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79417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摘要 :猪链球菌病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人也可感染该病,它能引起猪的败血症、脑膜脑炎、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等,该病在我国已流行多年,近年有上升趋势,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本文结合我市养猪现状,从流行病学,临床变化,即诊断于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综述,逐步探讨了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关键词 :链球菌; 临床诊断; 生化试验; 药敏试验 猪链球菌病是世界各地的常见病,危害严重,在我国已流行多年,当前,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的防疫得到了普遍重视 ,而对猪链球菌病往往疏于防范,造成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猪传染病中占很大比例。近期,我市许多养猪场爆

2、发了以发热,关节肿胀,败血症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初步诊断为链球菌,通过对疑似链球菌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等现已确诊,已采取综合防治,病情已得控制。有报道称在母猪和仔猪发生的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性流行病,。目前,美、法、日、俄、印度、丹麦、荷兰、加拿大等国家均有猪链球菌病的报道。在国内最早由吴硕显(1949)于上海郊区发现本病的散发病例,20世纪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期发病更趋严重,在许多地方呈大群爆发地方流行,迄今已有13各省市报道了猪链球菌病,并在华南、西南和华东等地其造成大面积的流行,损失严重,是多年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一段时间我市各养

3、猪场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该病,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他疾病。猪链球菌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壁内含多种氨基酸糖,构成了其群特异性抗原,根据链球菌群的特异性抗原的不同,用革兰氏(Lance field)血清学分类,可将链球菌分成A、B、C、D、E、F、G、H、K、L、M、N、O、P、Q、R、S、T、U等19个血清型。引起猪链球菌的病原多为c群的兽疫链球菌鹤类马链球菌,地群的猪链球菌,以及elsr等群。我国猪链球菌病原主要有cdelrs等群,陈永林等(1993)对国内19个省的126只致病性链球菌分群鉴定中,c群兽疫链球菌约占72.22%)(91/126),

4、d群约占7.14%(9株),s和r群各6株,占4.76%,没有鉴定出群徐涤平等(2001)应用间接血凝(iha)实验和环状沉淀实验对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辽宁等省送检的病料中分离出猪致病性链球菌63株进行了血清学鉴定,鉴定出c群40株,d群8株,e群11株,r群4株,分别占63.49%、12.7%、17.46%、和6.35%。猪链球菌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败血症型、脑膜脑炎型、关节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败血症型链球菌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列,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已死亡;或者停食一二顿,体温.以上,精神委顿,腹下有紫红斑,也往往死亡。急性病便,常见精神沉郁,体温左

5、右,呈稽留热,减食或不食,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浅表而快。少数病猪在病的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有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天。脑膜脑炎型链球菌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 症 状,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至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划动,甚至昏迷不醒。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病程天。关节炎型链球菌由前两型转来,或者从发病起即呈现关节为症状。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起立。病程周。上述三型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混合存在,或者先后发生。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

6、巴结。受害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有咳嗽,流鼻液。至化脓成熟。肿胀中央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以后全身症状好转,局部逐渐痊愈。病程一般为周。 1 试验材料1.1 病料:来自我市五个猪场的疑似链球菌病料1#、2#、3#、4#1.2 培养特性用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酯平板,此培养基均为自行配制,生化鉴定用培养基:1.3 试验药物 青霉素、土霉素、洁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菌素1.4 试验动物 健康小白鼠(3035g)10只2 试验方法2.1 病原分离 五菌采取病猪的肝肺脾肾脑和关节液,对该病料无菌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一

7、些革兰氏阳性双球菌或短链状球菌,然后,分别接种鲜血琼脂平板。37需氧培养24h后,挑取可疑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样可见一些革兰氏阳性双球菌或短链状球菌,挑取单个菌落再接种鲜血琼脂平板,纯化后放置4,冷藏备用。2.2 培养特性 取单个保存好菌落分别在普通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酯平板三种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同时,取分离菌株接种于10%鸡血清的肉汤中,37,培养48小时。取血清肉汤中的絮状沉淀物抹片,分别作革兰氏染色 ,并镜检。2.3 生理特性 将分离的菌株接种到pH=9.6肉汤中,经6030分钟后移植到鲜血琼脂平板,接种于pH=9.6的葡萄糖肉汤。6.5%的NaCl肉汤中。2

8、.4 生化试验 取上述分离菌血清肉汤培养物1#、2#、3#、4#,分别接种于蔗糖、山梨醇、葡萄糖、甘露糖、乳糖、马尿酸钠及淀粉培养基,37培养24h后,观察其对糖的利用情况,全部重复三次,并记录结果。见表2.5 动物感染实验 将分离菌株24小时血斜面用灭菌的生理盐水适当稀释,配成悬浊液,腹腔注射5只健康小白鼠,接种量0.3毫升/只,另外5只作对照,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结果。2.6 药物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用无菌棉签蘸取分离菌的血清肉汤培养物,均匀涂布于鲜血琼脂平板,在琼脂平拜上向一个方向均匀涂布然后将平板每转动60度涂布一次,共涂三次最后沿平板边缘涂布一圈;加盖后放置5分钟,待平板稍干

9、后,用无菌镊子将各种药敏纸片分别平贴在培养基表面,并轻压使其紧贴平板表面,每个平板贴4张药敏纸片,两纸片相距25毫米,纸片与平板边缘不小于15毫米,贴好纸片的平板于37度培养24h,观察结果。结果按抑菌圈直径大小和各抗菌药的具体标准,评定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或耐药。结果评定参照表23 试验结果3.1 病料中链球菌检出及分离结果 将病料和病料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发现4个养猪场的疑似病料中含有大量的革兰氏阳性单在呈双或链状排列的球菌。3.2 培养特性 37培养24h后,所采的病料在鲜血琼脂平板pH=9.6肉汤中上形成大量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隆起的灰白色直径为12微米的小菌落,菌落周围形

10、成24毫米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无色的-溶血环。在普通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单个菌落均表现生长贫瘠。10%鸡血清肉汤中培养48小时后,可见官底形成絮状沉淀,上液澄清,无菌膜和菌环。染色后镜检,发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单在、呈双或链状排列的球菌。3.3 生理特性 在pH=9.6肉汤中经30分钟60+后移植到鲜血琼脂平板上仍能继续生长,在pH=9.6葡萄糖肉汤中生长表现为上液澄清,而管底有絮状沉淀,在6.5%的NaCl肉汤中生长状况为均匀混浊。3.4 生化试验结果表1分离链球菌的生化试验鉴定结果 蔗糖山梨醇乳糖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马尿酸钠水解淀粉1#+-2#+-3#+-4#+- 判定标准:“+”表示大多

11、数(90%100%)菌株为阳性;“-”表示大多数(90%100%菌株为阴性。 表1表明分离的1#、2#、3#、4#菌的生化反应结果均符合猪链球菌的生化特性,说明分离的菌均为猪链球菌。3.5 动物感染试验结果 小白鼠注射病原菌的第四天开始有死亡的,死亡后,小白鼠皮肤发绀,剖检肝、脾、肺、心出血,呈败血症,剖检发现注射部位有直径0.91.1cm的脓肿,浓汁呈黄绿色。而对照作的均未见死亡,从死亡的小白鼠的肝脏、重新分离到革兰氏阳性单在、呈双或链状排列的球菌。试验表明,分离的菌株对小白鼠有致病性。3.6 药敏试验结果表3 药敏试验结果头孢菌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1#1915141

12、38772#1816131373#191614138684#19151314888平均值15.513.513.257.757.07.518.75注:抑菌圈直径小于10 mm为耐药,1015 mm为中度敏感,大于15 mm为高度敏感。 表2表明,结果敏感的药物依次是: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中度敏感的依次是:青霉素和卡那霉素;而对土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具有抗药性。此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4 试验治疗4.1 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治疗。4.1.1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以碘酊。4.1.2环丙沙星治疗猪链球菌病,每千克体重用.

13、毫克,每小时注射次,连用天,能迅速改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4.1.3对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青霉素每头每次万万单位,每天肌注次;革庆增安注射液,每千克体重.毫升,肌肉注射,每日次,也有很好的疗效。为了巩固疗效,应连续用药天以上。4.1.4在治疗过程中有明显发热症状的,用退热剂退热,体质虚弱的,注射维生素C4.1.5全群口服抗生素,每吨饲料加入200克阿莫西林或500克土霉素,连用7天以防继发感染。4.2 预防:4.2.1. 清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苏儿液/的菌毒敌彻底消毒。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屠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

14、用。4.2.2. 除去感染的因素:猪圈和饲槽上的尖锐物体,如钉头、铁片、碎玻璃、尖石头等能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4.2. 免疫接种疫苗:每头肌注23头份,4周后加强一次,4.2.4.药物预防:猪场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每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克,连喂周5 分析与讨论5.1本次疫情急发爆发性猪链球菌病,但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具体分属哪一血清型,还需进一步分离鉴定。5.2本病初期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能是对青霉素已产生了耐药性。5.3从症状上看,本病极易与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水肿病相混淆,应严格注意区别

15、5.4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对养猪业危害相当大,务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建议在疫区使用猪链球菌疫苗(ST171)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首先由衷的干感谢尊敬的毕可东老师给我的大力帮助和指导,本试验是在环卫试验室完成的。试验 中得到了在读研究生孙胜君实际指导参考文献1 杨本升,刘玉斌,苟仕金等 动物微生物学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 张庚华猪链球菌感染最新研究进展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95,16(2):313 黄毓茂,黄引贤2型猪链球菌的血清学鉴定中国兽医学报,1995,15(1):63654 Gottschalk M.J Clin Microbiol,1989,27:263326365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