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西周的兴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783738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西周的兴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5课西周的兴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5课西周的兴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5课西周的兴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课西周的兴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西周的兴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西周的兴亡.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西周的兴亡【课标要求】了解夏商周朝代的更替,能说出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以及西周结束时的国王、时间;记住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并初步理解实施的意义。【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西周结束时的国王、时间;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并初步理解实施的意义。二、能力与方法:通过课前分小组布置学生查找“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烽火戏诸侯”两个历史故事及其讲述,以及课后布置学生制作西周主要诸侯国分布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叙述表演能力;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武王伐纣的性质和胜利原因,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现象,初步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 。掌握一种历史地图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和运用

2、公元纪年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商朝的灭亡、西周的兴起和结束的学习,认识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政权存亡的影响。通过对周武王与周幽王的对比,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对西周的政治经济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西周王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重点难点】一、重点:西周建立;分封制二、难点:西周的分封制【教法学法】教师教法:讲述法、读书指导法、活动法、归纳法、启发引导法等; 【授课时数】 1课时。【授课类型】 新授课。【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与教材;撰写教案;准备相关历史图片、影片片段,多媒体课件。【教具准备】 历史地图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教师:大家知道姜子牙这个人吗?封神榜它

3、能反映哪两个朝代的故事?学生:回答(略)教师:点评并讲解,通过对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对夏商两个奴隶制国家有了了解。打开地图册,看商朝略图,请学生注意殷的位置,指出在其后期走向衰落的同时,渭水流域的周族发展起来。问学生:那商是怎么灭亡的、周又是怎样建立的呢?(板书课题)学习新课:第5课 西周的兴亡一、西周的建立(板书)教师:有谁知道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的来历吗?学生:上台讲述故事。教师:周文王武王任用姜子牙为相,周国日益强盛。终于发动了讨伐荒淫无道残暴昏君商纣王的战争,其中最重要的一战是发生于大约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学生:自学小字部分的同时提问:(问题:这场战争相对周武王而言

4、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老百姓是拥护还是反对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商纣的暴政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而周武王顺应民心,就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因此,一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就看它是不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民心的拥护,都成为了周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牧野之战后,西周建立。教师:西周的建立这是谁?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周武王的图片)建立时间和都城呢?学生集体回答。教师:历史又翻开新的有一页,进入西周的历史部分。此时的周王国土辽阔,怎样进行统治呢,周武王就采纳了周公旦的建议:实行分封制二、分封制(板书)学生阅读全目。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提出问题并拟定答语。 教师:分男女生

5、组互相提问,对方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表,以提问或回答正确的写红色“正”字的笔画的方式进行。如果答语(倒计时找)错误,则对方得分写一笔红字。教师要引导确定问题的大致正确度。)教师最后才指出本目应该掌握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集体回答。1、什么是分封制?2、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3、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4、主要的封国有哪些?分在什么地方?教师提示,我们常说的“燕蓟之地”“齐鲁大地”“三晋之地”的由来。5、诸侯国有什么权利?6、诸侯国君要向周王尽什么义务?学生回答:(略)教师:通过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形成了西周时期严格的等级制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辅栏内容并总结:周王掌握着土地和政治权力,所有的封

6、国中,国姓姬的占一大半,进一步说明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以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从而使西周成为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教师:西周自武王开始经过200多年,到周幽王时期国势衰落。这是怎么一会事呢?导入下目。三、西周的结束(板书)1、西周为什么会灭亡(板书)教师:西周后期,各种矛盾尖锐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略)教师:西周的灭亡并结束于周幽王时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同学们听说过“烽火戏诸侯” 吗?给学生讲历史故事。教师总结:周幽王时期,废长立幼、宠爱褒姒,诸侯离心。导致西周统治结束。引入下一目。2、犬戎族灭西周(板书) 教师:西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幽王死后,大臣

7、们立宜臼为王,并把都城从西边的镐京迁到它东边的洛邑。东周的历史开始了。课堂小结:(1)商纣王因残暴而失去民心导致商朝灭亡;周武王顺应民心,挥伐纣的正义之师经牧野之战灭商,于大约公元前1046年建立西周。(2)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西周奴隶社会的统治,为西周成为我国奴隶社会的最鼎盛的时期打下了基础。(3)周幽王因昏庸无道导致政局动荡,诸侯离心。公元771年犬戎破镐京杀周幽王,西周结束。板书设计:第5课 西周的兴亡1西周的建立 2.西周的分封制 3. 西周的结束时 间:约公元前1046年 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时间:公元771年建立者:周武王 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 原因:各种矛盾激化战

8、 争:牧野之战 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 事件:犬戎破镐京都 城:镐京 在各地建立封国 周幽王被杀诸侯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诸侯义务:拥戴周王;定期朝见;交纳贡品;带兵随周王出征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第6课春秋争霸一、 教学目标1、 识记与理解()记住春秋开始的时间和春秋五霸。()理解春秋五霸成就霸业的原因。()了解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成语的来源。2、能力与方法()通过定时快速阅读,回答问题,培养提高阅读答题能力。()概括春秋历史特点,管仲改革内容等,培养提高概括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了解、分析、评估古代战争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改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9、)通过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意义。()了解越王勾践的事迹,进行发愤图强的教育。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春秋和春秋五霸。(2)齐桓公首霸2、难点(1)王权衰落的表现和影响。(2)吴王阖闾、夫差与越王勾践三人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活动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西周的灭亡导入东周的建立,引入春秋时期。在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出现了那些霸主呢?(板书课题)(二)讲授一、春秋五霸(板书)春秋时期(?年-?年)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

10、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出示表格:2王权落、五霸出( ? ? ? ? ? )活动:阅读后 回答哪些方面体现出了周王王权的衰落?回答诸侯争霸目的,战争性质(争夺人口、土地、财产,争当霸主;是争霸性质的战争)勾出五霸的名称并写一写读一读。 出示历史地图 找到齐晋楚吴越在地图上的位置。二、 齐桓公首霸(板书)活动:阅读后勾出齐相名字,齐国战争的对象,齐桓公大会诸侯的地点。概括齐桓公首霸的原因(东方大国,用管仲改革:内政生产军队,尊王攘夷)。表演齐桓公与管仲由敌对到合作的转变过程。议一议齐桓公为什么要任管仲为相?说说管仲与齐桓公称霸的关系。评评齐桓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 晋楚争霸(板书)1第一阶段:

11、晋国占上风 活动:阅读后 写一写:晋楚间的著名战役-城濮之战。 找一找:成语“退避三舍”。 议一议:“退避三舍”是害怕吗?还是有其它什么原因?2第二阶段:楚国占上风活动 :阅读后 写一写:晋楚间的著名战役-泌之战。 找一找:成语“一鸣惊人”,写一写:成语“问鼎中原”。 那么,楚庄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能称霸中原呢?请看表演。(改革内政重用人才,兴修水利鼓励生产,制造武器训练军队)四、 吴越争霸(板书)1吴越地理位置2吴王阖闾称霸(改革内政,用孙武为将军,加强军队,建设城郭)3吴王夫差大败越国4越国勾践称霸(加紧生产,训练军队,任用贤才)活动:朗读小字部分议一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

12、示(发奋图强,坚持不懈是事业成功,国家振兴的关键;大丈夫能屈能伸,能抓住时机,才能成功;国家要强大,必须要依靠群众,能用贤才,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强大的军队)。课时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春秋争霸)。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我们还了解了三个成语的历史来源,这三个成语是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为争夺土地人口财产争当霸主而进行的战争,因此是(争霸)战争。但是我们从中也得到了启发,要使国家强大,就要像齐桓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他们一样,坚持改革重用人才发展经济强大军队。

13、第6课春秋争霸一、 教学目标1、 识记与理解()记住春秋开始的时间和春秋五霸。()理解春秋五霸成就霸业的原因。()了解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成语的来源。2、能力与方法()通过定时快速阅读,回答问题,培养提高阅读答题能力。()概括春秋历史特点,管仲改革内容等,培养提高概括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了解、分析、评估古代战争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改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通过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意义。()了解越王勾践的事迹,进行发愤图强的教育。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春秋和春秋五霸。(2)齐桓公首霸2、难点(1)王权衰落的表现和影响。(2)吴王阖闾

14、、夫差与越王勾践三人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活动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复习西周的灭亡导入东周的建立,引入春秋时期。在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出现了那些霸主呢?(板书课题)(二)讲授一、春秋五霸(板书)春秋时期(?年-?年)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出示表格:2王权落、五霸出( ? ? ? ? ? )活动:阅读后 回答哪些方面体现出了周王王权的衰落?回答诸侯争霸目的,战争性质(争夺人口、土地、财产,争当霸主;是争霸性质的战争)勾出五霸的名称并写一写读一读。 出示历史地图 找到齐晋楚吴越在地图上的位置。二、 齐桓公首霸(板书)活动:阅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