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829338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课 画 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画 一、基本信息名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课画授课教师姓名叶尔米克沙波尔知识点来源学科:小学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画是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五言诗,谜底就是插图的“山水画”,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仔细观察,这样,上课时才能使学生对大自然,山水,花鸟,诗情进行联系比较后,顺利地悟出谜底。学生特征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刚刚学完拼音开始进入识字教学不久,对拼音掌握的还不算牢固,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的同时也在巩固拼音。而课文所学的生字较难较多,所以教学生字时不能一下

2、子出示所有的生字逐个学习,应结合图画抓住重点字进行理解记忆,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主识记。让学生读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词句,先同学之间答疑,教师在结合图画进行指导。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远、色、近”等11个生字,会写“人、火、 文、六”4个生字 2知道“远近”,“有无”“去来”是反义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 过程与方法: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 美的熏陶。教学重点识字,练习朗读。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方法与策略讨论,讲解 研究 引导法生:观

3、察法、朗读法。教学媒体PPT三、教学过程请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要求:用2分钟的时间).师:在之前的课中,我们学过了形状补间动画。提问: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哪位同学回答。2.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3.好,同学们制作的形状补间动画运动的圆特别好。学生回答动作补间动画。巩固旧知识二、导入新课(要求:用3分钟的时间)、猜谜语导入: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

4、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两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猜一猜,交流。)这两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欣赏动画作品,并展开讨论通过老师的演示,进行巩固,找到自己的不足或是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一)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二)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三)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

5、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板书:春去还在。)(四)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三、初读今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瞅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瞅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先教师播放优雅的今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今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圈画出本课的生子,用同位互读,抽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稳固读音。其次,去掉拼音读课文。最后和生字宝宝交朋友(读:生字有音节和无音

6、节;写:远和惊)三、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1、闯关游戏(闯关胜利可获得奖品)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学生通过极域电子教室多媒体广播系统听课,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通过老师的演示,进行巩固,找到自己的不足或是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四、使用效果分析注意事项:1. 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

7、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2. 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一、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布置任务。二、激发探究热情,自主实践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动画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增强多图层的理解,并自主尝试制作,引导探究

8、,自主实践。1这节课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基本完成本节课所设置的汽车和升旗运动两个动画制作任务通过学生分析和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其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整节课学生都在尝试中探究,打破了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在创作中也能够相互协作学习,能够在自主实践操作和相互评价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指导,使小组成员尽快的完成任务,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学的学习的热情较高,学习效果较好。2本节课的动画制作中选取了两个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贴近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使他们更愿意动手去做,更愿意发挥自己的想像空间,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符合学生的客观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同行评价学校其他听课老师对您这堂课的“新变化”有何评价,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以任务驱动、讲授、演练、小组协作的方式组织教学,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体现分层次和探究式教学。授课效果较好。附:教学P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