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认识绪论.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79798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层学认识绪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层学认识绪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层学认识绪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层学认识绪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层学认识绪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岁了。地质学家发现,铺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地质学上叫做地层。 翻开这本硕大无比的大书,地质学家找到了许多隐埋其中的特别文字和图画-化石。在大书的前几页上,是人类祖先古猿的化石;再翻下去,又发现了许多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 及鱼类的化石;最后几页,找到了一些藻类和原始细菌的残骸。 地层包括各个不同地质年代所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地层形成的历史有先有后, 一般说来,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在上,越靠近地层上部的岩层形成的年代越短。在地层的形成过程中,生物也不停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发展。当某一时期的生

2、物死亡后,就被掩埋在土壤之中,经过地质历史的变迁,它们以化石的形式保留在原来的地层中。于是,不同时期的地层便有不同的化石相对应,这样,地质学家就可根据化石的种类、 形态来判断地层的新老关系,区分出各种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结构。比方说,在今天的大海里生存着许多海生动物,每种海生动物对生活环境(如温度、光照、水深等)都有不同的要 求。如果我们今天在远离海洋的太行山某一地层中发现了与现代类同的海生动物的化石及海洋沉积物,那么可以肯定,在那久远的过去,这里必然是一片汪洋大海,并可由此推断出当 时海洋的一些大致情况。事实也正是如此,我国北宋时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 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述了他当年考察

3、太行山和浙江雁荡山时,都在山地的崖壁间发现了许多卵石和螺蚌壳化石,从而证明这些地方古时候曾被大海所淹没。 地层从最古老的地质年代开始,层层叠叠地到达地表。不论在陆地还是水中,地层中的堆积物的性质和组织结构都不尽相同,它代表着不同地质年代的自然地理状态。因此,地层是记录地球发展状况的历史书。地质学家通过地质年代表把它记录下来。这个地质年代表,由国际地质学会于1881年正式通过,以后又经过不断修订补充,一直沿用到现在。据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层已有40-45亿年历史。地层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果我们走到山崖下,或是站在河岸的陡壁旁,可以看到岩石是一层叠着一层堆积起来的。它们有的是

4、由卵石和泥砂胶结而成,有的是连绵的、比较致密的岩块。有的很坚硬,也有些胶结不好,比较疏松。这层层重叠的岩石便叫做“地层”。 原来,地球的表面,也就是“地壳”,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不是这里火山爆发,就是那里地震。有的地区不断上升,形成较高的陆地和高山,有的地区却下降,成为低地或海洋。亿万年来,地球表面不断地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 在这永恒的变动中,地势较高地方的岩层由于不断地风化剥蚀,遭到破坏,产生出大量的泥沙碎屑;也有些地区火山爆发,产生出火山灰、岩屑等。这些物质被流水、冰川和风搬运到较低的地方,在江河湖海里沉积下来,也有的被冲进了山洞,充填其间。起初它们很松散,以后越来越多,层层叠压着

5、,把下面的挤紧压实。含有矿物质的地下水渗透进来,把矿物质沉淀在孔隙中,慢慢地使它们胶结硬化,最后成为坚硬的岩石。各个时期沉积物质是变化的,因此岩石能层层区分,在沉积过程中还夹带进了许多生物的遗骸。 沉积次序有先有后,沉积时间越晚,层位越高,在地层没有变动的情况下,根据层位的上下,可以判断它们时代相对的早晚。 化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古代生物的遗骸在沉积过程中被埋到地里后,软体部分容易腐烂,很快被破坏掉了,而动物的骨骼、牙齿、贝壳,植物的茎、叶及果壳等比较坚硬,不易分解,经过地下水里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换作用,慢慢矿化,成为坚如石头的东西,就这样形成了化石。当然化石的种类很多,这只是通常见得最多

6、的一类。 我们平时称作“龙骨”的,其实主要是古代哺乳动物的骨化石。原始人类的遗骸也能变成化石,他们所用的工具,如石器、骨器以及活动的遗迹被保存在地层里的,也可以称做“化石”。 后来由于海陆的变迁和地壳的活动,化石也随着地层上升,成为我们发掘研究的对象。 动植物化石代表着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古代生物,通过对它们的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今天世界上种类繁多的生物是怎样从原始类型发展来的。保存在地层里的人骨化石及人类活动的遗物,则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的直接证据。 在地层没有变动的情况下,低等生物的化石出现在位置较低,也就是时代较早的层位中,而高等生物的化石只能从位置较高、时代较晚的层位中去找。 如果我

7、们将一个局部地区内不同时代的地层与它们所包含的化石情况研究清楚了,就可以将这个地区作为地层时代对比的“标准地点”。这是很有用处的,只要其他地区能找到化石,通过这些化石跟“标准地点”的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就可以知道它们所在地层的“相对年代”了。 “相对年代”可以告诉我们这个地层比那个地层的年代是早还是晚,但它不能具体回答究竟距今多少年,即所谓“绝对年代”。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利用地层中化石或其他物质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绝对年代”,根据这些同位素的衰变速度测出距今的具体年代来。例如碳14的方法可以测定几万年内人类、生物的绝对年代! 科学家们依据多方面的研究,将地球的历史过程分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单位,各自有自己的名称,这些名称都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有的是意译,也有的是音译。从地史年代表我们可以看到动物从低等发展到高等与地质时代由古老到近代的对比情况。 这个地史年代表,不就是大地这本“书”的纲目吗? 不过,应说明的是,大地这本“书”,由于年代太久远了,特别是由于地层的变动,已有不少“缺页”,书页里有些“字迹”也有点模糊了,所以有许多章节的内容还不太清楚,需要我们去寻找更多的化石,把这本“书”续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