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83723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习题(7) 9wwvhT&NK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 f2Slsl; Vw#07P#A 1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这种系统称为(B)。 -LjO ATT系统 BTN系统 CIT系统 D保护接地系统 +pV3.VMH0 2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形式以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形式中,符合IT系统的要求的是()。 +u Lu.-N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IrVeP&KM+ 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XR&*g1 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

2、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VT9$&)O D电力系统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rm cy-e 3下列的电力系统接地形式以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连接形式中,符合TT系统的要求的是()。 8Qw8z5- A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xtnB: 3 B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2O hO C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jgYiuM3c D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

3、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WV6vM()#!C 4保护接零系统按照中性线和保护线的组合情况有三种形式,包括()系统。 A0类设备 BI类设备 C类设备 D类设备 g7H;d 8变配电室、电容器室、蓄电池室等房屋建筑应达到“四防一通”即()的要求。 *=D$ A防火、防雨、防雪、防汛及通风良好 B防火、防雨、防震、防汛及通风良好 J3-,Hv C防火、防震、防雪、防汛及通风良好 D防火、防雨雪、防汛、防小动物及通风良好 J3zb_!PPE 9标志为IP65的电气设备外壳具有()的防护能力。 z(*0)P A尘密;防止直径不小于1Omm的金属线接

4、近危险部件;防喷水 e*g; +nz B防尘;防止直径不小于1O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防喷水 h! Q C尘密;防止直径不小于1O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防强烈喷水 WpPYUbH D防尘;防止直径不小于1Omm的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防强烈喷水 Jd%#eD*k9 10当电流自故障接地点流入地下时,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远近与可能承受到的跨步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oXW& A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小 B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大 USbiI % C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呈正比 D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

5、地点的距离无关 HUd/5fun 11插头与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下列接法中正确是()。 *Lp.K4 A插座的保护接地(零)极单独与保护线连接 B在插头内将保护接地(零)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 #9WF C在插座内将保护接地(零)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 D插座的保护接地(零)极与水管或暖气管连接 N( /PJJ 12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线路应敷设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当易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在();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设施。 fEpY3od A建筑物的内墙敷设 B较低处敷设 C电缆沟敷设 D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8i+

6、,K 13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当易燃物质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 Ea5Bn;! A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 B在较低处敷设或电缆沟敷设 E:i3 /Ep? C在电缆沟敷设,沟内应充砂,并宜设置排水设施 D沿建筑物的内墙敷设 D8h?phK 14在刷形放电、传播型刷形放电(沿面放电)、火花放电、电晕放电这几种静电放电形式中,()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引燃能力很强,危险性很大。 /,;9hx A刷形放电和火花放电 B传播型刷形放电和电晕放电 C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 D电晕放电 lMEX/ 15当架空线路与爆炸性气体环境邻近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杆塔高度的()倍。 UdY9*k A1.5 B2.0

7、C2.5 D3 8nC#WV 16大部分的低压触电死亡事故是由()造成的。 YY.;J3C A电伤 B摆脱电流 C电击 D电烧伤 O+C$J| 17变配电站(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或线路通过。室内管道上()。 p?! sO1l A不宜设置法兰 B不宜设置阀门 C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螺纹接头 D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FVkOz 18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人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 v& ? Bqj A跨步电压 B跨步电势 C临界电压 D故障电压 8RocObY_W 19当设备发生碰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

8、成的电击称作()。 un1RdO A直接接触电击 B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非接触电击 qV(Plt% 20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的安全措施。 Gdvqo#h 24行灯电压不得超过()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 (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V。 S#ven& A36;12 B50;42 C110;36 D50:36 L=VuEF 25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的主要措施。 u2F 3s A雷电侵入波 B直击雷 C反击 D二次放电 d2 dXMe! 26在低压系统中,雷电侵入波造成的危害事故所

9、占总雷害事故的比例不低于()。 inhbzB A10 B30 C50 D70 b9:E0/6 27()是各种变配电装置防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91kMC A采用(阀型)避雷器 B采用避雷针 C采用避雷带 D采用避雷网 7-(tTBH 28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以按()考虑。 lQ)8zI A50100 B8001000 C100500k D15M MenIgd? 29()电气设备是具有能承受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而不致受到损坏,而且通过外壳任何结合面或结构孔洞,不致使内部爆炸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H p1cVs A增安型 B本质安全型 C隔爆型 D充油型 M-P 30漏电

10、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者属于高灵敏度型。 kWr*+3Xq A30mA1A B30mA及以下 C1A以上 D1A以下 H,?AaMV 31携带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Zfl jj A5M B1M C2M D0.5M &;,w) 32当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应采取屏护措施。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的变压器四周应设不低于()高的固定围栏(墙)。变压器外廓与围栏(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ogPxj KSI A1.4m,0.8m B1.7m;0.8m C1.7m;0.3m D1.4m;0.3m rXhU&k 33为了保证在故障条件下形成故障电流回路,从而提供自动切断条件,保护导体在使用中是()的。 VCh%v-/ A允许中断 B不允许中断 C允许接入开关电器 D自动切断 )LWD$Q 34低压线路零线(中性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n4 A4 B10 C50 D100 0WQ0-wx 二、多选题 #psw 1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主要用于()。 b$VdTp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