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案例之发生在玩具厂的故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757325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案例之发生在玩具厂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力资源案例之发生在玩具厂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案例之发生在玩具厂的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案例之发生在玩具厂的故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1 发生在玩具厂的故事一、案例介绍童友玩具厂是一家与香港地区合资的小型企业,主要生产简单的木制玩具。但产品质量甚佳,成本低廉,不久前开始出口,订货有迅增之势。据此,老板决定增加投资,对生产“瓶颈”喷漆工段进行工作设计,请当地一家设计院的林工程师拿出了改造方案。喷漆工段其实只相当于一个小班组,由8名清一色的女工组成,归一名工段长领导,原来全部由手工操作:玩具先在前一道木工车间下料、砂光,然后进行部分组装,再经过浸涂假漆一道工序,最后送来喷漆车间上漆。如今做了流程改造,待漆的玩具放在每位女工右手边的托盘里,她们取来,放在模板下,把彩漆按照设计的图案喷到玩具上没被模板挡住的部位。喷完后,取出来挂

2、到前上方经过的吊钩上,自动进炉烘干。吊钩的移动速度是设计工程师做过时间动作研究,并经过计算后设置的。女工们的奖金是用的小组集体计奖制。由于对新工艺还不熟练,在半年实习期内,她们还达不到新定额,所以,发给一笔“学习津贴”,但逐月减少16,半年后全部取消。那时就只有靠全组超过定额方能得一笔集体奖金了。当然超额越多,奖金也越多。半年实习期,头一个月,生产率还马马虎虎;第二个月则显著停滞,进步极慢。工段长问女工怎么才能加速,女工中被称为“大姐”的一位年长女工举了新流程的一大堆问题:吊钩太快;奖金计算偏低;环境温度太高,等等。工段长请示了主任,马上买来3台大风扇,以解决工作环境温度过高的问题。女工们对这

3、样解决似乎很满意,跟工段长的对立情绪也消退很多。工段长也很高兴,决定开几次会,彻底解决工作环境问题。会议上,女工们主要提出了吊钩速度问题。王主任和林工程师也在座。女工们对林工程师说,吊钩飞快,跟不上。有位女工问林工程师,能不能把吊钩速度搞成快、中、慢三档,换挡开关装在“大姐”手边,由我们来调节控制?王主任和工段长交换眼色后,说研究后再答复。会后,王主任和工段长仔细讨论了很久,推敲再三,决定按女工们的主意先试一试。林工程师很快把变速装置装好,换挡开关设在“大姐”工作台。女工们大为兴奋,研究出了一种最佳速度设置模式,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经过改进后,次品率很快下降。在原定的半年实习期还差两个月左右时,

4、生产率即超出原预计值30以上。于是,奖金也高于原预计。6个月期满,学习津贴取消,女工们更熟练,也干得更欢了。结果,喷漆工段收入比邻近的其他班组高不少,甚至超过那些班组的高级技工了。其他班组感到不公平,反映到厂长处。厂长下来了解情况,批评让工人自己掌握生产节奏是“瞎胡闹”。他下令停止这新一套做法,恢复原方案。下个月,生产大幅下降,8位女工中,包括“大姐”在内的6位女工在以后的两个月中走掉了。又过两个月,工段长也挂冠而去,另谋高就了。(资料来源:李剑锋:人力资源管理十大误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二、案例分析激励既是行为的钥匙,又是行为的键钮,按什么样的键钮,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因而,每个

5、人都需要自我激励,需要得到来自组织方面的激励和相互方面的激励。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可施加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激发成自身的推动力使得组织目标变为个人目标。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一个高效的激励系统的建立,无疑会为管理人员省下大量时间,管理者再也不用为员工低效率的工作而担心,也用不着费神向他们解释什么是主人翁。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面镜子,成绩是铁的事实,耕耘必有收获。但是,激励方案的制定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考虑局部员工的利益,本案例中的厂长就没有对激励措施设计做全面的把握,考虑不周,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能有效地解决,而采取了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了生产下降,人才流失,这其中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三、思考讨论训练1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工段长的做法有哪些可取之处?2公司生产大幅度下降,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在哪儿?3女工们的收入明显增加,出现“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他员工不满,面对这种情况,你如何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