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肾损+上邮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81435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肾损+上邮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早期肾损+上邮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早期肾损+上邮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早期肾损+上邮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肾损+上邮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干预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观察上海邮电医院心内科 刘经槃 贾师捷摘要:目的 通过降压治疗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尿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改变,从而探讨降压治疗对肾脏早期损伤的延缓作用。方法 1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3人,无明显的肾功能不全等相关因素。降压的同时观测MAU的变化1年。 结果 治疗后1年的MAU含量呈显著的有意义降低 (P0. 01) 结论 MAU是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用培哚普利和缬沙坦降压治疗对改善MAU有益,而二者在降低MAU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关键词 高血压 早期肾脏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高血压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和其他的因素的作用下,靶器官的损伤日益严重。本文通过63例原发性高

2、血压患者为期一年(2008.32009.2)的降压治疗前后血压、MAU的动态观测,分析降压治疗对肾脏早期损伤的干预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的高血压指南1所发布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检查发现有高血压,病程不大于3年,且治疗不规范而血压人不达标(BP140/90mmHg)的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3人。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塞。男性41人。女性12人。年龄3065岁,平均46.54.1岁。BP水平和高血压危险分层均为12级的低、中危人群。尿常规的蛋白定性均呈阴性。1.2方法 所有病人停用降压药物2周。检测血肌酐、MAU后,随机给

3、予口服培哚普利片每日4mg或缬沙坦片80mg。二周后血压仍不能达到0.05 * 同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3 讨论高血压肾脏损害的诊断主要依据血清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和尿蛋白(MAU或大量白蛋白尿)排泄率增加。早期肾损害是指血肌酐、尿素氨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尿常规检查蛋白质阴性。MAU是反映肾脏受血液动力学、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等因素早期受损的敏感指标,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密切关系,对于高血压病的并发症的早期控制和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1,2,3。微量蛋白尿系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1。研究表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是以尿微量蛋白为特征的近曲小管的功能异常造成。在正常情况下有少量白蛋白通过肾小

4、球滤过膜进入肾小管,绝大部分由近曲小管重吸收,随尿排出很少。尿白蛋白增加提示肾小球过滤屏障功能紊乱。非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伴有微白蛋白尿,对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MAU被视为靶器官损害的征象之一1。在同等降低血压的前提下各种不同降压药物对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均有作用;但有许多研究提示使用ACE-I 和/或ARB 对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变优于其他类降压药物,而其他降压药物较少或不能影响MAU的改善3。ACEI和ARB除降压外,更重要的是有肾脏保护效应,包括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功能的进展4。包括ESPIRAL,REIN,RENAAL,IRMA、DETAIL等多项国际临床试验,以及各方面的证据表明:AR

5、B和ACEI对肾脏的保护疗效相当。本文中病人用药后一年来的MAU的随访结果显示明显的改善,提示在血压降低的同时肾脏的损害也得到一定的延缓。没有发现培哚普利和缬沙坦二者对改善MAU有何差异,二者在保护高血压肾脏损害方面作用相仿,都有较显著的效果。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2.。陈楠,陈佳韵重视微量蛋白尿的筛查与诊治。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1719.3. 袁园,叶书来,郑辉尿微量蛋白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中国综合临床,200117(2):156 1 74. Mann JEF,Reisch C,Rits EUse of angiotensinconvertiny enzyme inhibitorsfor the preservation of kidney functionNephzon,1990;55(Suppl 1);作者简介:刘经槃,汉族。上海邮电医院心内科。主要从事高血压的防治、心血管介入治疗(特别是心脏起搏和射频消融)的研究、心衰的治疗等。刘经槃 男,1956.12出生,籍贯 上海 副主任医师职称,上海邮电医院心内科(上海市长乐路666号,200040)。联系地址:医院,(或家庭地址上海市大田路334弄9号,200041,为防遗失) 联系手机:13512107277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