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82866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语文A版2001课标版第七单元第18课 执教者孙浩莉课 型新 授课时2课时把握两头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且是“给别人看的”;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异域

2、民族风俗,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理解词句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意图。但是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阅读情感、明白做人的道理。课堂上仍需创设不同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抒发美的能力。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了解作者所介绍

3、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领悟领悟作者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来描写德国的风情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重点 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领悟作者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描写德国的风情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课题提炼领悟作者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描写德国的风情特点。教学、具准备PPT课件教学媒体选择与资源应用分析表整合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要点教学作用

4、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重点词语检查预习,扫除字词障碍。PPT课件分组出示词语DE直观呈现,为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奠定基础。2分钟依据教材内容重点语句理解感悟PPT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语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朗读。BG I内容呈现,学生易于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进而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10分钟教材内容图片资料升华认识PPT课件出示德国家家户户窗外养花的图片JI与文本进行对话2分钟自制布置作业作业PPT课件出示作业KK更加直观的看到自己要完成的作业2分钟自制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

5、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第一课时课 时目标1.会认“莞、姹、嫣”等3个生字;正确认读“莞尔一笑、花团锦簇”等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脊”。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第三自然段。3.通过品读2、3自然段的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初

6、步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积累优美语言,领悟“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用抓关键句、品关键词、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的方法来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领悟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领悟“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教 法情景创设法、启发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谈话法学 法默读法、想象法、自主实践法、练习法教学、具准备ppt教 学 过 程课前:聊一聊花。你喜欢花吗?为什么?你养花吗?养在哪里?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作者

7、四五十年后重游德国时发出感叹的句子。2.分组出示词语。第一组: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第二组: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第三组: 莞尔一笑 脊梁 耐人寻味3指导书写生字“脊”(1)出示图片,看看花的脊梁就是?(茎、干)你的脊梁在哪儿,摸一摸。(2)指导书写:观察一下,要写美观这个字,该注意写什么。(评价:你关注的主笔画,很好)(3)范写: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写到人的时候强调:作为主笔画的人要端正,撇捺要舒展。这个字整体才会美观。我们做人也要挺直脊梁,堂堂正正。(4)生写评价。3. 季老再游德国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指导朗读:关注感叹号读一读!4.总结提炼:这篇

8、课文写德国的景色奇丽,是一个奇特的民族,这是文章的中心句,抓住这个中心句,文章的主要内容就一目了然。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过渡:那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景色?1.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能体现德国景色奇丽的语句。2.学生按要求自学。3.谁先来读一读,你画出的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指名读)交流预设:预设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1)指名回答,追问:你从哪些词中读出了奇丽?能通过朗读把这份奇丽带到我们教室里吗?找一名同学朗读句子,其余同学闭上眼睛,边

9、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2)生交流画面。(评价:你扑捉到了“xx”词语,你想象的画面内容真丰富;你想象的画面真美如果有了声音、气味,你的画面内容一定更丰富。)只要你身临其境地想象,这不仅仅是一段文字,而是一幅画,一首诗。(3)通过想象,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美丽的画面表现出来吗? 4.假如你置身于这样的花海中,你会是怎样的心情?(预设:高兴、愉悦、神清气爽、舒畅。)带着这种心情,我们再来读这段文字。你可以有点起伏感,会更好。5.提炼过渡:然而,这份奇丽来自于德国来说,是最常见的事物(板书:花 普通物)作者就是抓住生活中极其平凡的事物,让我们看到了德国

10、景色的奇丽。那份奇特又藏在哪里呢?浏览本段,找找看。预设二: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预设三: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6.背诵第三自然段。五、总结写法,领悟表达。分层布置作业基础题(必做题)拓展提高(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做)1.抄写“脊 莞 锦 姹 嫣 暇 颇”7个生字。做到书写规范、美观。2.背诵第三自然段。3.选择生活中的常见物,平常事,尝试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介绍咱们

11、陕西或者是石泉的风情。板书设计 18.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 养花 平凡事 以小见大 人人为我 奇特 我为人人 大道理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对五年级学生的目标,及教材的单元训练目标、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一、 做得好的方面 1.我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其中字词目标,走得比较扎实,而且词语的拓展及时,让学生除课本之外,还积累了更多的描写花的词语,以及八字成语。尤其是在对多音字“莞”的处理很巧妙,而且在此处相机渗透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本课时核心目标的教学也能紧扣目标2,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第3自然段的重点词句、

12、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初步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积累优美语言,同时指引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读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含义。此目标基本落实到位。3.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成,无论是一个字,还是一个词都能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尤其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说:写字的姿势,倾听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等。4.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自始至终保持亲和力,师生关系和谐,学生都能自信满满的回答问题,潜心进行思考,且整个课堂书声琅琅,语文味比较浓。二、不足之处1.时间的把控应该控制在40分钟之内。2.在教学生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即便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也应该提炼,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来发现。3.引导学生领悟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由课堂的说,再到课外拓展提高中的写。这样搭梯子,才能真正的实现语用。三、今后的努力方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我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继续让自己的理论素养更丰盈,为自己的语文课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要对各个学段的课程标准熟之再熟。另外,在平时的课堂上,继续锤炼自己的语言,实现精讲,扶放自如。而且,在钻研教材方面还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语文训练点,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全面提升所带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课时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