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755286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知识点一、填空题: 第一单元 1.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2.苹果树上的苹果是(果实),苹果籽是(种子)。 3. 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氧气),根具有(吸收水分、养分)和(固定)植物身体的作用。 4.在植物的根吸水实验中,过一段时间容器内水量会(减少)。 5.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6.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叫(光合作用)。 7.(阳光)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一般背阴的植物长势(不如)向阳的植物。 8.

2、植物的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叫叶的(蒸腾)作用。 9. 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养料的运输)。 第二单元1.骏马在(草原)上奔驰,大猩猩一般生活在(森林)里,鸟儿可以(飞翔),鱼儿可以在(水)中游。 2.我的身边最常见的动物有( )。 3.动物的身体特点是和(环境)相适应的。 4.像兔子、牛、熊猫这样( )生,靠( )长大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5.我认识的会飞翔的鸟有( )。 6.鸟类的飞行工具是( )。 7.鸟类的皮肤表面有(羽毛),具有(护体)(保温)(飞翔)等功能。 8.鸟类是体表有( )覆盖,善于( ),( )生的恒温脊椎动物。 9.( )被称为“国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1

3、0.我知道的珍稀动物有( ) . 11.保护珍稀动物,首先要保护它们生存的( ),禁止滥砍乱伐森林。 12.企鹅的双翅变成了(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却能在(水里)很快地(游泳)。 13.松鼠生活在( )里,鲤鱼生活在( )里。 14.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我们把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腐食动物。 15.鲸是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体型像(鱼),前肢成(鳍)形。 16.丹顶鹤、中华鲟、金丝猴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7.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是大熊

4、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地区。 第三单元1.声音)可以供人们互相交流。 2.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声音的大小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3.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平时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6.声音的大小可以(控制),当声音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时,就会变成(噪音)。 7.人的听觉器官是(耳朵),我们一定要保护听觉。 8.(植树)可以在城市里有效减少噪音。 9.牛的叫声(低),鸟的叫声(高)。 10.用力敲锣时

5、听到的锣声(大),大鼓声比锣声(低)。 11.说话时,感觉喉咙部位在(振动),鼓发声时,鼓皮上的米粒会(振动)。 12.敲击不同大小的编钟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 13.听诊器是 1816 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利用它可以增大声音的(音量)。 14.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会使人的听力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容易诱发高血压病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第四单元1.人在社会中要和别人沟通,就必须互相传递 ( 信息 ) 。 3000 年前,古人就用(烽火台)传递信息。 3.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也是(信息),人类保存信息的最主要方法就

6、是(书籍)。 4.(耳朵)(眼睛)是我们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 5.(书信)曾是古代人最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 6.(标志牌)是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 7.(电报)与(电话)的出现,可以使人们远距离,更快捷地传递信息。 8.电报是( 1837 年)莫尔斯发明的,电话是 1892 年(贝尔)发明的。 9.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 比较电报和电话,(电话)传递信息更快捷方便。 如今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和兴起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 12.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是文字的使用,第三次是印刷技术的应用,第四次是电

7、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和应用。第五次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 13.电话从产生到现在有 100 多年了。请大家记住专用电话号码: 110 (治安报警电话), 114 (市内电话查询), 120 (医疗急救电话), 119 (火警报警电话)。 第五单元1.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它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 加快蒸发的三种方法:(提高液体温度)(增大蒸发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3.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4.自然界中的(露)(雾)(云)等都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5.冰是固态的(水),水只有在(

8、寒冷)的天气才会结成冰。 6.水结冰一般要在( 0 )摄氏度以下。 7.自然界中的的冰有。 8. “水开了”在科学上叫(“沸腾”)。沸腾时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所以我们看到水里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 9.夏天刚洗过的衣服一会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跑走啦。 10.冬天刚洗的衣服晾到院子里,一会儿就会(结冰),再过一会,地上没见水,而衣服变干了,这是因为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11.池塘里的水会慢慢减少,是因为水( )。 12.(雨)(露)(雾)是水,(霜)(雪)(雾凇)(冰棱)(冰雹)是冰。 第六单元1. 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就要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好习惯。 2. 研究科学问题,要有(恰当)的方法,并要善于(搜集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