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798014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移动通信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移动通信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移动通信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移动通信考试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考试复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重点)移动通信主要使用VHF和UHF频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三点?答:(1)VHF/UHF频段较适合移动通信。(2)天线较短,便于携带和移动。(3)抗干扰能力强。2 .(重点)移动通信系统中150MHz频段、450MHz频段、900MHz频段和1800MHz频段的异频双工信道的收发频差为多少?答:15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5.7MHz,45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10MHz,90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z。3 .(重点)已知移动台运动速度v、工作频率f及电波达到角0,则多普勒频移为多少?答:fd=vCOSF九4 .(重点)移动通信按用户的通话状态和频移使用方法可分为哪三种工作方

2、式?答:分为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全双工制。5 .(重点)移动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具有哪七个特点?答: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移动通信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 电波传播条件恶劣。(2) 具有多普勒效应。(3) 干扰严重。(4) 接收设备应具有很大的动态范围。(5) 需要采用位置登记、越区切换等移动性管理技术。(6) 综合了各种技术。移动通信综合了交换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输技术等各种技术。(7) 对设备要求苛刻。移动用户常在野外,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对其设备(尤其专网设备)要求相对苛刻。6 .(重点)常用的多址技术有那四种?答: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空多址。7 .(重点)作为3G标准的I

3、MT-2000具有哪些特点?答:作为下一代(3G)标准的IMT-2000具有特性如下:(1) 采用1.82.2GHz频带的数字系统;(2) 在多种无线环境下工作(蜂窝系统、无绳系统、卫星系统和固定的无线系统环境);(3) 使用多模终端,提供漫游能力;(4) 提供广泛的电信业务;(5) 具有与固定网络业务可比的高质量和完整性;(6) 具有国际漫游和系统内部越区切换的能力;(7) 使用智能网(IN)技术进行移动性管理和业务控制;(8) 8)具有高水平的安全和保密能力;(9) 9)具有灵活开放的网络结构;8 (重点)什么是均衡技术?均衡技术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多径传输、信道衰落等影响,在接收端

4、会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简称ISI),增大误码率。为了克服码间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在接收端采用的技术。均衡是指对信道特性的均衡,即接收端的均衡器产生与信道特性相反的特性,用来减小或消除因信道的时变多径传播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9 .(重点)为什么要进行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的主要差别是什么?信道编码技术是通过在传输数据中引入冗余来避免数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链路性能的方法。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区别信源编码为了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剩余度、提高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对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所施行的变换。具体说,就是针对信源

5、输出符号序列的统计特性来寻找某种方法,把信源输出符号序列变换为最短的码字序列,使后者的各码元所载荷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同时又能保证无失真地恢复原来的符号序列.信道编码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提高传输质量而设计的一种编码。它是在信息码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多余码元,使码字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10 .(重点)移动通信的概念?答: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进行的通信。11 .(重点)什么是分集技术?常用的分集有哪四种?答:分集技术是通信中的一种用相对低廉的投资就可以大幅度改进无线链路性能的接受技术。常用的分集技术有: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极化分集。第二章1 (重点)移动通

6、信的服务区域覆盖方式有哪两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一般来说,移动通信网的服务区域覆盖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容量的大区制,另一类是大容量的小区制(蜂窝系统)。大区制的优点是组成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主要用于专网或用于用户较少的地域。如在农村或城镇,为节约初期工程投资,可按大区制设计考虑。但是,从远期规划来说,为了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要,提高频率的利用率,就需采用小区制的办法。小区制由于小区分裂提高了信道的复用次数,因而使系统容量有了明显提高。采用小区制不仅提高了频率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基站功率减小,也使相互间的干扰减少了。此外,无线小区的范围还可根据实际用户数的多少灵活确定,具有组网的灵活性。

7、采用小区制最大的优点使有效地解决了频道数量有限和用户数增大之间地矛盾。但是,这种体制在移动台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小区转入另一个小区时,移动台需要经常地更换工作频道。2 .(重点)模拟蜂窝系统在通话期间靠什么连续监视无线传输质量?如何完成?答:在模拟蜂窝电话系统中设置监测音(SAT)信杂比和无线频率(RF)信号强度来反映通话质量。(1) SAT信杂比是指当基站开始工作时,由话音信道单元连续发送的SAT,经移动台接收并环回到基站后,与无线信道上的杂音的对比。在与MSC初始化规定的门限值比较后,话音信道控制单元判断传输质量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信杂比低于SNH,就发出越区切换请求。有时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执

8、行越区切换,通话质量将持续恶化,结果迟早会达到呼叫释放门限值SNR,呼叫就被释放。(2) 射频(RF)信号强度:每个话音信道接收机连续地对它自己接收机的无线频率进行信号强度测试。控制单元还将测量结果和信号强度门限值进行比较。为了避免产生邻道干扰,通常不希望移动台输出功率过高,如果信号强度测量的结果高于SSD时,BS的控制单元就自动命令移动台(由话音信道单元命令)降低它的功率;如果信号强度低于SSI时,BS的控制单元接发出增加功率命令;当移动台输出功率已达到最高,测量结果仍低于SSH时,BS的控制单元就向MSC发出越区切换请求,其过程将在后面叙述;SSB只在话音信道空闲时(当前没有通话)使用。3

9、 .(重点)什么是近端对远端的干扰?如何克服?答:当基站同时接收从两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的信号时,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距离d2)到达基站的功率明显要大于距离基站远的移动台A(距离di,d2di)的到达功率,若二者功率相近,则距基站近的移动台B就会造成对接收距离距基站远的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的干扰或抑制,甚至将移动台A的有用信号淹没。这种现象称为近端对远端的干扰。克服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的措施有两个:一是使两个移动台所用频道拉开必要的时间间隔;二是移动台端加自动(发射)功率控制(APC),使所有工作的移动台到达基站功率基本一致。4 .(重点)SSR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通常每个BS都装有信号强度接收

10、机(SSR)监视其系统内所有的反向话音信道的信号能量,以确定在相邻无线小区内有切换可能的移动台的位置。因此SSR也称为定位单元。5 .在实际应用中,用哪三种技术来增大蜂窝系统容量?小区分裂,小区扇形化,覆盖区域逼近三种技术。6 .某通信网有8个信道,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01Erl,服务等级B=0.1,若采用专用呼叫信道方式,该通信网能容纳多少用户?采用专用呼叫信道方式,有一个信道专门用作呼叫。B=0.1n=7查表知A=4.666A/n4.666/7m=66Aa0.01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mn=4627 .(重点)已知在999个信道上,平均每小时有2400次呼叫,平均每次呼叫时间为2分钟,求

11、这些信道上的呼叫话务量?24002A=60=80Ed8 .(重点)已知每天呼叫6次,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为120s,繁忙小时集中度为10%(K=0.1),求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CTK61200.1Aa=0.02Erl360036009 .(重点)移动性管理包括哪两个方面?各起什么作用?移动性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位置管理确保了移动台在移动过程中能被移动通信网络有效地寻呼到;切换管理反映移动台跨小区跨MSC时保证原有业务的连续性。10、11、12、13此处略去1000字第三章1 .(重点)陆地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三种?直射波,反射波,地表面波。2 .(重点)经过多径传输

12、,接受信号的包络与相位各满足什么分布?当多径中存在一个起支配作用的直达波时,接收端接收信号的包络满足什么分布?经过多径传输,接收信号的包络与相位分别满足瑞利和均匀分布,当多径中存在一个起支配作用的直达波时,接收端接收信号的包络满足莱斯分布。3 .(重点)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为多少?考虑空气的非均匀性对电波传播轨迹的影响,修正后的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为多少?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d0为:d0=3.57(,hR(m)十JhT(m)(km)修正后的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do为:d0=4.12hR(m)+J%(m)(km)4 .(重点)在市区工作的某调度电话系统,工作频率为150MHZ,基站天线高度为100米,移

13、动台天线高度为2米,传输路径为不平坦地形,通信距离为15千米,使用Egli公式计算传播衰耗。LA(dB)=88+20lg15020lg10020lg2+40lg15=132.545dB5 .(重点)在郊区工作的某一移动电话系统,工作频率为900MHZ,基站天线高度为100米,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5米,传播路径为准平滑地形,通信距离为10千米,使用Okunura模型求传输路径的衰耗中值,再用Egli公式计算其传播衰耗,比较误差。用Okumura模型:Lbs=32.45201gd20lgf=32.45201g10201g900=111.535dB查表得Am(f,d)=Am(900,10)=30dB

14、Hb(hb,d)=Hb(100,10)=-6dBHm(hm,f)=Hm(15,900)=-2.5dBLt。Am(f,d)-Hb(hb,d)-Hm(hm,f)=150.035dB因为在郊区工作,所以Kmr=14dBLa-Lt-Kmr=136dB用Egli公式得:La(dB)=8820lgf(MHz)-20lghT(m)20lghR(m)40lgd(km)=143.563dB6 .Okumura-Hata方法的计算机编程(C语言)略。第四章(选看,考的较少)1.因为经过倍频后,相位上的巨有可能变成2兀,4兀。通过后面的除2电路,可能出现兀、2n,输出出现土coscot,即出现极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

15、成相位模糊问题。3二2 .QPSK:OQPSK:n/2n/4QPSK43 .不能。在MSK信号中,因为载频分量已被抑制,所以不能直接采用锁相环或窄带滤波器从信号中提取,因此,必须对MSK信号进行某种非线性处理,通常有平方环解调电路和Costas环提取相干载波的MSK解调电路两种非线性处理方法。4 .见图4-6,4-71 15. 3dBzm范BbTb0.25Tb=s/kbRb270Bb=67.5kb/s射频带宽=0.57XRb=0.57X270=153.9kb/s6 .实践证明,n/4-QPSK信号具有频谱特性好,功率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在25kHz带宽内传输32kb/s数字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大了系统容量。对于大功率系统,易进入非线性,从而破坏线性调制的特征。而采用恒包络调制正好能解决止匕问题。7 .C=Blog2(1SNK)SNK=10dBC=一=3.46b/s.HzB8 .不对,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发射功率以增加S/N以减少BER,增加发射功率,易进入非线性,从而破坏线性调制的特征。第五章1 .(重点)GSM900系统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