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固化脂浸渍纸EN+438-2.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78958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6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固化脂浸渍纸EN+438-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热固化脂浸渍纸EN+438-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热固化脂浸渍纸EN+438-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热固化脂浸渍纸EN+438-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热固化脂浸渍纸EN+438-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固化脂浸渍纸EN+438-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固化脂浸渍纸EN+438-2.doc(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N 438-2:1991热固化脂浸渍纸第二部分:性质确定(ISO 45862:1988修改版)欧标 EN4382 1991年5月UDC674.03:674.812.241:620.1有关:塑料,强化塑料,装饰涂料层,热固化脂板的测试,性质(英文版)该欧标于1990年10月24日由CEN批准。CEN的成员负责按CEN/CENELEC内部规定行事。该内部规则确认该欧标为国家性标准。有关该国家标准的清单和目录参考可以向总秘书处或任何CEN成员单位索取该欧标有3个官方文本(英语,法语,德语)。其它语种的翻译如有CEN成员编写并通知总秘书处就享有同以上官方文本一样的效力。CEN成员是国家级团体,成员国

2、有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士,瑞典和英国。CEN欧洲标准局CEN 1991全体CEN成员版权所有 参考号 EN 438-2:1991 E前言该欧标由CEN和HOC集团为强化浸渍材料制定。作为ISO4586-2:1988的主要调查程序。 和国际标准相比,主要的修改稿是修改款6和款12引进款27根据一般CEN/CENELEC规定,以下国家负责执行该标准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瑞典和英国1使用范围这个EN 438标准的部分说明款3定义

3、下的高密度强化浸渍板的属性。这些方法旨在说明EN4381的强化地板的测试。2参考EN 4381高密度浸渍强化地板热固化脂强化地板第一部分说明书ISO 48:硫化橡胶硬度确定(硬度在3085IRHD)ISO 62:塑料吸水性确定ISO 4892:塑料实验室灯源曝光法ISO 6506:金属材料硬度测试Brinell 测试3定义该标志运用之定义:3.1浸渍高密度强化地板温度不小于120摄氏度,一张强化地板由通过热压(不超过5Mpa)粘合在一起的热固化脂浸渍的纤维层(如纸),且一层或多层由装饰色和装饰图案设计。该标准中的浸渍高密度强化地板有平均无渗透材料,增加的密度(小于1.35克/立方厘米)和要求的

4、表面漆。4表面评估4.1原则标准化的条件灯光下和观察后强化地板对表面作视察。4.2仪器厚度仪(荆轮式千分尺或度盘式指示器),两个平整的平行测试面,直径至少6毫米,读数可达0.01mm。测试浸渍强化板式两个表面作用压力可达10100kPa。4.3测试样品样品应该是收到的测试样品4.4过程校准仪器精准度并确认强化板厚度最近值达0.02mm。建议测量厚度时至少在4个点上测量,每点离开地板边至少20mm。4.5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包括aEN 438中该部分的参考b产品名称和种类c所有测量值d测量点位置e说明的测试法中的相异点f测试日期5外观5.1表面瑕疵5.1.1原则在标志光照和视察条件下检查表层外观。5

5、.1.2仪器5.1.2.1水平测试桌,高度约700毫米,足够容纳视察的样板。5.1.2.2探照式白色荧光等,温度5000K左右,强度800至1000lx,照量全部被测板面。灯离视察桌的适宜距离约1.5m。5.1.3测试样品测试样品应是收到的测试样板5.1.4过程将强化板浸渍表面朝上放在视察桌上。擦掉表面污垢。如需要用软布料擦。按EN 4381要求的距离观察瑕疵如污迹,油迹,手指印,刮擦,异物,损伤或其它装饰表面污渍。视察者视力正常,如必要可校正视力。观察时不用放大镜。5.1.5测试报告aEN438标准的该部分参考b产品名称和种类c观察距离和观察到的缺陷d和说明的测试法的相异点f测试日期5.2弯

6、曲5.2.1仪器直角边,千分尺量1000毫米长(见Figure 1)5.2.2测试样品测试样品需收到的生产商建议储藏条件下的测试的样板5.2.3过程将测试板的凹面超上放在平整表面。测试直角边偏离度和凹面的各点。5.2.4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包括:aEN438该部分参考b产品名称和种类c最大弯曲,单位毫米d和说明的测试法的相异处e测试日期6 表面耐磨性6.1 原理 此试验通过磨透用于测试的板材的装饰层来测试它的耐磨性。用两个上面覆有砂纸的压轮与板材接触,并通过板材的旋转来对其进行研磨。这两个压轮与板材的旋转轴等距但不相切。板材的旋转带动压轮滚动,因此在板材表面上留下圆形的磨痕。我们用样品板材被磨到特

7、定程度时所用的圈数来衡量其表面的耐磨性。6.2 材料 6.2.1 锌质校准板 厚度0.8mm0.1mm,Brinell硬度482,在试验时除球径为5mm,配重360N外,其它条件与ISO6506标准一样。6.2.2 砂纸条 宽约12.7mm,长约160mm,含以下成分:a) 纸克重为70g/m2100g/m2b) 氧化铝颗粒能透过100m的筛网但不能透过63m的筛网。c) 背胶(可共选择)6.2.3 双面胶 当砂带没有背胶时才需要。6.3 工具6.3.1 试验用的机器 包含以下部件(见图2):6.3.1.1 样品托盘 样品托盘能夹紧样品在水平方向上每分钟转58转62转。6.3.1.2 砂轮 两

8、个圆柱形砂轮是外面包着橡胶,宽12.7mm,直径50mm,并能绕着一个公共轴转动。砂轮的曲面上的橡胶为6mm厚,硬度为50 IRHD55 IRHD(依据ISO 48测定)。砂轮的内面相距50mm55mm,它们的公共轴离样品托架轴的距离为20mm。两个砂轮应在样品托架轴的平面上处于互相对称的位置。注:ISO48:1979,硫化橡胶硬度的决定(硬度为30 IRHD85 IRHD)6.3.1.3 支撑和抬起装置 每个砂轮施加给样品试件的压力为(5.40.2) N。6.3.1.4 转数计数器6.3.1.5 吸尘装置 在样品试件的研磨区域装有两个除尘吸嘴,一个在两个砂轮之间,另一个与之相对。两吸嘴间的距

9、离为77mm,离样品板的板面距离为1mm2mm,真空负压为1.5kPa1.6kPa。6.3.2 温湿度控制室 温度应保持为(232), 相对湿度(505)%。6.4 样品 样品的形状应适合此设备的夹具装置夹紧,一般为直径130mm的圆盘或是一个边长为120mm的正方形(对角线约为130mm),且在中心处有一个直径为6mm的圆孔。应准备三个样品试件。6.5 试件和砂纸的准备 用无害的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清洗样品表面。试验前,样品和砂带至少在温湿度控制室(见6.3.2)放72小时。6.6 步骤6.6.1 砂轮的准备 把砂带(见6.2.2)在温湿度控制室放置72小时取出,通过背胶或双面胶(6.2.3)

10、粘在两个外包橡胶的轮上,并将轮子全部包住且不能有重叠的地方。(见图2.(1))6.6.2 砂纸的校正 两个轮子上应用同批号的未用的砂纸。 先夹一块锌板(见6.2.1)在试件托盘上(见6.3.1.1),打开吸尘装置(6.3.1.5)并研磨锌板500转。擦净锌盘并称重,精确到1mg。换一张同批号的砂纸,打开吸尘装置,再次研磨刚才的锌板500转,擦净后再称重,精确到1mg。此时锌板的质量应减少(13020)mg。 任何一批使锌板减少质量超过此范围的砂带都不能使用。6.6.3 样品的研磨 把样品和砂带从温湿度控制室取出后应立即进行实验。 准备足够的砂轮和未用的砂带,安装两个砂轮并把转数计数器归零。 把

11、样品夹在托架上,并确认其表面的平整性。放下砂轮,打开吸尘装置并使样品开始转动。每25转检查样品一次,并检查砂轮上是否被磨下的颗粒所堵塞,当其被堵塞时或者当转了500转时,应更换砂带。 用这种方法继续实验直到达到最初磨损点(IPinitial wear point),并计下转数;继续实验到最终磨损点(FP-final wear point),也计下转数。最初磨损点(IPinitial wear point)指印刷物、图案、单色涂层或铜版纸显露出来,且底部涂层在每个象限均显露出来。底部涂层在图案印刷时指印刷图案的底层;在单色印刷时指首次出现不同颜色的涂层。最终磨损点(FP-final wear p

12、oint)在图案印刷时是指研磨区域95%的图案已被磨去,在单色印刷时指研磨区域95%的地方显现出不同颜色的涂层。6.7 结果的分析 根据以下的公式来进行计算: 耐磨性(转数)(IP+FP)/2 IP值是三个样品的转数平均值 耐磨性是三个样品的转数平均数,精确到50转。6.8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a) EN438包含此部分的参考;b) 产品的名称和型号;c) 产品IP的转数;d) 产品耐磨性的转数;e) 与规定步骤的任何不同的地方;f) 实验日期7耐沸水浸泡性能7.1原则浸泡2小时沸水效果取决于测试样品的材质增加和厚度,注意鼓泡和分层。测试一般按ISO 62,除了浸泡更长时间和厚度测量要求

13、。7.2仪器7.2.1天平(精准度1mg)7.2.2炉(控制温度502摄氏度)7.2.3容器,放煮沸的蒸馏水7.2.4容器,放温度在232摄氏度蒸馏水7.2.5干燥器7.2.6千分尺,厚度仪7.2.7合适的加热器(例如电子加热板)7.2.8样品托架,垂直固定样品,将其浸泡在沸水中,不要和其它样品和容器壁接触。7.3测试样品每个测试样品在501平方毫米厚度,切割时无可感知的温度产生,无边角裂缝。切角要光滑。要3个样品。7.4过程将3个样品放在炉里(7.2.2)干燥241小时,温度502,再在干燥器中冷却(7.2.5)到232摄氏度,每块样板称重约1毫克(大块m1)。如款4说述测量每块样板厚度但在

14、4边(d1,d2,d3,d4)中央,离每边千分尺外角约5mm。记下测量点,以便以后可在同一点上测量。将样品放在煮沸的蒸馏水容器(7.2.3)中。注意不要使样品接触其它样品或容器。在2小时5 分钟后从沸水中取出样品,在蒸馏水中冷却155分钟(温度:232摄氏度)(7.2.4)。将样板从水中取出并用干净干布或过滤纸擦干表面水渍。在取出1分钟内称样品重量最近达1毫克(大块m2)。确定每个测试样品在(d5,d6,d7,d8)前相同点厚度最近为0.01mm。检查样板外观变化。7.5试验结论每块测试样板吸水百分比公式m2m1 100 m1m1是浸泡前样品重量m2是浸泡后样品重量每个测试样品个测量点厚度百分比增加公式:d5d1100 d1d6d2100 ,等 d2d1,d2,d3和d4是浸泡前测量厚度d5,d6,d7和d8是浸泡后测量厚度测试时样品吸水百分比应该是3个样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