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比例混合练习第11课时.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810128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反比例混合练习第11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反比例混合练习第11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反比例混合练习第11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反比例混合练习第1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反比例混合练习第11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 年级 数学 科教案主备教师诸红课时第11课时 总第30课时教学内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混台练习课型练习课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正、反比的意义后,知道了对应的两个量在什么情况下成正比例,在什么情况下成反比例,但是混在一起,可能就没有那么清楚了,所以本节课让学生在练习时就进一步巩固知识。教材分析小学阶段研究的重点是借助数量关系发现在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变的量,也就是定量,根据定量来判断比例关系。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能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过 程 与 方 法培养综合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

2、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个性思考(一)、基本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1)每公顷产量一定,播种的公顷数和总产量。(2)总产量一定,每公顷产量和播种的公顷数。(3)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和行走的速度。(4)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 被除数一定,()和( )成( )比例。(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3、 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二)对比练习。1利用乘法关系式判断:(1) 每本书的单价本数=总价(一定) ( )比例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 )比例(2)8x=y y和x( )比例。(3)X/12=Y y和x( )比例。 。(4) Y/6=3/X x和y( )比例。2引导学生总结判断规律:一列(列出乘法算式)二找(找出定量)三判断(积一定,则一个因数与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其他情况则成正比例。)(1)分析研究第3题。(2)第4、5题生独立做。3根据 x和y成正比例关系,填写下表。y6.481410.5x0.422.83.24根据 x和y成反比例关系,填写下表。y1.51031412

4、0x40.22.4(三)、深化练习。1利用判断规律,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房屋面积一定,铺砖块数和每块砖的面积。(2)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3)圆的半径和周长。(4)煤的总吨数一定,用去的煤和剩下的煤。(5)X 9=Y X和Y 四、总结。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主要根据三个条件中的第3条,即看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是它们的比值(商)一定还是它们的积一定。通过解答一些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板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解答应用题能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这节课达到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