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案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82088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班级管理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级管理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班级管理案例难问题 巧解决教育离不开批评,批评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良药,用不好,既伤了学生又伤了自己,小时候怕被老师批评,如今当了老师也怕批评。 作为班主任,难免会遇到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事虽小却很难处理,对学生大动干戈,声色俱厉吧反而显得黔驴技穷,毫无威性;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吧有时又显得苍白无力,一但反复,没有效果,自己感觉日益沉重而且压抑,有时真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困顿的小兽,总在原地转来转去,长此下去,我想年复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势必会变成可怕的劳役。 我很赞成魏书生的话,“做教师不做班主任很吃亏,”然而我更想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诚然,做班主任的确很辛苦,都说苦和乐是一种心境,乐生乐,苦生

2、苦,人食五谷杂粮,不可能没有烦恼,快乐不仅是保持好的心情,还要把烦恼化为快乐。快乐更是班主任的一种能力,当把快乐传递给别人时,好比你站在群山之间,大声喊:“我爱你”,群山会多几倍还你“我爱你”,这就是所谓乐生乐。在班主任这条道路上我也努力在修炼这样一种心境,培养这种能力,所以我试着为自己的教育行为注入理性和艺术的力量,让难问题,巧解决,努力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案例(一) 由于学校小卖店的成立,孩子们下课都去那里“光顾”。有一天张芷维委屈地说:“老师,我的一元钱丢了。”一元钱,对于孩子来说,那可是他一天的花销啊!我对他说:“你别急,这钱老师一定会帮你找到的。”听后,他便满怀希望地等待。一元钱是小

3、事,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大事啊!为此,我对一元钱进行了“侦破”。下课时,我故意找了几个学生了解情况。上课了,我平静地说:“xxx同学,请你来一下!”孩子慢吞吞地走出教室,我问他:“知道老师叫你干什么吗?”他立刻争辩到:“老师,钱不是我偷的!”一下子我全明白了。我接下来说:“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会偷拿别人钱的,你拣到了钱,应该交给失主啊!”他说:“老师,我错了,钱让我花了,明天我还他行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还他,以后再拣到钱要想着还给失主啊!” 一个“偷”和一个“拣”字,只要教师换个说法,既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案例(二) 由于小食品的出现,班级纸屑

4、随处可见,尽管有垃圾桶的制约,可是垃圾还是不停地出来“透气”。 中午我来到班级,看到垃圾桶旁边竟是垃圾,怒火顿时涌上全身,我看了看孩子,刚想歇斯底里地大喊,转念一想:别说孩子,就是我们成年人吃到兴奋时也有可能将垃圾扔在垃圾桶外的。对了,中午刚好看了球赛,我心生一计:“孩子们,你们喜欢球星姚明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你喜欢他什么啊?”“得分多!”“个子高!”“投球准!”“就是啊,姚明的球技很高,投球很准,如果让他往垃圾桶扔垃圾,会百发百中的,你们说对吗?”孩子不假思索地说“对!”“比比看你们就差多了,垃圾都扔到了桶外。”“老师,我们不用投也不用扔,我们放到垃圾桶里不是也像姚明一样准了吗

5、?”我鼓掌以示赞同。没有批评的话语,却使学生明白了道理,这比声色俱厉的效果好上百倍。 工作的每一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希望我能掌控好批评这把双刃剑,难问题,巧解决,快乐地教,快乐地学,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培养一群快乐的孩子,奏响教育进行曲中一段快乐的乐章。【悦来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让孤僻孩子在班级环境里健康成长作者:佚名渝北德育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94更新时间:2010-3-19 渝北区悦来小学 胡世琴在班集体里,由于每个孩子在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犹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在承认性格特征复杂多样,表现程度深浅不一的同

6、时,也不得不承认人的优良性格与成才关系密切:它是智能发展的强大动力;它是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它是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础;它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它是人生幸福的主要条件。反之,人的不良性格又是多么令人遗憾,甚至决定命运成败,令人厌恶。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让每一个性格迥异的学生和谐成长,特别是让个性孤僻学生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共谱和谐音符,我有如下实践体验与朋友们分享:一、案例张悦,女,小学四年级上期从柑子小学转入我班。该学生给人印象是聪明伶俐,很有灵气。她喜欢画画、唱歌、跳舞,学习成绩较好。慢慢地我发现,来班上一两周了,如此漂亮可人,挺有才的女孩子,却不得人缘儿,甚至引得大家挺反感讨厌的,没办法融

7、入“家庭”氛围中来,为班集体发光发热,怎么回事呢?我挺奇怪地找些男女同学来询问其同学印象:同学评语:脾气暴躁,很“恶”;什么都好强,常因一点小小的摩擦,她就会嚎啕大哭或是跟人“叫板”,不依不饶;对他人的事不太关心,只顾自己;做清洁,扫几下就走,不等小组全部做完,没有集体感二、走访家长,分析原因1、该生是独生子女,其父是出租车司机,平常很少回家,其母除了要照顾她,每两个月要轮流照看她那老年痴呆的婆婆,就连开家长会,都是请人照看婆婆或是把婆婆锁在家里了,才心急火燎地交流一会儿就回。由于父母觉得对她有情感亏欠,对她照顾少,平时,只要她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会想尽办法办到,从不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或是学

8、校需要学生自己准备的学习操作材料啊,舞蹈服装啊,她是懒于去实施,总是找理由让家长打电话来搪塞,所以对集体的、他人的事漠不关心,责任感不强。也正由于家长处处都替她想,所以她在家是一不如意就火冒三丈,久而久之形成了脾气急躁、孤僻的性格。2、由于家里的环境因素,独处小院,以致她失去了许多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加上她转学后其母为了照顾开出租车的父亲,就把老年痴呆的婆婆接到龙溪去,却让她与外婆留守在柑子的家中。在隔代教养中,老人多是迁就,于是,更养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由于性格较孤僻,不爱和他人多交流。平时在家中的地位占一定优势,遇到家长对她的批评,她就以耍小性子来表示。 3、由于个性好强,只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9、,于是作业从不马虎,书写也很认真。4、由于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在学校中听到的表扬就多,很少听到批评。于是,耐挫折的能力就较弱。遇到挫折,就往往大哭来表示。三、帮扶对策1、我和家长取得联系,对孩子进行健康的情绪教育。(1)让家长平时多与孩子沟通,沟通时不能把自己只放在家长的角色位置上,让家长蹲下身来看孩子,以孩子朋友的身份,与她一起玩,一起学习,即使不在家,也经常打电话“煲煲电话粥”并坚持每周末与孩子相处半天。(2)让家长多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思想上的偏差,要选择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交流,不能一味地指责,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与孩子产生距离感。(3)让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之余,要尽可能得多

10、带孩子与同龄人交往,让孩子合群,在孩子中去体会成功和失败。(4)家长要多与老师交流,特别是孩子在家好的表现。如果有孩子不足,也不要隐瞒,告诉老师,以便老师能对症下药。2、教师从多方面着手,关心教育孩子。(1)我与家长及时联系,每周打打电话,或是网上聊几句,一方面了解孩子家里的情况,另一方面,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及时和家长沟通,以便把握好最佳教育时机。(2)上课时,我有意识地多让张悦发言,特别当她的回答有新意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她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万一,发言时回答得不够理想,也及时对其宽容地予以肯定。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她去参与“一对一”学困生的帮扶活动,这样,有利于她自信心的培养、乐于助

11、人品质的形成和责任感的渗透。(3)给她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当学校举行比赛,只要能与她对得上号,就要积极动员她参加。同时,教她一些参赛的方法,让她感到老师在关心她,在器重她,在帮助她,从而有较强的表现欲,到时能发挥较好的水平,取得较好的成绩,再次在同学中间树立一定的威信。(4)根据她的性格,引导她特长的培养。她爱好唱歌跳舞,就推荐到音乐老师处培训打拍子学习,每到本班升旗时,就让她在全校师生面前到国旗台指挥唱国歌。通常,一遇上庆祝活动或是主题班队会需要节目编排,让她与文体委员一起担任示范辅导其他伙伴的角色,使她的努力转化为同学们的赞叹声。(5)敢于在她身上压担子,鼓励她参加班干部竞选,担任宣传委员

12、,发挥她书写方面的特长,把板报小组分为两组,她所在组由她任组长,再由她点成员。让她在辛勤的劳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为集体服务的动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四、案例引导成效:现在的她,已是五年级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好,书法好,举手也积极了许多,还承担了班级的黑板报的设计与主编工作,是一位比较称职的宣传委员和大队干部,令老师和家长非常欣慰。在今年9月30日庆祝祖国母亲六十大寿文艺演出“祖国您好”中,我班获得特等奖,她在整个舞蹈中表现出的娴熟柔美的舞姿、明媚的笑脸、对舞蹈的感受与表现力,深深地打动了全校师生;10月9日一年一度的学校大队干部竞选演讲中也脱颖而出,荣登大队纪律委员之列;12月25日,“

13、嘉陵之星”卡拉OK大赛中,她与副班长各领风骚,一起囊括了全镇的两个一等奖,更造就了她“小名人”光环。课间她爱与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时常能听到她的笑声。即使与同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她也能“大人大量”了。表演节目时,主动帮同伴借服装,主动跟老师一起制作道具;听说学校10月27日要组队参加区里的“健康杯”运动会,她约了班上几位体操做得好的同学一起到体育老师处报名,还说,这也是为班级和学校争光呢,真没想到,她们与学校其他几位同学一起,体操这项还争得了二等奖。交往能力提高了,当她遇上作业中有疑问的地方,主动打电话到我家向我请教,现在由于班车少,不准时,造成交通不方便,她居然能每天跟低年级的同村小同学一起步行1个小时左右来上学,姿态俨然邻家大姐姐的形象;在家里,会主动关心家人了,能与家人沟通,能体会父母的辛苦,基本不再耍小性子,到了周末,还很懂事地自己乘车到龙溪街道去看痴呆的婆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