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77931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3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要求会写,其余的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2让学生懂得发明创造都是_于实践的道理,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筋的好习惯。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听诊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自学生字,理解生词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提出问

2、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出示听诊器)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板书题目)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听课文朗读录音。2学生自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的?3检查教学效果。(1)出示词语朗读。(2)解释词义(3)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回答以上问题。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1学生提出不懂的

3、问题。2指导朗读3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不仅读准了生字、词语的读音,而且课文也读得准确、流利了。下节课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还要读懂课文。四作业描红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教学步骤:一听写词语,复习巩固。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画出有关句子)2小组讨论。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出示句子: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1)“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2)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呢?(3)练习朗读,突出“整日思索”。出示句子:通过木板,在另一头清楚地听到划木头

4、的声音!(1)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句读的时候应读出怎样的额语气?(2)练习朗读,突出“!”。出示句子: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1)去掉句子中的“啊!”让学生谈一谈,比较一下,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体会到“啊!”表达了雷奈克医生惊喜、激动的心情。(3)联系朗读,读好“啊!”突出惊喜、激动之情。出示句子: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器效果更好。(1)“又发现”的“又”是什么意思?(再一次,不止一次)(2)“又发现”说明什么?(3)练习朗读,突出“又发现”。4哪位同学能根据老师黑板提供的词语,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板书:整日思考,清楚地听到,

5、都听到了,又发现)三总结课文。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概括主要内容)2看图上“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相比,有哪些异同?3教师小结。4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想法呢?(联系实际谈谈,体会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四作业1抄写词语2完成练习册五板书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整日思索清楚地听到善于观察都听到了勤于思考又发现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2一、教学要求:1能通过学习课文感悟雷奈克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表现雷奈克内心感受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趣味入新课1、猜一猜世界上的种种第一个。如中

6、国第一个发明锯子的是谁?第一个称量地球的是谁?等等2、引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老师写课题。雷奈克读准名字(导入新课方法很多,但最佳方法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要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本课导入运用了趣味题竞赛的方法,既有趣又有挑战性。)(二)、抓住课题想问题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的?(“学贵有疑”,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处于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三、自读课文解初问。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熟悉教材,这是因为学生反复读书

7、之后就有表达的愿望,这时的感受才是最真切、最自然的。因此学生在评读读书情况时才会畅所欲言。)4、出示生字词:听诊器思索紧贴肺结核分析沿着木棍改成喇叭状效果要求:(1)学生读词(2)根据课文内容,用横排或竖排的几个词语说一段话。(将识字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边识字边进行说话的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另外,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并且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5、交流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的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读课文后找到一句话:他把小木棍改成了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补充资料:因为这种听诊器样子像笛子,所以被称为“医生的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