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Map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829560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rcMap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ArcMap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ArcMap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ArcMap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ArcMap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rcMap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cMap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退耕还林还草规划5-专题地图的制作一、 目的1 掌握ArcGIS专题地图制作,了解符号化、注记标注、格网绘制以及地图整饰的意义,掌握基本的符号化的方法,自动标注的操作以及相关地图的整饰和输出的操作。2 按要求制作不同专题图框,并保存。二、 实验准备1 软件准备: ArcGIS2 资料准备: 水系数据;居民点数据;退耕还林还草规划数据包括退耕区和经果林分布区。三、实习要求在E盘上新建以学号为文件夹名的文件夹,将数据拷贝到E盘,最终结果存放在 学号名 dt.mxd。具体制图要求参考野外调查单元底图制作规范如下:1 1.数据的符号化显示:(1) bjx-边界线(选择闭合线段) 颜色:黄色(二

2、行二列)(2) dgx-等高线 颜色:绿色(二行一列)(3) gl-公路 颜色:灰色(六行四列)(4) sx-水系 颜色:兰色(二行六列)(5) jmd-居民点颜色:紫色(四行六列)2 调查底图页面设置(1) 底图幅面:A4或A3,建议用A4。(2) 页边距: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上边距2.5cm,下边距2cm。(3) 装订位置:左侧或顶部。(4) 填图的流域面积所占底图幅面的面积比例要大,尽量减小空隙和其它信息所占面积。3 标题(1) 字体:宋体,字号18磅(2) 格式:居中,分两行:第一行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名,第二行为“*号野外调查单元”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36

3、01220001号野外调查单元4 等高线高程标注(1) 只标注计曲线的高程。计曲线是指1:10000地形图上每隔5条基本等高线(首曲线)而加粗的等高线。(2) 高程标注在等高线上,字体建议采用10磅。(3) 如果等高线过密,每隔固定间隔(整倍数)标注计曲线高程。5 经纬度标注(1) 经度一律标注在底部,纬度一律标注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不标注。(2) 采用“度-分-秒”格式,字体建议采用“Arial narrow”,字号“8磅”。(3) 标注的经纬度“秒”为偶数,并采用偶数间隔,如2”、4”等。6 指北针格式建议采用ESRI North 2 ,大小设置为60,。7 比例尺(1) 比例尺一律调整为整

4、千倍数,如1:6000、1:7000、1:8000等,以便量算。(2) 比例尺条总长5cm,含5个间隔,每个间隔1cm,黑白相间分开,数字字体建议采用10磅。 60 120 180 240 300m如:比例尺为1:6000时的比例尺条:8 制图人等信息栏(1) 字体:建议宋体常规,字号10磅,后跟“:”;(2) 下划线“_ ”,长度为20个空格,然后间距2个空格,填写“制图日期”及下划线“_”,字体、长度相同;(3) 另起两行(按两次“Enter”键),填写“填图人”等信息,格式与上相同。以此类推,填写“复核人”等信息。9 调查底图保存与打印建议在GIS软件输出底图时保存为PDF格式文件打印,

5、以免转成图片格式打印变形。四、实验步骤1. 底图页面设置页面设置参考线2. 数据符号化1) 加载原始数据2) 按排列规则对图层进行排列3) 按要求1.将数据符号化表示。其他要素的设置,左键单击图层符号,打开符号选择器对话框,按不同要素的要求分别修改。符号选择放置属性3. 添加经纬线格网 在图中或右键数据组 数据框属性。 单击格网选项卡。 单击新建格网按钮。 单击格网和经纬网向导中的经纬网选项。 输入生成格网的名称。 页面设置参考线(1) 点击下一步,出现对话框“新建格网”,在对话框中,将“秒”下的两个编辑框中数值改为4(表示经纬度间隔为4秒),点击“下一步”按钮。注意:可根据调查单元实际情况调

6、整经纬度间隔,要以偶数间隔,如2、4、6秒等,以方便计算。建议1*1km网格采用4秒间隔。格网设置参考线(2) 出现对话框“轴标注”,单击文本旁的按钮,可以改变字体。我们把字体改为“12”号,点击“下一步”按钮。(3) 出现对话框“创建经纬网”,点击“完成”按钮。(4) 出现对话框“Data Frame Properties”,点击“确定”按钮。(5) 出现添加了经纬线格网的结果图。(6) 在格网添加结果图上点击鼠标右键,出现菜单如左下图,选择“属性”,弹出对话框“数据矿属性”如右下图,选择页面“格网”,点击“属性”按钮。(11) 弹出对话框“参考格网属性”,选择页面“标注”,在红框中输入数字

7、 “12”,确定经纬度的字体大小(可视情况调整);在“轴”下选中“下”和“左”,使经纬度坐标显示在底部和左侧;在“垂直标注”中选中“下”,使底部经纬度坐标垂直于边界显示。注意:以上均可视情况进行调整。(12) 如果选择的经纬度间隔不合适,选择页面“间隔” ,重新调整经纬网格,选择“度-分-秒”格式,在“间隔”下面的x、y中的秒处,输入需要的间隔,如2,点击“确定”按钮,完成经纬格网的添加。4. 添加图名和比例尺(1) 添加图名。点击ArcGIS最上边的菜单“插入”,选择“标题”,添加图名;选择图名右键单击,选择“属性”或者双击,然后点击“更改符号”,改成18号。图名设置字体编辑(2) 添加比例

8、尺。点击ArGIS最上边的菜单“插入”,选择“比例尺”,出现比例尺清单,选取“Alternating Scale Bar 1”。为了防止拖动时比例尺改变大小,可在左边的窗口中,右键单击“图层”,然后依次选择“属性”“数据框” “范围”“固定比例”。单击“属性”,比例尺下“主刻度”填写4,“分刻度”填写2,“主刻度单位”选择“米”,“标注位置”选择“条之后”。注意:比例尺要用整千倍,如1:6000,1:7000,1:8000,比例尺显示的数字必须是50米的整数倍。比例尺编辑(3) 添加指北针。如果流域底图不是“上北下南”方向,在ArcGIS最上边的菜单“插入”,选择“指北针”,添加指北针。(4) 添加制图人、填图人、复核人及其日期等。点击ArcGIS最上边的菜单“插入”,选择“文本”,添加制图人等信息。文本框位置和格式参照图2.3-4式样。(5) 添加图例。5. 输出野外调查底图“dt1.jpg”(1) 点击ArcGIS上边菜单“File”,选择“FILE-Export map”,输出图片格式为jpg,保存在四级目录“basic”文件夹“dt1.jpg”。 (2) 将 “dt1.jpg”打印在A4幅面白纸,作为野外调查底图。6. 保存dt.mx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