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816874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在球面上的反射与折射图1-4-1图1-4-21.4.1、球面镜成像(1)球面镜的焦距球面镜的反射仍遵从反射定律,法线是球面的半径。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将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图1-4-1),这F点称为凹镜的焦点。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将发散,反向延长可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图1-4-2),这F点称为凸镜的虚焦点。焦点F到镜面顶点O之间的距离叫做球面镜的焦距f。可以证明,球面镜焦距f等于球面半径R的一半,即(2)球面镜成像公式 上式是球面镜成像公式。它适用于凹面镜成像和凸面镜成像,各量符号遵循“实取正,虚取负”的原则。凸面镜的焦点是虚的,因此焦距为负值。在成像中,像长 和

2、物长h之比为成像放大率,用m表示,由成像公式和放大率关系式可以讨论球面镜成像情况,对于凹镜,如表所列;对于凸镜,如表所列。1.4.2、球面折射成像(1)球面折射成像公式 图1-4-6这是球面折射的成像公式,式中u、的符号同样遵循“实正虚负”的法则,对于R;则当球心C在出射光的一个侧,(凸面朝向入射光)时为正,当球心C在入射光的一侧(凹面朝向入射光)时为负。图1-4-7t若引入焦点和焦距概念,则当入射光为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u=)时,出射光(或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第二焦点,(也称像方焦点),此时像距即是第二焦距,有。当出射光为平行光时,入射光(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即第一焦点(即物方焦点),这时

3、物距即为第一焦距,有,将、代入成像公式改写成 反射定律可以看成折射定律在时的物倒,因此,球面镜的反射成像公式可以从球面镜折射成像公式中得到,由于反射光的行进方向逆转,像距和球面半径R的正负规定应与折射时相反,在上述公式中令,即可得到球面镜反射成像公式,对于凹面镜,对于凸面镜,厚透镜成像。(2)光焦度 折射成像右端仅与介质的折射率及球面的曲率半径有关,因而对于一定的介质及一定形状的表面来说是一个不变量,我们定义此量为光焦度,用表示: 60cm30cm图1-4-8它表征单折射球面对入射平行光束的屈折本领。的数值越大,平行光束折得越厉害;0时,屈折是会聚性的;0时,屈折是发散性的。=0时,对应于,即

4、为平面折射。这时,沿轴平行光束经折射后仍是沿轴平行光束,不出现屈折现象。光焦度的单位是米-1,或称屈光度,将其数值乘以100,就是通常所说的眼镜片的“度数”。1.5、透镜成像1.5.1、透镜成像作图(1)三条特殊光线(2)一般光线作图:对于任一光线SA,过光心O作轴OO平行于SA,与焦平面 交于P点,连接AP或AP的反向延长线即为SA的折射光线*像与物的概念:发光物体上的每个发光点可视为一个“物点”即“物”。一个物点上发出的光束,经一系列光学系统作用后,若成为会聚光束,则会聚点为物的实像点;若成为发散光束,则其反向延长线交点为物的虚像点;若为平行光束则不成像。1.5.2、薄透镜成像公式薄透镜成

5、像公式是: 式中f、u、v的正负仍遵循“实正、虚负”的法则。若令,则有图1-5-2 该式称为“牛顿公式”。式中x是物到“物方焦点”的距离,是像到“像方焦点”的距离。从物点到焦点,若顺着光路则x取正,反之取负值;从像点到焦点,若逆着光路则取正值,反之取负值,该式可直接运用成像作图来推导,请读者自行推导,从而弄清的意义。*“实正、虚负”法则:凸透镜焦距取正值,凹透镜焦距取负值;实像像距取正值,虚像像距取负值。实物物距取正值,虚物物距取负值。*实物与虚物:发散的入射光束的顶点(不问是否有实际光束通过此顶点)是实物;会聚的入射光束的顶点(永远没有实际光束通过该顶点)是虚物。假定,P为实物,为虚像使所有

6、光线都循原路沿相反方向进行,如将(a)反向为(b)图所示,则表示光线在未遇凸面镜之前是会聚的,为虚物均为实物。例1、 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1-3-10所示。O为圆心。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当光由玻璃射向空气132图1-3-11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5,一束与MN平面成450的平行光束射到玻璃砖的半圆柱面上,经玻璃折射后,有部分光能从MN平面上射出。求能从MN平面射出的光束的宽度为多少?例6、横截面为矩形的玻璃棒被弯成如图1-2-16所示的形状,一束平行光垂直地射入平表面A上。试确定通过表面A进入的光全部从表面B射出的R/d的最小值。已知玻璃的折射为图1-2-161.5。例6、

7、某人的眼睛的近点是10cm,明视范围是80cm,当他配上-100度的近视镜后明视范围变成多少?例2、 如图1-5-18,MN是凸透镜主光轴,O为光心,F为焦点,图中所画两条光线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折射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光源S与像点的位置。例1、如图1-2-6所示,AB表示一平直的平面镜,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相互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如图所示),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MNabABS图1-2-6 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例2、在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一黑球,距球心为L处有一点光源S,球心O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已知筒的内半径为r,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黑球的半径R最小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