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doc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78635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doc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doc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doc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doc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doc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下)学案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解读新课标1、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标志性成果和“863”计划;2、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3、通过讨论网络技术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爱国的情感,增强学生为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点击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的成就;“863”计划。2、难点:科学技术成就中设计的有关科技成就原理;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2、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链接旧知识1、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是 。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的时间是 。课堂进行时【情景导入】建国以来,我国在国防、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果。当蘑菇云在西北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赤道上空传来清晰的电视信号的时候,当“神州五号”遨游太空后成功着落的时候,我们都为之骄傲和自豪。【预习导学】“两弹”的成功研制(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第 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2)我国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掌握了 卫星技术的国家;(3)我国还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掌握了“ ”技术的国家; (4)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 乘坐第一艘载人飞船“

3、”上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 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1、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 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2)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 导弹飞行试验成功(3)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4)1966年10月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飞行爆炸成功。(5)1980年我国第一枚 试验成功。2、意义:对打破 的核垄断和维护世界 起着重要意义预习课文,勾画重点内容,并完成知识建构。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航天技术1973年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 水稻,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袁隆平又培育新的超级 水稻。袁隆平为解决世界粮食短

4、缺问题做出了贡献,被誉为“ 之父”(1)提出: 年 月; 等四位科学家 ;(2)目的: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 ;(3)支持者: ;(4)内容: 、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 和新材料等领域。(5)意义: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杂交水稻技术“863”计划【合作探究】1、(1)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使日本国民和经济遭受灭顶之灾;今天日本地震使其核电站遭破坏,造成核辐射,威胁了众多人的生命安全.这说明核是威力巨大、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可我们都在想法研制和掌握。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要研究原子弹?(2)同学们平

5、时喜欢上哪些网站?你认为网络有哪些不良影响?作为中学生应怎样防止和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2、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他们为什么如此爱戴两平呢?【课堂小结】核技术:航天技术:农业技术:医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大练兵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2.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 )A.1961年 B.1964年 C.1965年 D.1967年3.2003年10月,中国载人宇宙航天试验成功,这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

6、球卫星发射成功 ( )A.不到20年 B.不到25年 C.不到35年 D. 满40年4.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我国第一艘载人 航天飞船的名称是 ( )A.东方红一号 B.长征五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5.“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 B C D6.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批准“863计划”的国家领导人是 (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能力大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986年4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给中共中央写信,指出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材料二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5200多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1)2006年是“863”计划实施多少周年?(2)被列入863计划的首批高技术领域的项目有哪些?(3)结合材料二说一说“863计划”实施的意义。它更充分说明了邓小平哪一科学论断的正确性?布置作业(见达标训练第17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