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流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831215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药研发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药研发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药研发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药研发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药研发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药研发流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最终摆放到药柜销售平均需要花费12 年的时间。进行临床 前试验的5000种化合物中只有5 种能进入到后续的临床试验,而仅其中的1 种化合物可以 得到最终的上市批准。总的来说新药的研发分为两个阶段:研究和开发。这两个阶段是相继发生有互相联系 的。区分两个阶段的标志是候选药物的确定,即在确定候选药物之前为研究阶段,确定之后 的工作为开发阶段。所谓候选药物是指拟进行系统的临床前试验并进入临床研究的活性化合 物。研究阶段包括四个重要环节,即靶标的确定,模型的建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 化合物的优化。一、靶标的确立确定治疗的疾病目标和作用的环节和靶标,是创制新药的出发点,也 是

2、以后施行的各种操作的依据。药物的靶标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等。作用于不同的靶标 的药物在全部药物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以2000 年为例,在全世界药物的销售总额中, 酶抑制剂占 32.4%,转运蛋白抑制剂占16.0%,受体激动剂占9.1%,受体拮抗剂占10.7%, 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占9.1%等等。目前,较为新兴的确认靶标的技术主要有两个。一是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或进行基因敲除以验证与特定代谢途径相关或表型 的靶标。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不能完全消除由敲除所带来的其他效应(例如因代偿机制的 启动而导致的表型的改变等)。二是利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通过抑制特定的信使RNA对蛋白 质的

3、翻译来确认新的靶标。例如嵌入小核核糖核酸(snRNA)控制基因的表达,对确证靶标 有重要作用。二、模型的确立靶标选定以后,要建立生物学模型,以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的活性。通 常要制订出筛选标准,如果化合物符合这些标准,则研究项目继续进行;若未能满足标准, 则应尽早结束研究。一般试验模型标准大致上有:化合物体外实验的活性强度;动物模型是 否能反映人体相应的疾病状态;药物的剂量(浓度)效应关系,等等。可定量重复的体 外模型是评价化合物活性的前提。近几年来,为了规避药物开发的后期风险,一般同时进行 药物的药代动力模型评价(ADME评价)、药物稳定性试验等。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新药研制的第三步是先导化合物

4、的发现。所谓先导化合物(leading compound),也称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 NCE),是指通过各种途 径和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因为目前的知识还不足以渊博到以 足够的受体机制指导药物设计以使药物的合成不必使用预先已知的模型,所以,先导化合物 的发现,一方面有赖于以上两步所确定的受体和模型,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整个药物研发的关 键步骤。一般来说,先导化合物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对天然活性物质的挖掘、现有药物不 良作用的改进以及药物合成心中间体的筛选等。目前,主要有两个获得新的先导化合物的途 径。一是广泛筛选,这种毫无依据的方法在实际操作

5、上其实是比较有效的。过去半个多世纪 以来,由于这个原因,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随机性很强,如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的本份被发现具 有抗菌作用因而被开发成为一系列诸如萨罗的抗生素;又如对染料中间体的筛选发现了苯胺 以及乙酰苯胺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经改造得到了非那西丁和乙酰氨基酚等。近二十年来,计 算机预筛被用于这一过程,大大加快了研究进程。另外,先导化合物的合理设计近年来也越 来越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所谓合理设计,是指根据已知的受体(或受体未知但有一系列配 体的构效关系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先导化合物设计,这种方法有别于一般普遍筛选的显著 特点在于目的性强,有利于各种构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前途十分广阔。四、

6、先导化合物的优化由于发现的先导化合物可能具有作用强度或特异性不高、药代 动力性质不适宜、毒副作用较强或是化学或代谢上不稳定等缺陷,先导化合物一般不能直接 成为药物。因此有必要对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以确定候选药物,这是新药研究的最后一步。 简要地说,先到化合物的优化就是基于相似性原理制备一系列化合物,评价其全面的构效关 系已对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优化。优化后再进行体内外活性评价,循环反馈,最 终获得优良的化合物候选药物(drug Candidate)新药开发阶段如下:临床前试验:由制药公司进行的实验室和动物研究,以观察化合物针对目标疾病的生 物活性,同时对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估。这些试验大概

7、需要3.5 年的时间。研发中新药申请(Inves tiga tional New Applica tion, IND:在临床前试验完成后, 公司要向FDA提请一份IND,之后才能开始进行药物的人体试验。如果30天内FDA没有发 出不予批准的申明,此IND即为有效。提出的IND需包括以下内容:先期的试验结果,后续 研究的方式、地点以及研究对象;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动物研究中发现 的任何毒副作用以及化合物的生产工艺。另外,IND必须得到制度审核部门(the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的审核和批准。同时,后续的临床研究需至少每年向FDA 提交一份进展报告并得

8、到准许。成功率:5000种化合物被评估 5 种进入临床试验 1种被批准临床试验,1期:此阶段大概需要1年时间,由208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参加。这些 试验研究了药物的安全性方面,包括安全剂量范围。此阶段的研究同时确定了药物在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等项目。临床试验,II期:此阶段需要约100到300名志愿患者参与进行一些控制研究,以评价药物的疗 效。这个阶段大约需要2年时间。 临床研究,III期:此阶段持续约3年时间,通常需要诊所和医院的10003000名患者参与。医师 通过对病患的监测以确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新药申请(New Drug Application, ND

9、A):通过三个阶段的临床试验,公司将分析所 有的试验数据。如果数据能够成功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公司将向FDA提出新药申请。 新药申请必须包括公司所掌握的一切相关科学信息。典型的新药申请有10万页甚至更多。 根据法律,FDA审核一份NDA的时限应该为6个月。但是几乎所有案例中的新药申请从首次 提交到最终获得FDA批准的过程都超过了这个时限;在1992年对于新分子实体的新药申请 平均审核时间为29.9个月。批准:一旦FDA批准了一份新药申请,此种新药就可以被医师用于处方。公司必须继 续向FDA提交阶段性报告,包括所有的不良反应报告和一些质量控制记录。FDA还可能对一 些药物要求做进一步的研究

10、(W期),这个过程至少需要2.5年时间,以评价药物的长期疗 效。发明和研究安全有效的新药是一个长期、艰难和昂贵的进程。今年,以研究为基础的制 药公司将在研发方面投资126亿美元,这种投资将每五年翻一倍。总结:新药的研发过程共有六个阶段1、新化合物实体的发现2、临床前研究3、研究新药申请(IND,即申请临床试验)4、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继续)补充5、新药申请(NDA)6、上市及监测 其中临床研究主要包括2.1 化学合成:提供足够量的化合物(药物)作为临床前试验、临床研究、小规模和大规模制 剂制备,每一步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2.2 生物学特性:药理学、药物代谢、等毒理学1)目的:判断一个化合

11、物是否具有适当的安全性和足够的有效性,使之继续成为一个有前 景的新药,必须获得有关如何吸收、在体内的整个分布、积蓄、代谢和排泄的情况以及如作 用于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2)药理学:评价化学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确定药物作用机理。3)生物学特性药物代谢4)生物学特性毒理学2.3 处方前研究,包括物化性质、溶解度、 分配系数、溶解速率、物理形态、稳定性等。3、新药研究申请(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 IND)1)递交申请(临床研究方案)2)FDA审核4、临床试验,一般包括三期临床试验和研究,每期的病例数国家有明确的规定,时间大约 需要 2-6 年时间。5、新药申请(NDA):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完成以后,可以提交新药申请(NDA)以求获准上 市新产品。6、上市及监测:第四期期临床研究和上市后监测,然后有相应的报告必须提交,并在一年 的时候提交年度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