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液化气、蒸气压名词等.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81024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油、液化气、蒸气压名词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汽油、液化气、蒸气压名词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汽油、液化气、蒸气压名词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汽油、液化气、蒸气压名词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汽油、液化气、蒸气压名词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油、液化气、蒸气压名词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油、液化气、蒸气压名词等.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油:1成份:汽油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烷烃,从碳四到碳十二,其中以碳五到碳九为主。各种汽油的组分有不同,所以它们的理化常数也不一样,有一定的幅度,比如:沸点为 40200,闪点为-5810,比重为0.670.71,爆炸极限约为1.36%。 汽油的外观一般为水白色透明液体,密度一般在0.70-0.78g/cm3之间,有特殊的汽油芳香味,馏程一般为30至180220。2.饱合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液面上的蒸气成平衡状态时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蒸气压。催化装置中汽油的饱和蒸气压是通过调节稳定塔底温度来控制的,在稳定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稳定塔底温度

2、汽油的饱和蒸气压降低。同时这个温度的提高和降低还必须兼顾考虑液化气中的碳五含量要合格以及保持最高的汽油收率等。3.概括: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412)的混合物,消耗量最大的轻质之一,是发动机的一种重要燃料。沸点范围30205,相对密度0.700.78,空气中含量为74123g/m时遇火爆炸、等过程都产生汽油组分。但从原油蒸馏装置直接生产的直馏汽油,不单独作为发动机燃料,而是将其精制(见)、调配,有时还加入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制得商品汽油。此外,也可以由加工和制取。汽油分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大类,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业用飞机等。 早期,汽油是生产灯用时的副产物,常被废

3、弃烧毁。19世纪末,随着汽油发动机的发展,需求量急增。1982年美国汽油产量约占原油加工量40,中国约占15%。 汽油的性能要求最重要的是蒸发性和抗爆性。 蒸发性指汽油在汽化器中蒸发的难易程度。它对发动机的起动、暖机、加速、气阻、燃料耗量等有重要影响。汽油的蒸发性由馏程、蒸气压和气液比三个指标综合评定。 馏程指汽油馏分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常用恩氏蒸馏(实验室测定石油产品馏程的一种标准测试方法)测定。汽油的规格中规定了馏出量(体积)为10、50、90和终馏点各点的最高温度。10点的温度表示汽油轻质馏分的多少,温度过高则低温起动性能差,过低则易形成气阻;50点的温度反映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

4、过高则对发动机的加速以及燃料分配的均匀性都不利;90点和终馏点温度表示汽油中重质馏分的多少,温度过高时燃料蒸发不完全,燃烧性能差。航空汽油的馏程范围要比车用汽油的馏程范围窄。 蒸气压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蒸气压,是反映汽油在燃料系统中产生气阻的倾向和发动机起动难易的指标。汽油中轻组分含量多,油路气阻倾向大,汽车容易熄火,反之,则燃料不能迅速蒸发,起动困难。汽油的蒸气压要根据季节、地区和用途进行调整:冬用汽油要有较高的蒸气压;夏季用蒸气压较低的汽油,高海拔地区汽油的蒸气压相应低些;航空汽油要求的蒸气压比车用汽油的低。 气液比指在标准仪器中,液体燃料在规定温度和大气压下,蒸气体积与液体体积之比。

5、气液比是温度的函数,用它评定、预测汽油气阻倾向,比用馏程、蒸气压更可靠。 抗爆性指汽油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的能力。车用汽油的抗爆性用表示。辛烷值高,抗爆性好。汽油的等级是按辛烷值划分的。中国的车用汽油牌号是指马达法辛烷值(如85号汽油的马达法辛烷值为85)。世界多数国家用研究法辛烷值划分汽油等级,美国则用抗爆指数(研究法辛烷值与马达法辛烷值的平均值)作为汽油划分等级的指标。航空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及品度值(在空气过剩系数0.60.65条件下测定的抗爆性)表示,辛烷值表示飞机在巡航条件下燃料的抗爆性,品度值表示飞机起飞或爬高飞行条件下燃料的抗爆性。 高辛烷值汽油可以满足高压缩比汽油机的需要

6、。汽油机压缩比高,则热效率高,可以节省燃料。压缩比为8.5的汽油机要求使用辛烷值(研究法)不低于 91的车用汽油,否则容易发生爆震。 汽油抗爆能力的大小与化学组成有关。带支链的烷烃以及烯烃、芳烃通常具有优良的抗爆性。提高汽油辛烷值主要靠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但也可通过添加四乙基铅(CH)Pb等抗爆剂实现(见)。 中国车用汽油按马达法辛烷值分级,有70、75、80和85四个牌号;航空汽油按马达法辛烷值品度值分级,有90/130,100/130两个牌号(另有初级教练机用的75号般空汽油)液化气残液的外特性描述 为解决液化气残液长期以来对环境的危害,根据其能燃烧的特性,总结很多以前为利用残液所采取的

7、种种方法,我们兰州利国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近3年来进行了液化气残液的开发利用,在多次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很多残液的特点,由于我们民营企业不可能添置很多昂贵的精密测量仪器对残液进行精密测量和分析,就只有采用我们老祖先传下来的古老的中医看病方法,所谓“望、闻、问、切”的方式,对液化气残液在开发利用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分析研究及实际观察,没有精确的数据,只有外特性的分析判断,所以就称为“外特性描述”,尽管不全面不完善,但总能对液化气残液的利用起到一定的帮助和补遗作用,提供一些实际的经验供有关人员参考,乃是该文的本意。 外观:当我们倾倒残液时可看到大部分呈浅黄色并且混杂着一小部分

8、黑色的糊状物,还有黑色的焦碳样的固体,从资料上可知普通液化气的成分是丙烷(即碳3,细分还有乙烷)、丁烷(碳4,细分还有异丁烷、正丁烷)这两种约占70%左右,乙烯占20%左右(包括丙烯),这些碳氢化合物的汽化点(即沸点)各不相同,但最高也在-18左右,就是说只要气温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上(高于-17)就可以自然汽化,在液化气瓶中没有汽化时表现为压力的升高,一般在0.5-0.8MPa(5-8公斤/平方厘米),其余不能在常温下自然汽化的部分就是残液,从其外观上看我们不妨将它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绝大部分是浅黄色的透明液体流动性能好不含杂质或杂质很少,这种残液容易处理,在加上家用残液处理器后可以完全

9、汽化;中品为六七成以上是上品,其余是黑褐色的可以流动的糊状物,这种残液只能汽化掉60-80%,剩下的黑泥状物很不好处理,需要很高的温度才能汽化,利用较易但比上品差;下品不言而喻就是黑泥占大多数,其中还有大量的积碳颗粒和不少的水分(水分是较白色的液体,总在容器的下部其中混有各种杂质,有时很多),通常只能汽化掉很少部分,不大于50%。 比重:一般残液占普通液化气总量的5-15%,近几年在液化气的生产工艺中有“丁烯氧化脱氢”技术的推广,液化气中残液的含量下降到5-8%左右,但有些生产厂似乎没有采用这项技术,在我们的实际观察中残液占普通液化气总量的比例相差很大,随着产地、季节、和罐装次序的不同甚至存放

10、时间的不同其成分也不同,有些占总量的5-6%,有些占总量的10-20%,差别巨大不知何故? 成色:一般认为残液的主要成分是戊烷(碳五、又称“轻烃”)、己烷(碳六)、庚烷(碳七),在我们的实际观察中残液的成分相当复杂,根据上述外观分析,浅黄色的物体应该是比较纯正的碳氢化合物(含碳五、碳六、丙烯、丁烯、戊烯等),黑色的泥糊状物大约是碳七及碱渣和水分、铁锈和其它杂质,所以成色越好,利用越易,不妨将其比做“富矿、中矿、贫矿”,虽然成色不同,但都能燃烧,其所含热值却是成色越差热值越高(据资料介绍碳五热值在11000-12000大卡/每立方米)。 性能:上述的三品残液的汽化率,是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

11、,在冬季(环境温度10以下时)就是上品残液基本不汽化,冬季液化汽残液多,夏季残液少是普遍的规律,当气温达到15以上时就会缓慢的汽化,气温越高汽化的速度和汽化量也会轻微加快,三品的分别主要是在汽化数量差别较大,好的汽化多,差的汽化少剩的多,但是仍然达不到正常使用的程度,具体表现在汽化量太小,炉头不能正常燃烧,就是在气温最高的夏季上品也只能自然汽化掉20-30%,炉头火焰也无法连续调大,没有实用价值,若要达到实用的程度,则温度必须达到30以上,并且还要根据用气量随时调整所加温度,才能保证正常使用。 开发利用:残液的利用说简单也很简单,比如在家庭中使用时,在用完正常燃气的情况下,往往有人用一盆开水,

12、将液化气瓶放在里面,就可以凑合着使用一阵,但是不能长久,有人不断的加热水,希望能达到不断汽化的目的,这样做就潜伏着失火的危险了,在温度不控制的情况下汽化的“重质燃气”通过导气管到达炉头的过程中会“受凉”又变为液体,往往在炉头的喷嘴部分流淌下来,量少时不会着火没有人注意,量大时会突然起火,往往在人们不察觉的情况下燃起大火,造成不易扑救的火灾,这一点有些像沥青着火,因为残液是较重质的碳氢化合物,温度降不下来火焰不易扑灭,所以在这里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再用开水盆法利用残液了!后果不堪设想!”。 要说复杂困难也很复杂困难,这是由于要求必须保证做到“万无一失、绝对安全”,既要满足残液汽化时的温度,又必须随

13、着汽化量的大小随时调整所增加的温度,用大火头时需及时调整为强温、中火中温、小火小温,无火时停止加温,相当困难,要做到“绝对安全、万无一失”更是难上加难,用传统的温控器和电热丝组成的加热器,响应速度慢、成本高不说而且任何设计者都不敢保证在整个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期内没有一次失误动作,只要有一次误动作,如断不开电源的情况下就会出大问题。 那么如何利用呢,这要在摸青残液的特性的基础上,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采用可以保证“万无一失、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高新技术保证做到“万无一失”并且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实用的残液开发利用的目的。 我们正是在这个关键上进行了技术突破,采用最新开发的“纳米技术专利产品”做到了这个基本安全保证后这才开发了一系列的液化气残液处理产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用了两年8个月,还没有发生一例超温失控事故,即便是在“败坏性实验”中也是保证了破坏时永远处在“断开电源”的状态,更长的寿命终结实验只有等待时间的考验了,用到失效时就是寿命的结论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