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网上文例WORD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825670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网上文例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网上文例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网上文例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网上文例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网上文例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网上文例WORD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网上文例WORD版)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是消毒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器械上的血液、体液、粘液等等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清除至安全水平,因此,要保证器械的消毒、灭菌的质量,清洗环节是关键。通常工作人员对清洗不够重视,还存在较大误区,认为器械即使清洗不彻底,只要符合灭菌的温度、时间和压力,就可达到安全无菌的状态。其实,不是这样,器械上的附着物在灭菌时阻隔了灭菌因子的穿透,影响了灭菌效果,因此,器械的清洗显得非常重要。现在把清洗过程中影响清洗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作简要论述。1 影响因素1.1 污染器械有机物干涸 使用后的器械未及时处理,其表

2、面粘附的血液、体液、脓液等污干结,增加了清洗的难度。有文献记载:使用后立即清洗的器械,检出隐血阳性率为5%,而使用后放置2小时后清洗的器械,检出隐血阳性率为40%,1.2 清洗和浸泡器械的时间不足 无论是机洗或是手洗,冲洗和漂洗的时间不足,就不能有效去除器械表面的有机物,同样,浸泡的时间不足,也不能充分发挥多酶清洗剂的作用,洗涤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清洗和浸泡时间不够无疑会导致清洗质量的下降。1.3 器械清洗时水质量的影响 供应室清洗器械用水为城市公用自来水,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久而久之,钙离子沉着在器械表面形成水垢,影响器械的清洁度。1.4 清洗剂选择不当 针对污染器械的有机物成分选

3、择适宜的清洗剂,单单使用单酶或双酶清洁剂,并不能达到完全清除有机物的目的,也影响清洗质量。1.5 刷洗工具选择不当 若使用钢丝球刷洗具械,会导致器械表层损坏,引起器械锈蚀,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并影响灭菌效果。1.6 部分复杂器械清洗不到位 对结构复杂的器械,例如有轴节和卡锁的器械,在清洗时未充分打开各关节,其齿槽、缝隙等处刷洗不彻底,都会对清洗效果造成很大影响。1.7 配备清洗设备不全 有研究显示,人工清洗不能完全去除污迹,特别是某些器械的缝隙及管腔类角落常无法清洗到,需借助超声、高压水气等方法,才能保证清洗效果。1.8 清洗后器械被不再次污染 造成器械再次污染的环节较多,如:打包台面不洁;手工

4、清洗后用毛巾擦干器械时,毛巾的棉絮以及上面的微生物再次污染器械;清洗后器械未及时灭菌容易导致残余微生物繁殖等等。2 应采取的对策2.1 用后器械及时进行初洗 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要求临床科室做好预处理工作,并取得临床科室配合。在临床科室、手术室设立有清洗间,对使用后的器械立即在清洗间用流动水进行冲洗,将附着在器械上的有机物去除,防止其干结,降低器械清洗难度。2.2 保证清洗和浸泡器械时间充足 严格按照机洗和手洗的规范要求,对清洗各环节给予充足时间。浸泡多酶的过程是一种化学过程,只有时间充足才能充分水解污染在器械表面的蛋白,从而提高清洗质量。2.3 提高洗涤用水的质量 自来水适用于初步的去污冲洗

5、,软化水适用于进一步漂洗和清洗,去离子或蒸馏水适用于终末漂洗。因此,应当在消毒供应室安装水处理系统,以确保洗涤用水质量。2.4 使用多酶清洗剂 多酶清洗剂能有效分解细菌脂肪、蛋白质、糖等生物污染物,可彻底将器械上的有机物清除。使用时选择合适的浓度,控制水温在30-40,以提高多酶清洗剂的活性。2.5 选用适宜的刷洗工具 使用专用洗刷具械,不应使用钢丝球,避免造成器械损伤。2.6 将器械关节打开并行拆卸清洗 清洗前打开所有器械关节,可以拆卸的尽量全拆开,使洗涤剂与器械各部位接触,对齿槽、缝隙等处用适宜的刷子刷洗,以保证器械的洁净度。2.7 配备必要的清洗设备 对器械的清洗仍以手工清洗居多,应配备

6、相应的清洗设备,如: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清洗机、高压水枪、气枪、干燥柜等,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程序,可将器械表面的洁净度大大提高,具有既省时、省力,又能满足清洗要求等特点。2.8 防止器械清洗后的再污染 严格执行“五常法”,对打包等操作台面每天工作前后常规用消毒液擦试;手工清洗耐热的器械首选干燥柜进行干燥,而不耐热的器械用已消毒的低棉絮布擦干;清洗后器械及时进行包装,2h内灭菌。3 结论医疗器械清洁质量是灭菌成功的前提条件。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必须注重医疗器械清洗的细节,同时还需要观念更新,领导重视,加大设备投入力度,使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得以提升,从而使消毒、灭菌效果得到保证,从源头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