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大纲整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808909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4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大纲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影像大纲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影像大纲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影像大纲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影像大纲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像大纲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大纲整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级影像大纲整理单选题20分(20题)名词解释20分(4题)问答题30分(3题)总论需掌握、熟悉的一些内容:X线的基本性质,防护原则X线的基本特性:物理效应:体现为穿透性、荧光作用-可转化为波长较长的荧光、电离作用-被照射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等); 化学效应:感光作用、着色作用; 生物效应:生物细胞在X线照射下可产生抑制、损伤、甚至坏死;防护原则:技术方面,采取时间防护、屏障防护、距离防护; 患者方面,不能一次大剂量或经常照射,注意照射时的范围和条件,用铅橡皮保护敏感器官; 工作人员方面,认真执行关于放射防护的规定,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剂量检测和身体检查;人体组织结构密度分类 高密度

2、影像,见于骨骼或钙化,吸收X线多,平片与CT上为白色; 中等密度影像,见于皮肤肌肉、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内脏及体液等,吸收X线中等,显示为灰白色; 低密度影像,见于脂肪与气体,显示为灰黑色、深灰色;熟悉几种正常组织的MRI信号特点织/K肪肉液耕蜘奶岫组水脂肌血脑脑骨骨WI低 高中低高中低高T2WI高高中低中高低中熟悉X线、CT、MRI检查的优缺点x线-优点费用低廉,方法简单,适用于常规检查、疾病初筛;分界清楚;l/3患者可见典型的“皂泡样”骨破坏,而溶骨性变化更多见;很少累及关节。骨肉瘤X线:(1)骨质破坏:多始于干鄙端中央部或边缘部分,骨松质呈虫蚀状、斑片状骨破坏,皮质边缘出现小而密集的虫蚀

3、样破坏区,在皮质内呈筛孔状破坏,逐渐融合扩大形成大片骨缺损。肿瘤骨:分布于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是骨肉瘤的本质表现,也是影响诊断的重要依据。可呈云絮状、象牙状、针状。(3) 肿瘤软骨钙化:表现为小点状、弧状或环状钙化影,或致密或稀疏,边界清楚或模糊。一般分布于肿瘤的外围。(4) 软组织肿块: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境界多不清楚,在软组织肿块内可见痛骨。骨膜新生骨和骨膜三角(Codman三角):可引起各种形态的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鉴别要点。良性恶性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局部骨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晰,

4、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续性呈浸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模糊,边缘不整,骨皮质破坏、中断骨膜反应(骨膜增生)一般无骨膜反应,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反应,骨膜反应连续、不被破坏可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反应且多不成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或形成codman三角肿瘤骨无可有周围软组织变化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肿块,其边缘清楚侵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远处或骨内转移无有脊柱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脊椎转移瘤通常最早转移至椎体,继而由椎体向后发展侵犯椎弓根。X线表现:椎弓根征:椎弓根骨皮质破坏轮廓消失,表示椎体转移灶侵及椎弓根。椎体溶骨性转移:椎体破坏、塌陷,相邻椎间隙大多保持完整(图

5、9-2-100A)o椎体成骨性转移:椎体内出现斑片状高密度影。(2)CT表现:椎体侧或全椎体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图9-2-100B),或斑点、结节状高密度灶散布于椎体内,常无软组织肿块。呼吸系统:掌握肺部基本病变的影像学特点 Emphysema:肺气肿,支气管狭窄使空气无法呼出,该段支气管分布肺泡过度充气而膨胀;X线见肺充气膨胀,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减少,肺大泡形成;Atelectasis:肺不张,支气管完全闭塞导致肺内气体减少,体积缩小,可继发COPD;X线见患侧肺野致密不透光,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膈向患侧移位; Consolidation:实变,肺泡腔内气体被渗出液或细胞成分取代,

6、X线见肺边缘实质变,密度增高,可见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充气征(Bronchogram); Calcification:高密度爆米花状影; Nodule and Mass:结节与肿块,以3cm为界;良性:多见于肺腺瘤、结核球等,X线CT见边缘光滑清晰,;恶性:多见于晚期肺癌,可见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Space and Cavity:空腔与空洞,空腔:肺内生理病理性扩张,如肺大泡、支气管囊性扩张,X线CT见边缘光整清晰类圆形透明区;空洞:病变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 肺间质病变:肺纹理增粗模糊,见网状影、间隔线;基本定义:空洞、空腔、结核球、原发综合征、肺门

7、、肺气肿、肺大疱、“印戒征”空腔sim空洞sim:肺组织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常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及某些真曲病结核球:继发性K结核X线征象。圆形或椭圆形阴影,23cm多见,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密度较高,内部常见斑点、层状或环状钙化,周围见散在卫星灶。原发综合征:即原发性W结核。X线呈典型的哑铃状,表现为原发浸润灶(近胸膜,多位于中上M野,呈圆形斑片影);淋巴管炎(从原发病灶向肺门的不规则条索影);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肺门增大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凸向肺野)。Signet-ring sign:印戒征,支气管扩张走行与CT扫描面垂直时,扩大、壁增厚的支气管与伴行肺动脉断面形成类似印戒的

8、征象;Bullae:肺大疱,肺气肿见局限薄壁含气囊状阴影;肺气肿P183气胸P193肺不张pl84、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sim、肺脓肿sim、支气管扩张P199的影像学表现肺野、肺叶、肺段的划分Lung fields:肺野,后前位平片自纵膈肺门向外的透光区域,沿2、4肋下缘水平划线将肺分为上、中、下野,从肺门到一侧肺野最外部分为内、中、外带;Pulmonary lobe:肺叶,右肺被横裂和斜裂分上、中、下三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二叶;气管隆突分叉角答:60-80 ,支气管淋巳结肿时角度增大;肺结核分型和各类型主要X线表现特点。 原发性肺结核斑片状或大片实变:原发灶,边缘模糊,多位于中上肺野

9、: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不规则条索影:位于斑片状实变与肺门间、为结核淋巴管炎; 血行播散肺结核即粟粒型肺结核双肺弥散性粟粒样结节:为干酪样坏死;三均: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继发性肺结核浸润型:分三期I、活动期斑片状实变、肺叶或肺段实变、结核空洞、支气管播散、II、稳定期花瓣样间质结节(典型表现),Tuberculoma:结核球,边界清晰的类圆结节,密度较高,内常有钙化、裂隙样或新月状空洞,周围可见卫星灶,病理为纤维组织包绕局限性干酪样肺炎;III、痊愈期钙化、纤维条索:慢性纤维空洞型浸润型长期迁延不愈,形成空洞伴明显纤维病变为主的慢性肺结核; 结合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渗

10、出、胸膜粘连钙化);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癌的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 中央型肺癌X线特征病变为肺门肿块,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与肺上叶不张构成“反S征”;CT可见支气管腔内肿块、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出现肺门肿块; 周围型肺癌X线、CT见肺周围多发结节,类圆形或不规则,可见分叶征、毛刺征甚至“月晕征”(结节周围环磨玻璃影、是出血梗死),出现癌性空洞;病灶与胸膜连线、幕状影为胸膜凹陷征;肺转移性肿瘤的X线表现特点。血行转移多见,X线与CT表现为多发棉球或粟粒样结节,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大小不一,多位于中下肺野,钙化骨化可见于骨肉瘤;纵隔分区及其临床意义。答:通常以胸骨角与第四胸椎下缘的水平连线、第四前肋

11、端至第八胸椎下缘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心包前的间隙为前纵隔,食管前壁后的间隙为后纵隔,之间为中纵隔;前纵隔:胸腺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瘤中纵隔: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肺部的基本病变肺内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缘廓度边轮密恶性毛刺征分叶征中等偏低良性光滑、清楚圆形或椭圆形中等偏局象构病征结疾化洞常围见钙空异周常多见新月、裂隙小空洞无卫星灶肺结核少见形态不规则,有内壁结节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周围胸膜侧见小片浸润肺癌循环系统正常正位心脏摄片的表现心影右缘上段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下段右心房上段主动脉结心影左缘中段肺动脉段下段左心室下段突出部分心尖部正常时,左心耳和右

12、心室不构成心影右缘,降主动脉紧贴脊柱左缘走行。右心房心缘与膈顶相交形成一锐角称”心膈角。上弓中弓下弓肺门及肺循环异常表现描述词语:肺动脉段(突出1肺静缩小、模糊、肺纹理(增粗、增多、晰1肺野透明度(增高、减低)肺充血/肺血增多pulmonary congestion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影增大,边缘清楚;透视下月市门血管搏动增强(肺门舞蹈);肺纹理增粗,边缘清楚,可同时见到肺动脉高压表现。肺血减少/肺缺血pulmonary oligemia :肺门影缩小,肺纹理细小、稀疏,肺野透亮度高,有时可见扭曲紊乱的侧支血管影肺淤血congestion :肺静脉扩张;肺门影模糊、增大,肺野透明度减低,肺纹

13、理增多、模糊;有肺水肿改变,严重时可见Kerley B线。肺静脉高压/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间质性肺水肿interstitial edema为肺淤血进一步发展,除肺淤血X线表现夕卜,可见Kerley B线和少量胸腔积液;肺泡性肺水肿alveolar edema在两肺门周围可见对称性“蝶翼状“絮状渗出影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肺野外围楔形阴影,尖端指向肺门;有肺动脉高压征象肺循环高压(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tion :阻塞性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yobstructiveHP :肺充血表现+外周肺动脉突然变细(肺门截

14、断);高流量肺动脉高压high colume HP :典型肺充血;肺静脉高压表现为肺淤血、肺水肿X线表现。异常原因常见疾病肺充血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甲亢肺缺血肺循环血流量减少法四、三尖瓣闭锁等先心病肺淤血血液瘀滞于肺静脉内,肺静脉内血量增加二尖瓣病变、左心衰等肺水肿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或M泡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如二尖瓣病变等;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如过敏反应时等肺栓塞血栓进如市动脉内定义:心胸比率、Kerley B线 肺淤血心胸比率:心脏横径(左右心缘至体中线的距离之和)与胸廓横径(通过右膈顶水平胸廓的内径)之比,成人的正常上限为0.5 ,大于0.5代表心影增大(有心腔扩大和,握肥厚两类Kerley B线:间质性肺水肿时,由于小叶间隔水肿增厚而形成的阴影,为位于肋膈角处、水平横行的不超过2cm的短线状影肺淤血:血液瘀滞于肺静脉内,肺静脉内血量增加。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左心衰等。胸片表现为肺静脉扩张;肺门影模糊、增大,肺野透明度减低,肺纹理增多、模糊;有肺水肿改变,严重时可见Kerley B线。风心二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X线表现血流动力学:L左心房增大T肺静脉压力增高,肺淤血一肺小动脉痉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