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80077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心理帐户视角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以股市行情影响居民消费为例【摘要】本文通过构造居民预期边际消费倾向理论模型引入居民心理帐户的影响。研究表明居民由于对不同的收入来源存在不同的心理帐户,使其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收入波动风险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关系与其风险构成的变化有关。数值模拟表明居民不同心理帐户的不可替代性越强,股市居民预期边际消费倾向受经济行情的影响就越敏感。关键词:股票市场;居民消费;心理帐户;数值模拟Abstract: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Mental Accounting to consumption By construct t

2、heoretical model of residentsexpectation of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which find that because of the mental accounting, consumersbehavior is more vulnerable to the impact of economic operation status, the impact of income volatility on consumer behaviour depends on the changes from the composit

3、ion of the income volatility risk.We also fin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at the strengthening of mental accountings irreplaceability will promot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to economic quotations.Key words: stock market;residentsconsumption;mental accounting;numerical simulation一、引言

4、20世纪初开始,消费理论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在众多经济学者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中形成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消费理论大体包括以几个方面:第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其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本人目前收入的影响, 而且也受到消费的“示范效应”和“不可逆性”的影响,强调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第三,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其认为居民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永久收入。第四,莫迪里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的随机游走消费理论的预防性储蓄消费理论的流动性约束消费理论的缓冲库存储蓄理论:其认为储蓄相当于一种缓冲存货,旨在境况差时维持正常消费或在境况好时

5、增加消费。第九,坎贝尔、曼昆的假说社会总体消费理论:其强调消费函数应既符合随机游走假说也要与实际相符合。传统消费理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之上,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相应的行为经济变量也逐渐被引入到消费理论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塞勒、希弗林(Thaler、Shefrin,1981、1988、1992)提出的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其通过对原先的理性假说添加了自我约束、心理帐户和心理定格三个重要的行为学变量来修正生命周期理论的。行为生命周期模型首先构造了一个二元偏好结构框架,即个人行为包含一对共生的但又不一致的偏好:一个偏好关注长期,另一个偏好关注短期,前者定义为计划者,后者定义为行动

6、者,通过建立计划者与行动者的博弈关系研究了消费者如何依据外部干预平滑一生的消费。特维斯基、卡尼曼进一步作了深入研究,认为由于心理帐户的存在,人们对财产的损失比对财产的增加更为敏感。他们的实证结果证实:损失对人们心理的负影响两倍于所得的正影响。当前,以行为经济学分析消费等问题已逐渐受到关注,这也为我们研究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居民消费行为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资本市场得到了一时的迅速发展,新股恢复发行,市场交易量放量增加。开户数据表明我国居民参与股市的程度迅速加大。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2006年下半年以来,开户数增速稳步上

7、升,在11月停发新基金后,12月的开户数飙升,比11月增加了倍。在当前我国股民不断壮大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对股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便显示出其重要性。由于我国股市建立的时间比较晚,还不成熟,从市场的投资主体到交易机制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深入研究股票市场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积极有序地发展股票市场,利用股票市场引导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为此,本文试图将股票市场与居民消费结合起来,运用动态经济学的方法,结合心理帐户有关理论,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并通过数值模拟考察心理帐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二、心理帐户视角下的居民消费行为模型分析一般来看,

8、股票市场发展程度和居民收人程度越高,居民所持有的股票资产的绝对额也会越大,股票市场与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会越强。无论是从经济理论还是从已有的实证研究来看,心理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和证券市场上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知,人们对不同来源的收入会按不同的心理帐户运算规则来处理,一般对意外收入的支配更倾向于大手大脚。股票投资收入一般比工资收入来的意外,居民对其支配会比对工资收入的支配来得更加随意。本部分模型将通过引入居民的心理帐户特征项,来体现了一般的可支配收入与股票投资收入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差异,并基于股票市场行情与居民心理预期特征构造理论模型,对居民的收入预期与消费

9、倾向特征进行分析。居民对下期影子收入的条件期望水平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文将实际生活中的居民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没有参加股票市场投资的,下文称其为普通居民;另一类是有参加股票市场投资的,称其为股市居民。对于股市居民在 时的预期总收入 一般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具有相对稳定的预期工资收入 ,假定其短期内分布状况为 ;另一部分是预期股票投资收入 ,假定其短期内分布状况为 。普通居民与股市居民在 期都会观察到关于总收入影响因素的经济行情 。 由两部分组成,股票市场行情与股票市场外的其他经济行情。通常股票市场行情对普通居民总收入预期的直接影响较弱,但能较显着地引起股市居民对总收入预期的变化。因此随机变量

10、可认为是 时期股市居民受股市行情影响而产生的对总收入的预期变动差额,其与 相互独立,则股市居民对 的理解是 , , 表示股市居民的股票投资收入预期差额不能相互抵消。因此, 越大,表明股市居民对未来股市行情越看好;反之,表明股市居民对未来股市行情越悲观。 表示股市居民对总收入水平的评价; 表示由于股市居民的总收入预期变化导致对未来总收入变动产生风险估计, 是股市居民特有的预期风险的一种表现。在经济运行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普通居民能从经济行情 中忽视股市行情的影响 ,其对 的理解仍然是 , 。由于居民心理帐户的存在,对于不同帐户的收入,可以认为居民消费决策的总体表现 是依据心理帐户的影子收入 来

11、做决定 ,即 时期居民消费与影子收入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其中: 表示自发性消费, 表示 期的边际消费倾向。这种心理帐户上的影子收入可具体表示为: , 为 时意外收入心理溢价系数,且 , 。这说明同等的收入,如果是来自股票投资,则居民对其有更大的消费倾向,这体现了居民对股票投资收入 的消费会更加随意。通常,居民会根据当期的经济行情 形成对下期影子收入的条件期望水平,即 。由以上条件知,在经济运行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普通居民能从经济行情 中忽视股市行情的影响条件下,则其对下期影子收入的条件期望水平为; 假定 ,则股市居民对下期影子收入的条件期望水平为 : 其中: 和 分别为普通居民与股市居民

12、对下期影子收入的条件期望水平, 可看成是经济行情的体现,当 且 时,经济行情表现出比较繁荣的景象,反之亦然。由式、可见,当居民只有一个心理帐户时,其对下期影子收入的条件期望水平为一般工资收入的平均水平 ;而当居民存在两个理帐户时,其对下期影子收入的条件期望水平还与各帐户的收入波动风险 与 、心理溢价系数 及经济行情 有关。居民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假定居民在 时刻的资产为 ,居民的效用水平定义在居民的消费水平上。居民要依据 期经济行情 选择他的未来消费水平来极大化他的条件期望效用 的贴现和,即: 其受约束于下面的预算约束条件: 其中初始的资产 给定, 表示 期居民的消费量, 表示主观贴现因子, 为

13、从 期到 +1期居民储蓄的真实利率, 为第 时刻居民对经济巷情 的条件期望。为便于简单分析,假定真实利率和主观贴现率相等,即真实贴现因子等于主观贴现因子,因此由最优性条件可求得未来消费关系的Eular方程: 取效用函数为常数相对风险规避型效用函数 ,其中 是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则最优性条件可写为: 将 代如式得: 从而求解得: 将式与分别代入式可得普通居民与股市居民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 其中: 和 分别为普通居民和股市居民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由式和可看出,不论是普通居民还是股市居民,其消费决策会受到一般工资收入的平均水平 、 期工资水平 与 期各自的边际消费倾向 或 的影响。股市居民的消费

14、决策还会受到各帐户的收入波动风险 与 、由股市行情引致对总收入预期变动差额 、心理溢价系数 及经济行情 的影响。三、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为便于对股市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普通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对比,假定 期股市居民与普通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相等,即 ,并将式除以可得: 1.当 不恒为0且 时,即居民有不同类型的收入来源且对不同来源收入存在不同心理帐户时,依式可知:经济行情对股市居民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具体要视 与 的值;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有 ,即股市居民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会大于普通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反之,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有 ,即股市居民

15、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会小于普通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可见经济行情对存在不同心理帐户的居民消费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实际上,以上结论体现的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除了受心理帐户特征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其它一些行为变量的影响,为此,下文将通过对特殊情形的进一步分析分解出这些行为变量的作用规律。2.当在一定时期内 时 ,或者当 虽不恒为0但 时,式都可化简为: 其中,第种情形表明:当股市居民没有股票投资收入,即使股市居民存在不同的心理帐户特征,股市居民与普通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也与股市因素无直接关系,只与一般工资收入的变动情况有直接关系;第种情形表明:当股票居民虽然有股票投资收入,若对不同来源的收入只存

16、在一个心理帐户时,股市居民与普通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也与股市因素无直接关系。可见,居民不同心理帐户起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不同类型的的收入来源,同时不同心理帐户的存在也是居民对不同来源的收入表现出消费差异的必要条件。根据式知:当工资上涨时:有 ,即股市居民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会小于普通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反之,当工资下跌时:有 ,即股市居民的预期边际消费倾向会大于普通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股市居民经历过股票市场风险的考验以及具有锚定心理、参照依赖等特征。根据行为经济学中的锚定心理和参照依赖特征知,人们进行判断决策时,常常过于看重那些显着的难忘的证据,容易将这些证据当作参照水平,并对实际情况与参照水平的相对差异更敏感。因此,无论居民是否存在不同心理帐户特征,只要其有参与股票投资,其在进行判断决策时,就容易把那些显着的难忘的股市投资状况当作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