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812952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南芳学校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电子教案主备教师余伟明备课组长执行教学教师上课时间第 14周第 1 课时教学内容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 型授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大量引进外来高产农作物;棉纺织,丝织和制瓷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过程与方法“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罪恶行径,同时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重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闭关锁国。教学难点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教学准备阅读、

2、思考、表述、反问等方式教 学 过 程(渗透学科高效课堂模式)个 性 思 考导入新课出示上课前准备好的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在学生的疑问中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农产品你知道原产于哪里吗?它们是怎样从国外传入我国,在我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学习了这一课你就会了解这些问题。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3124页的内容,思考、讨论第1、2、3个预习题,时间3分钟。师:明朝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大量增加,粮食供给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就尤其突出。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朝大量引进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师:这些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将起到怎样的

3、作用?(解决粮食紧张问题,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师: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明清时期的手工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其编著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纺织、陶瓷、采矿、冶金等18种手工业的发展,其中有许多先进的生产工艺当时还未发明呢?(放映一段有关的录像资料。)师:当年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物品中,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就是丝绸和青瓷碗盘。现在请思考一下: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受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1)当时中国科技仍较发达。(2)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销售市场。师: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所谓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物品,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

4、为特征的经济关系。那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1)商品种类增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都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2)城市繁荣。明朝商业城市很多,较著名的就有三十多座,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而北京和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引导学生看皇都积胜图和南都繁会景象图,提出问题:图中的“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商品经济的繁荣)师:明清时期中国最有名的商人是晋商和徽商,他们除经商外,还直接投资于手工业生产,成为了早期的资本家。现请看课本第125页有关明朝资

5、本主义生产关系部分,并思考、讨论第4个预习题,时间3分钟。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师: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机户出钱购买原料和织机,机工出卖力气为机户干活)师:机工在什么地方为机户干活?(机房)师:那为什么明朝中期以后江南一带的丝织业中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1)男耕女织本就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传统的经济生活。(2)明朝农业的发展使百姓有了一定的购买力,也使江南地区剩余的劳动力转而专门从事棉纺织业。(3)唐宋以来,江南已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像松江等地

6、自元朝以来就是中国的纺织基地,有从事纺织生产的优良技艺,专门人员和销售市场。假如你是明朝时的一位“机户”或“机工”,想象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现请思考一下,机户雇用机工替他生产,付他工资;机工们干了一天的活从机户哪儿领取工资,是否合理、公平?为什么?在学生回答是 教师引导:剩余价值是机户发家致富的奥秘,他们之间雇用与被雇用、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所以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师:清朝前期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师:“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

7、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那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呢?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与之交流并引导:(1)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经济策略。(2)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超稳定性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3)统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4)是在封建专制日趋衰落时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也是对中外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的畏惧表现。师: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不可能)师:那“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有哪

8、些呢?(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师:联想一下郑和下西洋时的辉煌,并联系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清朝“闭关锁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闭关锁国作为一种消极落后的防御政策,是无法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的,相反会严重妨碍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经济的停止和倒退。中国因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更看不能及时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于是,曾经以四大发明而领先于世,推动过世界前进的中国落后了,且差距日益拉大,最终在反对西方国

9、家侵略、奴役、压迫的过程中失败,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师:正是由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勇敢的加入了世界竞争的行列中,你们应该不忘过去,好好学习,面对未来。课堂小结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应运而生,但类似与闭关锁国这种背离世界发展潮流的封建国策却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同时也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进程。作业:简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表现、 意义。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0、”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作物:南美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2、手工业: 苏州丝织中心、景德镇瓷器中心3、商品经济: 北京、南京市全国性的商贸城市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 时间:明朝中后期2、 地点: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3、 性质:雇佣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三、“闭关锁国”1、 原因:御敌于国门之外2、 表现:禁还政策3、 影响: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入新课出示上课前准备好的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在学生的疑问中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农产品你知道原产于哪里吗?它们是怎样从国外传入我国,在我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学习了这一课你就

11、会了解这些问题。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3124页的内容,思考、讨论第1、2、3个预习题,时间3分钟。师:明朝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大量增加,粮食供给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就尤其突出。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朝大量引进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师:这些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解决粮食紧张问题,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师: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明清时期的手工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在其编著的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纺织、陶瓷、采矿、冶金等18种手工业的发展,其中有许多先进的生产工艺当时还未发明呢?(放映一段有关的录像资料。

12、)师:当年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物品中,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就是丝绸和青瓷碗盘。现在请思考一下: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受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1)当时中国科技仍较发达。(2)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销售市场。师: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所谓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物品,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那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1)商品种类增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都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2)城市繁荣。明朝商业城市很多,较著名的就有三十多座,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

13、而北京和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引导学生看皇都积胜图和南都繁会景象图,提出问题:图中的“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商品经济的繁荣)师:明清时期中国最有名的商人是晋商和徽商,他们除经商外,还直接投资于手工业生产,成为了早期的资本家。现请看课本第125页有关明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部分,并思考、讨论第4个预习题,时间3分钟。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师: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机户出钱购买原料和织机,机工出卖力气为机户干活)师:机

14、工在什么地方为机户干活?(机房)师:那为什么明朝中期以后江南一带的丝织业中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1)男耕女织本就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传统的经济生活。(2)明朝农业的发展使百姓有了一定的购买力,也使江南地区剩余的劳动力转而专门从事棉纺织业。(3)唐宋以来,江南已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像松江等地自元朝以来就是中国的纺织基地,有从事纺织生产的优良技艺,专门人员和销售市场。假如你是明朝时的一位“机户”或“机工”,想象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现请思考一下,机户雇用机工替他生产,付他工资;机工们干了一天的活从机户哪儿领取工资,是否合理、公平?为什么?在

15、学生回答是 教师引导:剩余价值是机户发家致富的奥秘,他们之间雇用与被雇用、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所以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师:清朝前期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师:“闭关”原指关闭城门,后引申为断绝往来;“锁国”指像锁门似的把国家关闭起来,不与外国交往。“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拒绝和他国往来交流的政策。清朝时它得到了严厉的实行,那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呢?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与之交流并引导:(1)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经济策略。(2)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超稳定性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交流。(3)统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的浅见陋识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4)是在封建专制日趋衰落时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消极防御策略,也是对中外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的畏惧表现。师: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不可能)师:那“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