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81924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见了 ,亲人?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分析写志愿军同小金花辞别的情景 ,写法与第一、第三自然段相同 ,其内容顺序可概括为“请求回忆赞颂。根据这个内容顺序第二自然段分三层是没有异议的 ,但该如何确定每一层的起止呢?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案及作业设计?中把第二层定为从“你一向是人坚强的孩子啊到“同归于尽了 ,我认为这样划分不合理。1、回忆的内容不完整:第二层写的是回忆 ,小金花听到噩耗后的表现并非“送别当天发生的事情 ,应属回忆范围 ,划归第二层 ,否那么回忆的内容就不完整。2、淡化了主要人物:作者选择人物是讲究代表性的 ,第二自然段的主要人物当是小金花。因为小金花是朝鲜少年一代的典型代表

2、,她虽然没有像她妈妈那样献出珍贵的生命 ,但她失去的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妈妈 ,她的勇敢、机智、坚强和爱憎清楚同样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常情厚谊。当然 ,小金花妈妈的感人事迹是朝鲜人民用鲜血保护志愿军的又一范例 ,必须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个事例去体会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不过 ,为了突出小金花妈妈的牺牲 ,而把第二层划到“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人为止 ,把小金花听到噩耗后令人赞叹的表现排挤在中心事件之外 ,显然削弱了小金花在本文的地位 ,削弱了主要人物完整形象的感染力 ,这也是不合理的。3、忽略了总分关系:“你一向是个坚强的孩子啊这是第二层的总起句 ,本层就是围绕总起句中的“坚强

3、来写小金花的。“坚强既表现在小金花“钻进、“解开、“救出等一系列勇救志愿军老王的动作中 ,也表现在她听到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噩耗时 ,把“把脚一跺、“狠狠地说而没有流泪的行为之中。如果划到“同归于尽了为止 ,那么第二层中的总分关系又如何理解?那么 ,第二层该划到哪句炎止呢?有的老师认为 ,第二层作者采用的不是“总分写法 ,而是“总分总的写法 ,所以应分到“小金花 ,你是多么坚强呀这句话为止。我认为这种分法也不妥。把“你一向是个坚强的孩子啊看成是总起句 ,把“小金花 ,你是多么坚强呀看成是对中间内容的总结 ,说第二层为“总分总结构也是有道理的。但是 ,只要与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联系起来研究 ,就会

4、发现“小金花 ,你是多么坚强呀这话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既总结上文又引出下句 ,而且重点是引出下句。我们可以假设 ,把“小金花 ,你是多么坚强呀这句话山删掉 ,这样 ,对第二层来说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没有影响 ,但最后一句与前文就连不起来了。这说明这句话应划归第三层 ,因为少了这个过渡句 ,第三层的意思几乎就无法表达。由此可见 ,上述两种分层方法都缺乏依据的。笔者的意见是:第一层 ,从开头到“唱不起来 ,写志愿军战士劝导小金花不要因分别而过分难过。第二层 ,从“你一向是个坚强的孩子啊到“妈妈 ,这个伊我一定要报 ,写小金花和妈妈一起去救志愿军老王 ,妈妈牺牲了 ,小金花非常坚强没

5、有流泪。第三层是 ,从“小金花 ,你是多么坚强啊呀到“你怎么落泪了呢 ,写坚强的小金花在与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竟落泪了。根据笔者的分法 ,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进行分层训练。首先 ,让学生认真默读第二自然段课文 ,了解写的是什么情景 ,写法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接着引导学生回忆第一自然段的分层依据 ,即“请求回忆赞颂。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志愿军请求小金花的话 ,志愿军回忆有关小金花的事 ,和志愿军好似是责怪其实是称赞小金花的语言。重点引导学生确定第二层课文的起止。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第二层主要回忆谁的一件什么事?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把“小金花 ,你是多么坚强呀这话遮起来 ,再把上下文连起来读一读 ,看看顺不顺。再想一想 ,你认为这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过渡句与上文关系密切 ,还是与下文关系密切?最后让学生把本段分为三层并写出各层的主要意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