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83598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可研及初步设计目 录第一章 总 论4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4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与范围4第三节 项目概况6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10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10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第三章 现状分析与需求分析12第一节 现状分析12第二节 需求分析15第四章 项目建设场地选址15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15第二节 气候条件16第三节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6第四节 建址条件比选17第五章 项目建筑设计17第一节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17第二节 总体布局17第三节 建筑设计17第六章 环境保护

2、18第一节 建设场地环境现状18第二节 编制依据18第三节 环境影响分析19第四节 环境保护措施20第五节 水土保持21第六节 环境影响评价21第七章 劳动安全、消防21第一节 安全因素分析及措施21第二节 消防22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22第九章 招投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22第一节 工作依据22第二节 招标内容及组织形式23第三节 核准招标事项23第四节 建设项目工程监理24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实施保障24第一节 项目实施内容和建设阶段24第二节 建设工期安排24第三节 实施保障2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27第一节 投资估算27第二节 资金来源28第三节 资金使用计划28第十

3、二章 项目效益分析29一、经济效益29二、社会效益30第十三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30一、主要风险30二、风险的防御措施30三、劳动保护30四、使用与管理环节风险的防范30第十四章 工程安全质量31一、建筑安全质量要求31二、结构设计安全质量要求31第十五章 结论及建议31第一节 结论31第二节 建议31 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琼结镇白日村居委会湿地保护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琼结县林业局3、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4、建设地址:琼结镇白日村5、工程总投资:本项目建设总投资详见工程概算书6、资金来源:全部申请国家投资7、建设周期: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第二节

4、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与范围1、 编制依据(1)西藏自治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各专业的设计规范及有关规定:(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9)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环境保护若干问题

5、决定的通知;(10)本工程有关的建筑、结构等规范;与本项目有关的工程预算定额、材料价格文件以及其他资料; (11)委托方提供的其它资料; (12)项目设计委托书。2、编制原则(1)根据国家有关湿地保护法规,结合保护区现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保障湿地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保护为核心,对湿地保护工程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2)本着实用可行、便于管理的原则,并结合地形、地标、地物的特点,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作为保护区的界线。(3)通过对湿地保护区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完善保护区安全防护体系和监测系统,合理确定湿地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安全建设方案,统筹保护区综

6、合治理,科学制定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对策及保障措施,为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4)以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相统一为原则,协调好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使两者成为统一的整体。(5)进行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时,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征地和动迁工程量,减少工程费用。3、研究内容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院会同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详细调查。依据国家有关的法规、政策和规范,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技术和深度要求,经反复论证、多次讨论修改,形成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的主要范围和要点如下,供建设单位和项目审批部门决策参考。(1)项目

7、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3)项目建设方案、环保分析(4)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5)项目效益分析第三节 项目概况建设地点:琼结镇白日村,项目区周围环境质量现状一般,交通条件、 地面及地质条件一般,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项目区域位置图:1、建设内容琼结镇白日村湿地保护湿地总面积约423291平方米(635亩),总长3200米,由于资金有限,本次建设网围栏围墙总长度 2100 米,其余1100米围墙为二期建设内容。网围栏围墙高度2.8米,围墙基础采用砂卵石换填。2、建设目标为防止湿地不继续被破坏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湿地的完整保护能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

8、、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琼结镇白日村年降水偏少,湿地的保护能为农业灌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因有如此众金多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3、建设条件1)地质地貌场地属于高原地形,三叠系岩、砂岩、页岩和变质岩覆盖面积占80%以上,白垩系的棕红、绿色碎屑

9、岩、绿色硅质页岩、凝岩和玄武岩占10%左右。基性岩和超基岩分布甚少。主要有三叠系的砂岩、板岩,谷坡较缓,植被较少而稀疏,剥蚀和侵蚀作用强烈,地表冲沟发育,多发育成冲击、洪积扇,土壤发育较好,土层相对较厚。另外,据拉萨市地震台观测,拉萨市区及外围有6个以上的震中分布,1985年6月至1989年5月发震15次,震级12.8 级。充分说明距拉萨市约80km的当雄羊八井多庆错活动断裂为强烈应力积累和释放,使得区内有活动断裂发育,而无应力强烈积累和释放的条件,使地壳活动具有大震不见、小震不断及地块间的活动主要沿活动断裂缓慢进行和活动断裂中的应力有小积累,轻释放的特点。2)气候根据琼结县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

10、,项目所在区域属高原高原河谷半干旱类型。光照充足,辐射强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天气变化大。历年平均气温7.6,年日照3070小时,年无霜期为136天左右,年降水量358.1毫米,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最大风速3.3m/s,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霜冻、冰雹、洪水、泥石流等。场地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4.8542.1mm,多年平均蒸发量2147.52283.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4445%,多年平均绝对温度4.75.2。多年平均气温5.47.4,极端最高气温26.7(1979年5月)29.4(1952年6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16.5(1968年1月17日)23

11、.1(1981年12月);最热月为6月,78月因降雨量增大气温略有下降、日温差达20以上。全年平均无霜期为280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初,终霜期在翌年4月底至5月中旬,降雪一般在极高山区,河谷平原降雪较少,最大降雪深度10,多年平均最大积雪深度5.15.3。河谷平原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12-50。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风速为2.7m/s。降雨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均占全年总水量的67一71%,多为阵雨,初夏或晚秋降雨夹雪或冰雹。日最大降雨量55.11。最高连续降雨日数23天,共降雨156.5。 3)市政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点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供水、供电、通讯及污水排放等市政配套设施条件,为本项目

12、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本项目地理位置合适,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市政配套设施条件齐备,符合建设部门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建设条件已经成熟。4、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效益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详见工程概算书。 项目建设资金申请国家投资。 5、项目建成后,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灌溉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6、建设进度计划本项目计划于2015年10月开始项目启动,至2016年

13、10月竣工验收。7、建设规模本项目湿地保护围墙用地位于琼结镇白日村,项目围墙建设总长度 2100 米 ,围墙高度2.8米,围墙基础采用砂卵石换填。第二章 项目的建设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1)琼结镇位于琼结县南部,国土面积18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50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4,年降水量345.13毫米。全镇下辖雪康、仲堆、白日、雪吧、东嘎5个居委会,15个自然村1350户、4987人、劳动力2342人、其中女性1255人,男性1087人。耕地面积6816.5亩,其中粮食面积3800.8亩,粮食总产量550万斤,单产量1447斤,牲畜共17834

14、头(只)。(2)琼结镇白日居委会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防止湿地不继续被破坏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湿地的完整保护能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琼结镇白日村年降水偏少,湿地的保护能为农业灌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它因有如此众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

15、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3)为了进一步改善高原生态保护,保护人门耐以生活环境,使得这里的人们能够更好、更健康的生活。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国家及西藏自治区政策的支持 蓝天,雪山,阳光,碧水西藏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是无数人心目中的“香格里拉”。而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之一,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在创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机制方面,西藏自治区建立了森林、草地、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截至2014年,全区共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184.21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由原来的8个县扩大到现在的18个县。通过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