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超(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77015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文超(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文超(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文超(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黄文超(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黄文超(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文超(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文超(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见之教师职业倦怠从何而来内容摘要:国之大事,莫过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莫过于重视教育,但教育的发展,又着重于教师。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的教师团队,我们的人才则在很大程度上才能量产、高产。但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高素质教师的流失以及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幸福感的缺失,确是越来越严重。以至在某些方面严重的影响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着重针对这个问题,分别从社会价值观与收入的恶性循环、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独生子女政策的挑战、应试教育的压力、各种教改及教改理念的集中爆发无序应用、职业的特殊性以及人性里的劣根性等几个方面简单加以讲述。希望能给我们的一些反思和共鸣。关键词:职业倦怠 幸福感国之大

2、事,莫过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莫过于重视教育,但教育的发展,又着重于教师。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的教师团队,我们的人才则在很大程度上才能量产、高产;我们很大一部分天赋异禀的各级适龄学子,才极有可能不被教育所埋没。但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高素质教师的流失以及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幸福感的缺失,确是越来越严重。以至在某些方面严重的影响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什么原因、哪些因素导致教师团队,产生如此之大的问题呢?下面我着重从社会价值观与收入的恶性循环、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独生子女政策的挑战、应试教育的压力、各种教改及教改理念的集中爆发无序应用、职业的特殊性以及人性里的劣根性等几个方面简单加以讲述

3、。一、社会价值观与收入的恶性循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和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及生产力,无疑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基本是告别了缺衣少食的时代,温饱基本也不再是问题。但在温饱得以解决,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尤其是社会价值观、个人人生观同价值观,却是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同挑战。人们越来越喜欢用金钱,用物质来衡量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类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行其道,它们已经严重的侵蚀了我们民族几千年以来,留下的奉献、艰苦朴素、仁爱、尊师等优秀的民族传统礼仪道德。因而面对这种情况,即使整个教师团队,学历与智商再高,在具奉献精神,但也不太

4、可能脱俗。慢慢的在个人价值取向,心态等方面也会发生变化如:首先从收入方面来看,虽然国家逐步重视教育,教师的待遇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待遇的提高,远远慢于物价的提高。物价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增加,生活水平快速下降,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我们很大一部分老师难免产生一种心理落差,难免产生一种挫败感和自卑感,进而自我否定和质疑。其次从上升空间来看,由于社会既得利益层的层层把控,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复杂化,我们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既使付出再多,能力再高但依然很难受到重用与提拔,上升的空间在本来已经比较窄的情况下进一步固化,这样难免不使一部分教师不发出一声长叹,负能量越积越多。最

5、后慢慢地被日益降低的社会地位,每天千篇一律的工作,每周冗长的文山会海,每年无甚新意的生活与青春的消耗,而慢慢磨掉身上的棱角,最终产生职业倦怠。二、社会舆论的推波助澜纵观近几年的社会监督同媒体舆论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师队伍里确是有一些害群之马,做出了一些有违师德、道德的事情,给当事的学生及家庭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但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的社会监督同媒体舆论,是否从客观公正的局面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呢?因为相对于在中国高达1000多万人的教师团队里,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默默耕耘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三尺讲台上,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而我们的

6、媒体舆论同社会监督。在很多时候却是以点带面、以偏盖全,在很大程度上否认了教师这支庞大队伍为我们所做出的贡献,把教师推向了风口浪尖,让我们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和谈话时总是战战兢兢、有苦难言。从而以致我们很多教师为了自我保护,逐渐怀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而导致职业倦怠。三、独生子女政策的挑战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这种政策的实施在很大层面的确是遏制了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这种政策却也给我们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独生家庭日益增多,小孩从小被寄予厚望,家庭父母对其百依百顺,过氛溺爱。让

7、其逐渐丧失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身上的分享、担当、责任、奉献等一系列宝贵的品质,从而给学校教育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让我们许多教师产生一种该管不敢管,该教育不敢教育,一天疲于奔命的处理学生所产生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在很多时候还深无成功感或成就感,以致最终被社会、学校、学生消磨掉所有锐气与耐心而渐渐得过且过,产生心里疲倦职业倦怠。四、各种教改及教改新理念的集中爆发、无序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五花八门的教改以及所谓新理念的推行与改革。这些改革及新理念在理论上来说都是头头是道、可圈可点,有益于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各种能力,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考虑到我们国家教

8、育的实际情况,而最终由某些新闻媒体、行政单位与领导大肆鼓吹、渲扬与推行,而且变换幅度还相当快。从而使我们许多学校与教师疲于应付,不断改弦易张,在很多时候、很大层面上丧失了自身对教育教学的主动吸收与反思,而渐对职业产生倦怠。五、应试教育的压力虽然有压力才有动力,在很多时候只有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才能评选选拔出适合各种行业需要的人才。但目前我们国家的这种教育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好似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在很大程度上已违背了我们最初进行选拨性考试唯才是举的目的,选拔上来的很多“人才”都是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严重受到应试分数的束缚,缺乏创新、动手、研究等能力。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的许多教师明知问

9、题的根源症结所在,但也只能是看在心里,急在眼里,根本无力解决,从而最终随波逐流为“三斗米而折腰”,天天为分数,为成绩迎上欺下、碌碌终日而不能一展抱负,让自己的思想、理念严重束缚,而无甚成就,从而最终慢慢走向职业倦怠。六、职业的特殊性以及人性里的劣根性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这份职业由于它的特殊性,在目前中国来说几乎可以算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只要你本本分分,不违法、不反党,不反人民,那么只要你进入了这个行业,融入到了这个圈子,你这辈子几乎就差不多可以从头看到尾。一辈子虽不太可能大富大贵,但同时以不至于会为一日三餐而发愁。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很多教师刚出道时身上的哪些理想、抱负、锐气等,以就在这漫长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消磨殆尽,使自身身上的那种:宁做不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教好教坏一个样,宁享受少奉献,无压力就没动力的劣根性慢慢占据上风,从而渐渐的走上了一条怨天尤人,庸人自扰的职业倦怠之路。当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随着国家、社会以及各级政府逐渐对教育教学的重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系列问题肯定都会逐渐一一得以解决。以上所述,则是我从教多年以来的一些简单看法同见解,仅仅代表一家之言,肯定有诸多的消极和偏见之处,因而恳请多予谅解和指正。 2015年1月30日 黄文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