现场是否采取了救护措施,如止血、心肺复苏等,或者询问相关的急救方法、注意事项。(6)电话接通后,如果由于紧张忘了自己该说什么,一定要清楚准确地回答电话接听者的问话。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援医疗服务系统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7)在急救中心派出救护车之后,应安排人手在小区入口或路口迎接和引导救护车准确到达现场。3现场救护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意外伤害事故现场之前,对于处于危急状态下的伤员应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例如,对于大量出血的伤员设法止血;对于有骨折的伤员进行固定;对于没有心跳和呼吸者采取心肺复苏的办法进行急救。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将溺水者仰面躺在地上,使其头部后仰,用一只手捏住其鼻孔,嘴对嘴轻缓吹气,注意溺水者胸部有没有隆起和回落,如果有,说明呼吸道畅通。尽可能快做六次吹气,然后每分钟1520次,直到其恢复正常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让溺水者仰卧,用拳头叩击心前区l2次,用力要适当。然后,双手重叠放在溺水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有规律不间断地用力按压。按压时双臂绷直,频率要达到80100次分,深度34厘米(儿童为23厘米)。直到能够摸到病人颈动脉搏动时停止。可先吹两口气,再进行30次心脏挤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