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平小学沈宜豪(电和磁).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81036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盛平小学沈宜豪(电和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盛平小学沈宜豪(电和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盛平小学沈宜豪(电和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盛平小学沈宜豪(电和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盛平小学沈宜豪(电和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盛平小学沈宜豪(电和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盛平小学沈宜豪(电和磁).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盛平小学2013年小学科学可视化教学设计-电和磁课题电和磁年级六年级姓名沈宜豪学校龙城街道盛平小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直观思维的支撑,但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习方法,有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本课教学时主要应用讲述、演示、实验、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演示能使学生获取操作的经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的能力;通过交流,让学生分享经验和成果,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结论。教学背景分析电和磁一课

2、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一课。能量单元主要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及相关规律,还探讨了电的来源和用途,以及太阳能与煤、天然气、石油之间的关系。本单元学习后,学生应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改变电磁铁磁极和磁力的方法。本课通过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电磁感应实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通过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小学生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电和磁的知识,对电和磁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本课主要是建立起电和磁的联系。学习本课,学生应有磁铁能吸铁,磁铁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识,因三年级下册时曾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通过了解,大部分学生都还记得,知识的储备对本课学习不是很大的问题,可稍作复习,再

3、学习本课新知识。教学本课时要注意的是分组实验,根据平时分组实验的情况,总有个别组的学生,不听老师介绍的实验方法,开始实验就不知从何下手,所以实验前老师要重点讲清楚实验方法,通过展台演示一次实验过程,然后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2. 过程与方法:经历通电线圈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实验,并能解释实验现象。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电磁感应的发现对现代生活、生产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知道通电线圈和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2. 教学难点:能对通电导线下的指南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作出解释。教学准备1. 教师

4、准备;绝缘导线、大铁钉、电池、指南针、小开关2. 学生(个人或每组)准备:大铁钉、电池、绝缘导线注意请考虑教学活动材料的普遍性和易得性。教学流程示意图小结发现物理概念展示交流实验结果分组实验师演示实验过程知识回顾一引入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四延伸和拓展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学生演示检测电池讨论检测电池的方法小结讨论两次实验不同的地方分组实验,交流结果本课引入单元引入开始结束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导入(一)讲述: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能量,在本单元中,我们要去探究电和磁的秘密,在探究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不段变化的能量世界。发现我们天天都生活在能量的世界里,每做的

5、一件事都与能量有关。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能些形式?单元引入3分钟(二)谈话:100多年前,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导线下面的指南针,当导线通电的瞬间,指南针突然动了一下,这一动差一点把他吓倒在地上,这一动改变了人类的的生产、生活方式。同学们,想不想体验这一伟大的实验?(出示课题:电和磁)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分钟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一)提问:在做这个实验前,同学们想一下,用什么办法能让指南针发生偏转?小组讨论,汇报问题。相关知识的回顾2分钟(二)谈话:四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简单电路,谁还能组装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由一名学生在电子展示台上演示组装简单电路,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回顾相关

6、知识,获取实验经验。3分钟(三)师演示:在电子展示台上演示实验的步骤,并提醒: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因长间过流而烧坏电池。学生认识观察获取实验经验。3分钟(四)谈话:台面上放有导线、指南针、开关、电池等器材,下面由组长组织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的结果:通电时和断电后指南针与导线的相对位置画下来,重复实验几次。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获得实验结果。8分钟(五)请三组代表在电子展台前展示实验结果在电子展示台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结果。2分钟(六)前面我们讨论了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原因,现在通电导线下的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同学们讨论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使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分级讨论,汇报结果发现物理概念2分钟

7、(七)小结并板书: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1分钟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一)谈话:奥斯特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已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实验。象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同学们想不相做这个实验,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指南针偏转角度的大小,画出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的方法,并记录于知识与能力训练P37认识通电线圈能产生磁性,为下一课电磁铁做知识铺垫。7分钟(二)请23个组的学生代表在电子展示台上展示实验记录。学生在电子展台上展示实验记录,说明线圈与指南针相对在什么位置时指南针转动的角度最大;指南针的偏转的角度比

8、单根导线时大了还是小了。交流成果,初步感知磁场的方向性2分钟(三)提问:和前一个实验相比,为什么指南针的偏转角度大了?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初步认识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2分钟(四)小结:当线圈平面与指南针平面相互垂直时,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比单根导线产生的磁力大。归纳实验结果1分钟四拓展与延伸(一)谈话:我这里有几节电池,也不知道有没有电,同学们能不能用这节课学的知识检测电池的好坏?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应用知识1分钟(二)请两位学生在展台前检测电池的好坏。其他学生观察2分钟对本教学设计的自我分析平时备课只会去关注某一课的重难点和教学过程。认为教过的课,知道教材的结构,一般只用半个小时备课。但备这一节课时,要去梳理单元教学目标,甚至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也更详细、更严密,花了近四小时。磨刀不负砍柴功,精心备好的课,心中更有底,条理更清晰,学生更愿意听,上课的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