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一般课题申请书.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831928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一般课题申请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一般课题申请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一般课题申请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一般课题申请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一般课题申请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一般课题申请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一般课题申请书.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2017年度编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全通教育)一般课题申 请 书课题名称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责任单位贵州省晴隆县学官民族职业中学课题负责人韦 俊填表日期2016.9.13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秘书处2016年6月编制申请人承诺 本人承诺对申请书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课题组成员、合作单位(若有)均已征得对方同意。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申请单位和课题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如获准立项,本人承诺以本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全通教育)管理规定,遵循学术规范,恪守科研诚信,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

2、究成果。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有权使用本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课题负责人(签章):韦俊 2016 年9 月13 日填 写 说 明1、封面:“课题名称”按招标选题研究方向拟定;“责任单位”填写课题负责人所在法人单位,如“清华大学”。2、“数据表”部分栏目填写说明:“课题名称”要与封面相同,一般不超过40个汉字。“主题词”要按研究内容确定,一般不超过4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责任单位”为法人单位,并要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通讯地址”要填写详细地址,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一定要准确填写能够及时联系的通讯号码。 “建议回避评审专家”是指由于学术观

3、点不同或其他原因可能影响本投标课题评审公正性的专家,可提也可不提,最多只能提2名,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将根据课题评审工作的实际需要予以考虑。3、投标申请书填写要简洁、规范、清晰,适当控制篇幅和字数,不要附有关研究成果或成果简介、获奖证书等材料。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脚注。4、投标申请书可由法人单位盖章、签字或法人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盖章、签字。5、投标申请书一律用计算机填写,电子版标书可从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网站()下载,按要求填写、打印。投标申请书报送一式3份,其中原件1份、复印件2份。请用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成册。6、纸版投标申请书经责任单位

4、审核盖章后,报送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秘书处;电子版提交至中心网站报名系统(http:/ 课堂教学 信息化研究类型B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课题负责人韦俊性别男民族布依族出生年月1979年8月行政职务副校长专业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专长计算机网络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学士担任导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贵州省所属系统高等院校/中学/其他事业单位/企业(选1类)工作单位贵州省晴隆县学官民族职业中学手机号码13885942976通讯地址贵州 省 晴隆 市(县)鸡场镇学官中学电子邮箱课题组成员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称学位工作单位研究专长本人签字韦 俊1979.08中级学士学官

5、中学计算机网络及应用韦俊王 俊1981.12中级无学官中学计算机应用王俊顾俊桃1983.02中级无学官中学计算机应用顾俊桃谷松松1981.02中级无学官中学多媒体教学谷松松李绍雄1980.05中级无学官中学多媒体教学李绍雄刘胜乾1977.05中级无学官中学写作刘胜乾第一推荐人刘安宁专业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贵州省晴隆县学官民族职业中学第二推荐人龙洪宪专业职称中小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贵州省晴隆县教育局预期成果教师会用信息化设备,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申请经费(万元)10计划完成时间2018年1 月 1 日注:起始时间统一为2017年1月1日,原则执行周期1年是否

6、有建议回避评审专家有无如有建议回避评审专家,请将专家姓名、单位名称另页附夹在申请书中。无二、摘要表课题名称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主题词农村学校 课堂教学 信息化课题负责人韦俊研究专长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08行政职务副校长专业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责任单位晴隆县学官民族职业中学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贵州省申请经费(万元)10计划完成时间2018年1月1日预期成果教师会用信息化设备,学生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基本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一般课题摘要(500字以内)近年来,我国正积极推进全面教育信息化,利用多媒体适应新课改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主流,我县各学校已

7、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为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教育现代化的平台,使多媒体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普及化、有效化,充分的发挥其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然而在农村学校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领导不够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普遍较低、教师无法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排斥教育信息化等因素,已成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瓶颈。基于农村学校目前现状,本课题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将从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入手,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示范课交流观摩、任务驱动等多种形式,实践探究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师会用信息化设备,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走向现代教育信息化模式、学生适应信息

8、化教学模式,使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三、课题设计论证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1. 选题依据 近年来,我国正积极推进全面教育信息化,利用多媒体适应新课改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主流,我县各学校已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为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教育现代化的平台,使多媒体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普及化、有效化,充分的发挥其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然而在农村学校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领导不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普遍较低、教师无法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排斥教育信息化等因素,已成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瓶颈。再者,在农

9、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也持有不同的态度:一是九十年代以前参加工作的教师,大多对计算机操作不太熟悉,对于课件的制作更是生疏,同时由于他们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得心应手,导致一些教师不积极探索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方面的有效应用,对多媒体的应用持轻视抵触和排斥心理。二是我校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较多,他们在大学时就对计算机的操作很熟练,对新事物有很大好奇心,一味地依赖多媒体,主次不分,行而上学,变多媒体辅助为主导,忽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落实,刻意追求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要求,忽视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多媒体课件表面热热闹闹,但学生实际上缺乏思考、难以领

10、悟到知识的本质,更无从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根本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使教学资源的投入又形成了浪费,多媒体的应用在农村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个瓶颈。三是还有些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课件的制作以及多媒体的应用,看自己的时间是否充足来定,认为它可有可无,无关紧要;更有甚者部分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为了达到要求,才临时请人制作课件或学一点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在这种背景下急需给广大农村教师以指导,指导他们如何有效使用多媒体,最大化的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因此,课题组确立“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初探”为研究课题,目的让农村学校教师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资源,把握好现代信息技术教

11、育手段,既不排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又不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做到让多媒体真正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载体,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2.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对象及总体框架:本课题研究对象是贵州省晴隆县学官民族职业中学全体教师和七到九年级全体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转变农村教师传统教育观念;(主要以专家讲座、交流等形式)第二阶段:集中培训、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校本培训形式进行)第三阶段:磨合、交流、观摩等多种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本校交流、校校交流、专家示范等多各形式)第四阶段:任务驱动,提交优课。(对本校教师提出任务,以“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

12、师”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充分让全体教师参与,巩固本课题探究成果。)第五阶段:成果推广,结题报告。整个探究过程以论文和专著等形式进行推广,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乃至农村学校特点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最后做出结题报告。二、重点难点:如何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怎样平衡新老教师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有效教学是本课题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3思路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如下:(1)、调查多媒体在农村学校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放问卷,调查农村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现代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情况。(2)、如何使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抽象知识形象化。请专家、优秀教师到校做示范课教学交

13、流。(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原有方式,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本校交流、校校交流、专家示范等形式。(4)、如何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5)、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理、化、生实验教学活动。(6)、如何平衡新老教师科学、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有效教学。(7)、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并有效应用课件,创设高效课堂。4创新之处 以新思维、新课堂为特征,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设备及与其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积极探索适合于农村学校新的高效的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及评价理论。5预期成果 (1)、通过多媒体在教学的有效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一条适合农村课堂教学的新

14、路子,彻底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传统的教学模式。(2)、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合理科学地运用网络技术和资源来拓展师生学科方面的知识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3)、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4)、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的抽象知识形象化,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6)、整个探究过程以论文和专著等形式进行推广,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乃至农村学校特点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最后做出结题报告。6参考文献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国家教育部,20102 钟志贤,杨蕾.21世纪的教育技术:走进教育信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