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77332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2011浙江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例 於荷红【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论述了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2011年浙江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的教学案例,对教师在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阅读课,词汇,教学,问题,对策在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与设计中,阅读语篇往往是单元话题、功能、结构与词汇的最突出的融合体。阅读文本语言地道、情景自然,文章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阅读文本中包含的大量生词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降低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给老师的教

2、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对课文中所有的生词、语法进行详尽的讲解,一节课根本没法完成阅读教学;如果跳过不讲,又怕学生难以应付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边教边抱怨, 而学生只能边学边埋怨。对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将有助于改进课堂阅读教学,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问题一:阅读文本把握不准阅读材料作为阅读教学的载体,在整个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并不重视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备课时只关注在这个文本中出现了几个新单词,几个新句型,然后再翻参考书或上网查资料。至于文本作为学生思想教育载

3、体的功能,基本被老师们忽略不计。只关部分注词汇的教学,即重技而轻道,只能在文本的表面滑行,而无法在学生心中引起任何涟漪,激起一丝共鸣。 【对策】阅读课型中的词汇教学,首先应该明确这是阅读课,其中词汇教学只是阅读课中的一个部分,辅助于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又是对词汇教学的巩固、落实、运用与检测。所以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是相互作用的。要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文本开始,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因为这正是一切分析与研究的起点与基础。1. 老师要做文本的解读者对于英语老师来说,阅读教学前解读文本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首先,要解读标题,图片,注解等传递的信息。如此次教学

4、评比中“Back in the USA”这一文本,标题可以告诉我们“Where is Brad? Where did he come back?”其次要解读文本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的问自己:可以让学生发挥哪些方面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输出听说读写吗?可以拓展的是什么?设计的各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只有自己把文本理解透彻,才能冷静的分析,区分出主次,切入点才会准。在课堂教学时,才可能有效提问,训练学生的思维。2. 学生要做文本的对话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考虑学生的文本解读是没有生命的解读。如何把文本变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体验,这就是让文本直接和学生对话,让学生

5、感受语言,最终成为独立的读者。所以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文本,感受文本,体验文本,质疑文本,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把老师的解读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这样教师的教自然生成了学生的学,课堂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可见,只有与文本深刻对话,充分理解了文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对话才能得以深入,才能赋予词汇教学更深远的意义。问题二:词汇处理过于刻板当一个阅读文本难度大,篇幅长,新词汇很多时该怎么教?这是每一位英语老师不可避免所要面临的问题。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很高,备课时把文本中出现的单词都列入四会,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全部新词。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这种不分主次平均分配力量的课堂词汇教学导致多

6、数学生望词却步,产生知难而退的心理。 【对策】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并不是每个词汇都要求我们立刻掌握它的每一项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词汇教学的不同任务,对词汇进行分层处理,同时进行分层巩固落实及运用。以一位老师 “ strange coincidences”的课堂为例。这节课的目标词汇以及重要表达有:coincidence, adopt, separate, adult, service, exactly, special, connection, confused, read ones mind等等。生词很多且很长,学生读起来会很有难度。这位老师通过她的课堂活

7、动和教学设计,降低了文本难并度。右图是该老师的部分教学幻灯片。从这两张幻灯片中,不难发现首先她只关注了部分词汇,大概是七个。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一直反复在用这几个词汇。其他单词只要求学生会读就可以了。其次,她重新设计了文本,化复杂为简单,帮助学生在运用词汇的同时更有效的理解文本。词汇分层教学,文本重新设计,这个方法非常值得推广。如go for it 八下开始的Reading ,难度大,篇幅长,词汇多,笔者认为就可以借鉴这个方法。问题三:词汇呈现时段过于集中多数教师都习惯于将词汇一股脑的在阅读前呈现。前十几分钟过多的词汇呈现会影响新课的流畅性,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造成沉重的负担,收

8、效却甚微,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教师可以将词汇教学根据需要分别安排在阅读前和阅读中两个阶段, 分批呈现,从而达到结合阅读材料有效教学词汇的目的。1.阅读前呈现部分词汇阅读前进行适当的词汇处理是必要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激活他们的认知图式,在加深学生对目标词汇的感知印象的同时,使其产生进一步了解文本信息的求知欲望。笔者在听课过程中欣喜地发现参赛老师们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在阅读前进行词汇呈现。(1)采用直观法进行呈现。如利用实物、简笔画或图片介绍新词汇;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采用面部表情介绍词汇,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

9、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2)创设情景进行呈现。如与学生互动,创设真实情景,自然带动话题到目标语言中。或者利用电影、歌曲、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词汇,营造积极热情的阅读气氛。无论是哪种方式,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在阅读前所呈现的词汇必须是跟文本有联系的重要词汇,不一定是高频率词汇,但必须是对理解文本有帮助的词汇。同时要带动学生一起思考,一起学习。只有课堂词汇呈现做得好,学生的记忆才会深刻。2阅读中:继续分批呈现词汇,点拨学习策略阅读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文本,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即使是词汇学习也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不

10、同的活动,引领学生学会判断高频词和低频词,并根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策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呈现词汇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点拨。下面介绍本次课堂评比中参赛老师们所运用到的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技巧:(1)举例法(examples)。如:T: Its a jacket with hoods. Look, he is wearing a T-shirt with hoods.What about you? S1: I wear a T-shirt with hoods, too.(2)释义法(paraphrase)。如: I dont like thrillers, they are scary.T

11、hat means they are horrible .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尽量多用英语解释词义,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3)下定义。如:Driveway: It means a part of the building for parking cars.(4) 构词法。如右图幻灯片所示。(5) 介绍文化背景。一位老师在讲解goth 时,就提到了culture corner: goth is a style of rock music, popular in the 1980s. the word often expresses the ideas aout the end o

12、f the world, the death or the devil. Now it is also a fashion style that the people wear black clothes and black and white make-up.(6) 通过上下文猜词义。有一位老师在“Back in the USA”这个文本的阅读中,问学生:“Why didnt Brad see his parents face to face? Where did they go? ”得出回答“They went to Antarctica.”该老师先让学生猜测“Is it a place

13、or a person, or a kind of food? ”,然后再告诉学生“Its a place, and its really very cold. We can see many penguins there. ”到这里学生就基本上能猜出这个词的意思了。(7)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如右图所示,一位老师在教“garage”一词时,列举了它的两个意思,并放在具体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8)字典释义。对于实在猜不出来而又多次出现的单词,就可以要求学生去查字典。字典中的例句为词汇的释义提供了常见的语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众所周知,在阅读过程中,成功的阅读者往往利用技巧理解生词。以上介绍

14、的各种词汇点拨策略,值得推广和学习。 问题四:情境设计过于虚假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施过程中,各种教学情境的设计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但有些教师人为编制了一些不切合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得语言学习脱离了应有的意义。【对策】教师应该从我们现实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攫取适合学生的场景,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如一位老师 “Back in the USA”这一节课的情景设计就相当巧妙。这节课的目标语言是用过去式讨论一次旅行经历,涉及到的新词汇有horrible,website,burger,webcam 等,还要重点讨论现代人异地交流的方式。这位教师首先通过fre

15、e talk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谈到“favorite movie”时,接着学生的话题说道:“But I dont like thrillers because theyre too scary. That means theyre horrible.”。“ horrible”这个很抽象的生词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来了。接着老师再把话题引到自己的日本之行,要求学生用 “When?” “How?” “How long?” “What food?”等句型对老师的旅行进行自由提问。学生在图片以及提示词下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问与答角色的互换,实际上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新知识的学习,真正体现出了学生是学

16、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老师在此过程中把握时机,很多新单词自然得到了呈现。其中谈到日本食物,老师说:“I dont like Japanese food. They look nice but taste horrible.”, “horrible”再次出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接下去老师问:“What did I take to Japan?”,学生通过猜测得出老师带去日本的是“a computer, a mobile phone and a camera”。“Why did I take them to Japan? What could I do with them?”老师的进一步提问带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