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82231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 物理化学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卷共l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务必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Na-23 第卷(选择题 共40分)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至10题为物理试题,第11至20题为化学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

2、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B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第2题图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实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4人类对

3、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D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5手提着水桶静止不动时下列实例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 B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C桶受的重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 D桶对手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6下列关于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力越大B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知识A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B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C探究磁性强

4、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D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足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7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装置中不能完成探究内容的是第8题图8如图所示,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目的是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这种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四个实例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利用2和3两个电阻串联代替5的电阻B利用大头针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C利用质量相同的小球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D利用细棉线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A B C D9市区有许多智能节水环保公厕公厕门的插销相当于单刀双掷开关S1,当有人进去并关上门时,“有

5、人”指示灯亮起;手靠近水龙头时,感应开关S2闭合,电磁阀门线圈通电使水龙头出水门打开时“无人”指示灯亮起,同时水龙头也无法使用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是第10题图10. 在如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规格为“00.6A”,电压表的规格为“015V”,灯泡上标有“6V6W”字样,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为保证电路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电流最大值不能超过1AB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5.4W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9D当电流表示数为0.4 A时,电压表的示数6.6V11现在社会提倡“节能、环保、低碳”,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A禁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

6、加工 B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C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12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可乐受热冒出大量气泡 B一定条件下石墨变成金刚石 C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D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了冰13如图所示的实验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燃烧 B气密性检查 C过滤 D滴加液体 第13题图14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表中每一列为同一类别的物 质,空格中可填入的是 氧化钾稀盐酸烧碱氯化钠二氧化碳稀硫酸硫酸铜水醋酸氨水碳酸钾 A纯碱 B硝酸铵 C 氢氧化钙 D生石灰15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

7、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可以含有相同的元素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关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可能发生改变 D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16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16题图 A物质B可能是一氧化碳 BAE 的方程式可以是C+O2CO2 C物质C溶液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在一定条件下D物质能够发生分解反应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食用鱼、虾、牛奶等补充蛋白质 B食用碘盐预防甲状腺疾病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第19题图18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

8、,不正确的是 A若丙和丁分别是盐和水,则甲和乙可能是酸和碱 B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甲是金属镁,丙是稀盐酸,则该反应一定放热 D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9如图是物质M、N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M与N的溶解度相同 Bt1时N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得到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溶液100g,需要 N的质量为5g20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瓶内的气体是CO2B

9、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把CuSO4、KOH、HCl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C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CaO固体中的杂质CaCO3固体 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第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21(7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为有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E 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图中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能表示镁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填序号);它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 子(“失”或“得”),形成粒子的符号 ; (3)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

10、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是由 构成。22(5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如果科学实验中需要用到纯净的水,则可以将自来水通过 操作来获取。 (2)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杀菌剂,主要成份为硫酸铜和熟石灰,有一次小红不小心把一根铁钉掉进了波尔多液,过一段时间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要 。 (3)在家庭生活中,热水瓶胆内壁往往会有水垢,水垢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稀盐酸来清洗,请写出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8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

11、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精制提取副产品煅烧过滤粗盐NaCl饱和溶液NH3 滤液NaHCO3晶体CO2X+CO2+H2OY溶液Ca(OH)2加热 (1)粗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除去粗盐水中含有的CaCl2、 MgCl2等可溶性杂质,可以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目的是 , 再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时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操作是 ;最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通过一定的操作可得到NaCl饱和溶液。 (2)煅烧后的产物X是一种盐,写出其化学式 。(3)Y是滤液中的主要成分,可作氮

12、肥,写出其化学式 ,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 ,流程中还有一种物质可循环使用,该物质是 。24 (12分)过氧化钠(Na2O2)可以作为潜水艇的供氧试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 做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I)过氧化钠可以将人们呼出的CO2转变成O2。(II)CO2与Na2O2反应的生成物只有氧气和另一种化合物。实验方案小明利用有关装置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如果实验中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E中的氧气收集装置采用,则气体从 端通入。 (“a” 或 “b”) 作出猜想 小红猜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Na2CO3 。 进行实验小红通过以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CO2与Na2O2反应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