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实习大纲.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842578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填图实习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质填图实习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质填图实习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地质填图实习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地质填图实习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填图实习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填图实习大纲.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填图实习大纲一、实习目的:地质填图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了普通地质古生物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质基础学科之后,以及进行了地质认识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 1、通过野外实践进一步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2、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3、通过野外填图实践,使学生更加明确大比例尺地质图的绘制过程,以及在实践中充分搜索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4、通过填图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绘图技巧。5、通过实习,将实践中获得的资料及实习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6、通过野外填图,增强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二、实习要求: 1、要选择一个适当地

2、域作为填图实习区,面积不易过大,但要基本满足要求,构造中等有褶曲,有断层,植被不太发育,露头良好,交通方便,岩石类型不能单一。2、实习区要有地形图,最好是1:10000的,按1:25000的精度填图最后清图达到1:50000的精度要求。3、要有一定的实习装备: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皮尺(或钢尺)背包等。4、通过实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地质点的观察,描述及标定,学会按“V”字法则勾绘地质界线。5、通过实习,使学生基本学会实测地质剖面的基本方面,提高绘图技巧。6、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实习区的地层发育情况,岩性特征,构造形态,初步分析其力学成因,以及与区域构造的关系。7、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测区内的矿产资

3、源赋存情况。8、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对野外地质资料的搜集整理,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提高文字报告的编写能力。三、实习方法及内容:1、在测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路线,组织学生进行路线踏勘,通过踏勘使学生初步了解测区内地层分布,地层岩性特征分界标志,古生物面貌构造展布情况。2、选择几条实测地层剖面进行详细踏勘,然后组织学生对剖面进行实测,并按一定比例尺划出正规的实测地质剖面图。3、在学生独立工作前,先由指导老师教会学生选点,定点,在图上标绘观测点上地质内容的描述,点与点之间地质界线的连绘的方法。4、学生独立完成一定范围的填图任务。5、每天工作完成后,将当天的资料进行整理将标定

4、的地质点清绘到清图上,以备最后成图用。6、编写填图实习报告,其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 概论1、目的任务2、实习区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附交通位置图。3、实习区以往地质工作评述第二章 实习区地质第一节 地层首先概述全区出露地层及分布状况,然后由老到新逐层描述,岩性、岩相、厚度及其横向变化,化石赋存情况,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附地层小柱状图和实测地层剖面图)第二节 地质构造先概述填图区的构造面貌及复杂程度和特点,构造层的划分和分布,然后进行详细描述。1、褶皱构造褶皱的名称,轴迹延伸方向,经过的地点,规模,核部及两翼地层分布、产状,枢纽倾伏方向,转折端形态,次级褶皱发育情况等。2、断层断层名称(地名加断

5、层类型);断层线的延伸方向,长度及通过的主要地点,断层两盘出露的地层及产状;断层造成的地层重复或缺失及地质界线错移等特征,断裂带或断层面特征,构造岩状况,断层产状,两盘相对运动方向,断距大小与褶皱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等。3、填图区构造力学成因分析本节应附构造纲要图,构造剖面图及构造素描图第三节 含煤地层,煤层及其它有用矿产第四节 岩浆岩第五节 构造发展史第三章 填图工作方法,工作量和质量评述本章着重说明在填图实习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工作方法,如:路线踏勘,实测地质剖面,观测点和观测路线的布置,以及各种工程,测点位置的标定方法,各项工作的总工作量(路线长度、点数、实测剖面条数,工程量)及其质量

6、情况。第四章 结束语1、主要成果及质量评述说明完成填图总面积,获得了哪些资料和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并对成果的质量和精度以及解决问题的可靠程度和依据提出评述。2、对测区有用矿产进行说明和评述。3、存在的地质问题4、进一步工作的建议报告中需附几种主要图件1、清绘好的地形地质图2、实测地质剖面图,图切地质剖面图3、地层综合柱状图4、构造纲要图5、实际材料图:比例尺与地质图相同,内容包括,填图区主要地名,水系,山顶标高,重要地物,槽探工程,实测剖面线,观测点,观测路线,它是反映地质填图工作研究程度的图件,可供检查和查找观测路线和观测点的位置使用,也是计算工作量大小的重要材料。四、实习时间和地点1、实

7、习时间:根据教学管理科规定,按教学计划,时间为两周2、实习地点:由学生所在单位确定五、成绩评定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依据学生野外表现,野外记录,实际工作能力,实习报告的编写,绘图能力,提交成果等多方面综合评定,一般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野外各方面表现和提交成果各占50%。野外基本工作方法1 岩石的野外观察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中保存地壳形成与演化的记录;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成分。所以对岩石的观察、认识、研究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地质工作。一、沉积岩的观察(一)碎屑岩按砾岩、砂岩分别叙述。1砾岩的观察砾石的观察:成分、大小、球度、磨园度、分选性、排列方式、含量。胶结物的观察:成分、结构

8、、含量。砾石与胶结物关系的观察:胶结类型、(胶结方式)、孔隙度。砾岩是重要的岩石类型,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它的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是研究地质作用的重要基础。所以要特别注意对砾岩的观察,一旦发现绝不放过,一定要重点观察研究。2砂岩的观察砂岩是碎屑粒径2mm的沉积岩(碎屑岩)。碎屑的观察: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大小、磨圆、分选、孔隙、特征沉积矿物(如海绿石)。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的观察:成分、含量、胶结类型。特殊结构、构造的观察: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痕、各种原生构造(包卷层理、揉皱、侵蚀面)。在粉砂岩中还要注意石盐假晶、各种结核及生物活动遗迹(虫孔)。各种生物化石的寻

9、找。(二)粘土岩粘土岩是由粘土矿物组成的岩石。主要观察:颜色、层理、各种结核、石盐假晶、雨痕、泥裂及生物活动遗迹。特别注意对生物化石的寻找。(三)碳酸盐岩分为灰岩、白云岩、内碎屑岩等。1内碎屑岩的观察(1)砾屑灰岩的观察(竹叶状灰岩):碎屑的形态、大小、氧化特征、磨园、排列方式、胶结物成分、层理类型以及所含生物化石。(2)砂屑灰岩(鲕状灰岩)的观察:砂屑的形态、结构、大小、排列方式、胶结物成分,层理、所含生物化石。2灰岩(白云岩)的观察:(注意区分白云岩与灰岩)主要观察:颜色、结核(成分、多少、排列方式)、层理类型、缝合线、生物活动的遗迹及生物化石。风化面的特征(豹皮状、暖气片状、刀砍纹)。(

10、四)沉积岩的综合分析与观察1注意岩石组合关系、旋回变化、特殊结构、构造及接触关系,分析研究沉积相、沉积建造,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沉积环境与各种沉积矿产及油气生成的关系。2注意对各种构造要素的测量:产状、斜层理、砾石排列方式的测量。3物源区的判定及搬运条件二、岩浆岩的观察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所形成的岩石。按深成岩、脉岩、火山岩叙述。(一)深成岩1岩石的观察:颜色、矿物成分及含量、结构、构造、蚀变、矿化、风化产物。2特殊结构、构造的观察:原生节理(Q、L、S)、片麻理、深源包体(形态、大小、成分与岩浆岩的关系)、捕虏体(形态、大小、成分、排列方式、分布位置,被岩浆岩改造的程度)。3岩体的观察

11、: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岩相的划分、是否存在附加侵入相、多期侵入。脉岩的发育情况。4与围岩接触关系的观察:这里只介绍侵入接触关系的观察。(沉积接触、断层接触见有关部分。)岩体:边部变细或有冷却边、出现斑状结构;边部矿物定向排列岩浆流动构造;有岩枝、岩脉插入围岩;有围岩的捕虏体;受围岩影响边部成分发生变化。围岩:出现热接触变质现象;有交代作用时出现交代矿物或形成矽卡岩。(二)脉岩脉岩是呈岩墙、岩床、岩席产出的浅成侵入体。1脉岩类型的观察:辉绿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煌斑岩、石英斑岩、伟晶岩、细晶岩、石英脉2脉岩方向的观察与统计:脉岩经常沿一定的构造破裂面或岩体中的节理侵入,所以,脉岩是区域

12、或局部构造线的反映;3脉岩之间关系的观察;4与围岩之间关系的观察;5产在岩体中的脉岩要注意脉岩矿物成分与岩体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的观察;6脉岩相对形成时代的观察。 (三)火山岩火山岩分为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1火山熔岩的观察火山熔岩成分的观察:颜色(是岩石化学成分或矿物成分的综合反映),斑晶成分的观察,注意碎屑物质的混入,有否深源包体;火山熔岩结构的观察:斑状结构、球粒结构、球颗结构、玻璃质结构、霏细结构、细晶结构;火山熔岩的构造观察:气孔与杏仁构造(形态、大小、含量、排列方式、分布部位)、流纹构造、枕状构造、珍珠构造、柱状节理、块状构造;火山熔岩与上、下岩石接触关系的观察:间断面、烘烤、沉积接

13、触;火山熔岩地质产状的观察:岩被、岩丘、火山锥、破火山口、火山颈;2火山碎屑的观察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的观察:碎屑的观察:成分、大小、形态、含量、排列方式、运动中形成的特点。胶结物的观察:熔岩胶结、凝灰胶结;胶结物的含量、胶结类型。凝灰岩的观察:晶屑、玻屑、岩屑的含量,晶屑的矿物成分、碎屑的颗粒大小、特殊的结构构造(假流纹构造、火焰构造)、胶结物的成分(熔岩、火山灰)。3 火山岩的综合观察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火山岩喷发旋回的观察。火山作用方式的观察。火山岩空间分布规律的观察。火山岩来源的观察(深源包体)。三、变质岩的观察变质岩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受变质变形作用的再改造而形成的岩石。对它的观察既要全

14、面观察变质作用所形成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变质变形特征,还要注意观察变余的成分、结构构造,才能全面认识变质岩石,为地质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材料。观察内容:(一)变质岩矿物成分主要造岩矿物及其含量的观察:石英、斜长石、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特征变质矿物及其含量的观察:石榴石、十字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蓝闪石、绿辉石、紫苏辉石、方柱石、硅灰石、透闪石、金云母。(二)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特别注意岩浆岩的变余结构。变成结构:斑状结构、残斑结构、糜棱结构。 (三)变质岩的构造变余构造:为变质岩原岩所具有的构造。变成构造: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角砾状、肠状。 (四)变形特征及变质变

15、形关系斑晶与片理、片麻理的关系;残斑的形态;强变形域与弱变形域的关系;层理转换、构造置换的特征;定向构造的产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面理、线理的组成矿物、产状的观察与测量。(五)变质岩石的综合观察与初步研究1变质岩原岩的恢复;2变质作用强度的划分及变质岩形成深度的推断;3变质表壳岩、变形变质深成岩、糜棱岩的初步确认。2 地质体间重要接触关系观察一、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的野外观察平行不整合面看上去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与上、下层几乎完全平行的面状构造。但是,它是地质发展历史的重要标志面:它标志着一个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间断和生物化石的不连续。有时它还可能形成重要的沉积矿产。在兴城地区有两个重要的平行不整合:一个是寒武系与下伏青白口系井儿峪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另一个是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与下奥陶统上部马家沟组的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野外观察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