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精神,为加快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广西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整车产量快速提升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零起步,“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到31.6万辆其中,2020年产量达到18.9万辆,国内新能源新车占有率为13.8%,一举跨入新能源汽车产销大省行列产业发展形成集群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集聚在柳州、南宁等地,初步形成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汽车集团)等企业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及生产格局,拥有8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
南宁乾元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广西宁达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正加快建设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项目积极推动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生产体系,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布局,以三大核心部件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动力电池方面,引进鹏辉能源,国轩高科5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驱动电机方面,柳州旺林12万套/年新能源电机新建生产线、五菱柳机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电控系统方面,引进联合电子;其他关键零部件方面,五菱工业、柳州松芝空调、耐世特等企业实现电制动、电空调、电动转向等本地化配套品牌优势初步显现拥有上汽通用五菱新宝骏E100/200/300/300plus平台系列产品、五菱宏光MINI EV;东风风行S50EV、菱智M5EV;广西汽车集团S100系列纯电动轻型客车和EV50纯电动厢式物流车;桂林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比亚迪)K系列新能源公交车、V3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等产品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已成为国内年度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型二、面临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技术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竞争更加激烈随着我国对外商投资汽车产业的管控进一步放宽,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竞争对手更多是国际强企,竞争已由单纯的产品竞争演变为多方融合的产业平台竞争技术延伸拓展关键技术逐步从整车延展到关键零部件和子系统研发传统汽车企业在整车生产环节虽已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方面比较薄弱核心价值转移传统汽车产业中整车企业对在产业链中价值占比较高的整车产品有很大的话语权,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话语权减弱,核心价值点向关键系统部件以及上下游分别转移服务方式转变整车企业要从产品提供者转变为“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服务成为重要的竞争要素,对广西整车生产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三、发展机遇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政策,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政策环境利好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成了政府大力推动、企业积极响应、社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实施,建立了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水平与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的关联机制,增加了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降耗的措施通过建立积分交易机制,加快推进了传统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产业融合发展市场广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促成汽车产业与能源、信息通信、交通、互联网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整体产业链的重组和延伸,将为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技术变革拓展发展空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技术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创新驱动改变商业模式以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为载体创新驱动商业模式,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进入给汽车变革注入新的基因,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汽车产业的延伸和新旧模式的交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兴市场孕育新的增量随着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电商、冷链、快递、配送等与消费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提供了市场基础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方向,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构建高质制造、高端服务的新型生态体系,加快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创新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成本领先、规模带动的发展优势,搭建产品的模块化、柔性化驱动平台,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龙头带动,重点突破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强优企业为龙头,完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支持打造柳州、南宁、桂林、玉贵(玉林、贵港)四大产业基地,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政府引导,政策引领强化顶层设计,以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扶持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营造产业链发展良好环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利用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创新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战略合作模式,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跨产业协同和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网络信息、物流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产业链核心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新车产销量超100万辆/年,占汽车新车产销总量30%左右产业链体系基本建成全面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
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70%以上,初步形成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布局研发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创新能力及试验检测能力显著增强,新能源汽车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按照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要求,建成满足与外界实体交互的模拟仿真测试、封闭场地测试和实际道路测试三大场景测试能力智能网联国内领先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L3级别(第三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广泛应用和规模量产,新车渗透率达到50%以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充换电服务网更加便捷高效,“十四五”期间,新建公共充电桩8万个,新建自用充电设施14.7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新增45万辆以上(其中,到2023年底新增28.2万辆以上);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环卫、出租、城市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逐年提高;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重点城市的汽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交通、能源环保等融合发展的新型智慧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展望2035年,广西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质量品牌具备较强竞争力,建成较完备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基本覆盖,充换电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第三章 产业布局支持以柳州新能源汽车城(基地)、南宁新能源汽车城(基地)、桂林新能源商用车基地、玉贵(玉林、贵港)新能源商用车基地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以整车为龙头带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适时打造集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充电设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形成广西“四基一链”(四大整车基地+核心零部件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布局专栏1 新能源汽车“四基一链”产业布局柳州以广西柳州汽车城为核心,打造新能源汽车城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建成广西汽车研发设计中心,大力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水平,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开拓汽车后市场,打造汽车全产业链建成国内重要的“乘、商一体”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面向东盟的南方汽车出口制造基地南宁建设南宁新能源汽车城重点培育吉利、宁达、乾元等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大力支持申龙新能源客车、公交车、物流车、卡车的发展,支持汽车成套散件出口,打造面向东盟的南方新能源汽车出口制造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开发“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整车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关键零部件企业为主体的跨行业技术创新联盟。
打造集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充电设施于一体的南宁新能源汽车城利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政策优势,培育一批汽车后市场行业龙头企业,将南宁市打造成服务广西、辐射东盟的汽车后市场集聚区桂林重点打造桂林新能源商用车基地以桂林客车发展有限公司、桂林比亚迪为龙头,以整车研发、生产和制造为主体,以新能源车用发动机、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为支撑,以新型车用材料、电池材料等专用材料为配套,打造新能源商用车全产业链玉林、贵港以玉林、贵港市汽车产业基础为依托,建成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产品涵盖新能源客车,微、轻、中、重卡整车及专用车产品;开发纯电动微、轻、中型的专用车产品平台,增加燃料电池卡车的生产能力及产品依托玉林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锂电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发挥其材料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重点产业链重点引进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零部件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重点引进永磁体、定子、转子、电机控制器(MCU)等驱动电机零部件生产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链第四章 构建新能源汽车新型生态圈一、集群发展生态圈以整车为龙头、以核心零部件为支撑,打造高效、优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升广西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乘用车保持竞争优势,积极发展微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实现全球领先目标以高质量、高附加值为定位,重点提升产品品质,研发生产技术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汽车企业对接,引进知名企业及新车品牌落户广西特色发展商用车及专用车加快实现城市公交车和城市物流用车电动化,重点发展纯电动公交车和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多种模式的城市物流、环卫、市政、观光等专用车以及特定区域的客运、货运车辆;加强技术研发,突破燃料电池及储氢等核心技术,以长途、重载车型应用为重点发展方向,布局建设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加快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壮大关键零部件产业群支持重点零部件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展“纯电动商用车电机+多档自动变速箱”驱动系统、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汽车电子及整车控制系统、高效充电设备等,构建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