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二.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772749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二.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二2.1.地基预压处理预压处理就是在拟建桥台处,先填土预压,待地基强度提高到肯定程度后,挖去填土,再建筑构造物。有时为了加速地基固结下沉,在填筑路堤时,还可预先把土填得比设计高度高一些,或加宽土宽度,待沉降稳定后再挖除超填局部。这种预压或超载预压的方法,可以说是处理脆弱地基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解决桥头的跳车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台后填土的不匀称沉降问题。以沪芦高速大路10标为例,该工程于2022年3月开工,路基填土于2022年9月根本完成,经过一年的预压周期,路基压实度和路基工后沉降均满意设计要求。在地基预压处理中,监理建议实

2、行了以下预防措施,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1)分级加载掌握标准。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不大于1.0cm昼夜,坡脚水平位移速率不大于0.4cm昼夜。若超过这一数值则马上停顿填筑,直到沉降及位移速率小于掌握标准方可连续施工。(2)超载卸载掌握标准及路槽开挖时间确实定。超载填土路堤的预压期大于设计规定时间且路堤中心线地面连续3个月沉降速率小于0.8cm月方可卸除超载,继而进展路槽开挖。(3)在预压期内不应在路堤上做任何工程,只允许添加由于沉降而引起的附加填土。当路堤中心点沉降大于20cm后,必需准时补偿填土至设计所要求的超载预压高程。(4)路堤堆载施工前应做好排水沟、集水井等施工排水措施,保证基底枯燥

3、,并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掌握基点。(5)路堤填土前须去除地表杂草、树根、农作物等。如遇水田挖沟疏干,挖除表层淤泥、腐植土等。挖除原地面20cm耕植土后按4.05.0的坡度构筑路拱,路拱采纳符合标准要求的粘性土,压实度大于90。(6)超载土方顶面应保持4.0的横坡以利于排水;设计路面为单向横坡的超高路堤路段,超载土方顶面应保持与设计路面同样坡度的单向横坡。(7)路堤与桥台连接部位,路堤与桥台前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与碾压,分层碾压厚度掌握在15cm,压实度满意标准要求。(8)基底放宽和施工坡度。为保证堆载预压完毕后路堤削坡成型,路堤正常填筑时要求施工单位应依据工:程阅历及标准要求确定适当的边坡坡底加

4、宽量和相应的施工坡度。2.2.地基加固处理地基加固处理是最有效的防治桥台跳车的方法之一,尤其是脆弱地基。由于地基加固的费用占总投资的比重很大(约三分之一以上),所以,要仔细选取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案。依据笔者多年监理阅历,对正常压实的软粘土而言,首先应考虑采纳排水固结措施,如插塑料排水板等方法,通过设置来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缩短排水途径,使地基承受附加荷载后,排水固结过程大大加快,进而使地基强度得以提高。这种方法既经济又有效。假如属于脆弱地基,除了常规的排水固结措施外,更多的是采纳搅拌桩、挤密桩等深层复合地基法来提高土的强度与稳定性,使桥头路基尽量连续平稳过渡。现仍以沪芦高速大路工程为例对塑料排

5、水板法地基加固的监理掌握作一下介绍。(1)对产品质量的掌握。要求塑料排水板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产品须有资质的厂家供应,并有出厂检查合格证,运至工地后,须按规定频率抽取样品进展检验,合格前方可使用。设计要求型号为SPB1B,厚度不小于4.0mm.(2)施工工艺需按以下程序进展:整平原地面一一构筑土拱层一一机具就位塑料排水板穿靴一一攒入套管一一拔出套管一一割断塑料排水板一一机具移位一一摊铺砂垫层。路基拱层采纳级配碎石构筑时,应在拱层构筑前先打设排水板。(3)为防止排水通道堵塞,要求塑料排水板滤管材料具有肯定隔离土颗料和渗透功能,应等效于0.025mm孔隙,渗透系数应不小于5X0.1cms.施工现场堆放的塑料排水板盘带应适当掩盖,以防暴露在空气中老化。施工中要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套管内,一旦发觉须准时去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