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754671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验名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研究怎样让让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 实验材料:空瓶子、水槽、石块、橡皮泥、沙子等 实验过程:1、水槽中装一半水,把空瓶子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 2、把空瓶子灌满水,使它沉下去 3、把空瓶子里装满石块,使它沉下去 4、把空瓶子里装上沙子,使它沉下去 5、把橡皮泥裹在小瓶外面,使它沉下去 实验现象: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题目:判断物体的沉浮。 实验要求:判断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盛水玻璃缸一个、硬泡沫塑料一块、气球、易拉罐、手绢。 操作步骤: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实验步骤:1、将泡

2、沫塑料放入水中,观察讨论它受到浮力没有。 2、泡沫受到的浮力,是什么方向的力。 3、用手反复向下按它,体会一下浮力是一个什么方向的力。 4、依次用吹鼓的气球、木块、封口的易拉罐实验一下,它们受到浮力的方法是什么样的。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实验题目: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并占据空间。实验器材:漏斗一个,广口瓶一个,橡皮泥一团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绕广口瓶的瓶口粘贴一圈,使漏斗能固定在中央位置。2、向下抚平橡皮泥,确定没有漏气孔。3、慢慢的向漏斗中倒水,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4、用铅笔在橡皮泥上戳个小洞,观察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1、在步骤三中,发现水停在漏斗里,这是因为瓶

3、中的空气占据着空间,水漏不下去。2、当用铅笔戳出一个晓东后,发现漏斗中的水流进了瓶子里。这是因为空气从橡皮泥的漏洞中跑出来了。空气占据空间。实验题目:找空气 实验目的: 1、能制作简单的风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使学生对空气的性质有进一步的认识。实验器材:硬纸板,铅笔,见到,支持,毛衣针,长竹签,胶条,吸管,细线,扣子或笔帽实验过程: 1、制作风轮 2、将一根毛衣针或长竹签穿过冯仑的中心,并用胶条吧风车固定在毛衣针或长竹签的一段。 3、从毛衣针的另一端套上一根吸管(吸管的长度应小于毛衣针的长度,一边贸易真的两端能够漏出来。) 4、沿着吸管吹气,使风轮转动,观察。实验结论:空气流动成为风。

4、实验题目:制作小鼓 实验器材:剪刀、橡皮薄膜、皮筋,木板。操作步骤: 1、用皮筋把木板卷起来固定。 2、把橡皮薄膜用皮筋固定在木板上。用剪刀剪去多余的。 3、木板另一面也做同样的工作。 4、小鼓就制成了。实验题目:透明与不透明 实验目的: 1、漱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他们的作用。 2、学会观察和辨认各种不同的材料,了解各种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器材:木尺、塑料尺、稀释的红墨水、砂纸、玻璃实验过程: 1、透明度的比较,用眼透过这些东西观察,记录现象。 2、 在这些东西上各滴入一滴红墨水从材料侧面观察水滴的运动情况以及材料表面的变化。实验现象:木头、砂纸不透明,塑料半透明,玻璃全透明。

5、实验结论:生活中的物体按透明度可分为透明,半透明,全透明三种性质。实验题目:观察物体发声 实验题目:音叉振动发声实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器材:音叉、木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敲击音叉,使音叉振动发声。 3、将音叉上端放入烧杯中水面。观察有何现象产生。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题目:水能传声 一、实验题目:液体传声实验。二、实验要求:理解液体可以传声。三、实验器材:盛水烧杯。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盛水烧杯的侧壁紧贴在耳上。 3、在保证不碰杯壁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

6、指,用力在水中摩擦,听到了什么。 4、烧杯离开耳朵,再用拇指食指摩擦实验一下,还能听到声音吗?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烧杯内装水应满一些。 B、保证摩擦产生声音的手不碰杯壁。五、实验现象:透过水可以听到声音。六、实验结论:水可以传声。实验题目:光传播实验 实验要求:验证光直线传播的性质。实验器材:纸筒(或可弯折饮料吸管)、蜡烛、火柴、污物桶。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点燃蜡烛,置于教室前面讲桌上。 3、让学生通过直纸筒(弯折纸筒)观察蜡烛火焰。 4、比较一下,哪次能看到蜡烛火焰。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实验时看别的物体也可以。实验现象:光不可以

7、曲线传播。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题目:镜子反射光的路线 实验要求:了解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不同。实验器材: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电光纸各一张,白板纸五张。双面胶条若干。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红、黄、蓝、绿各色电光纸,用双面胶条分别贴在白板纸上,制成各色纸板。 3、将一张白纸板正面向内沿中线适当弯折,制成屏幕。 4、将纸屏背面向光,立于课桌近光一侧。 5、依次取不同颜色纸板做反光实验。实验时,沿纸板纵轴和横轴转动,使光线反射到白色纸屏上。 6、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能力不同。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电光纸大小约为15X15(

8、厘米)。 B、做反光实验时,反光纸板应躲开屏幕黑影。 C、实验时反光纸距离屏幕不要太远(约20厘米左右)。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有光射入镜子就有反射现象发生。实验题目: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目的:点亮小电珠实验。 实验要求:知道小电珠通电能发亮。 实验器材:小电珠、电池一节、导线两根。 操作步骤: 1、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 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电珠,实验一下怎样可以把小电珠点亮。 3、 用两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电珠,实验一下怎样把小电珠点亮。 4、 学生比较一下,各种接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5、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导线两端露出的金属线,不超过3毫米。

9、 B、如果使用电池盒,防止电池在盒内短路。实验题目:制作开关 实验材料: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要求:导体、绝缘体验证实验。 实验器材:电池盒(带电池)、小灯座(带灯泡)、导线、铁、铜、铝、橡胶、玻璃、瓷、塑料、木、纸、布、丝绸。 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按下面电路图分别实验各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3、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结论:可以利用物体的导体性质制作开关。 实验名称:让小水轮转起来 实验目的:怎样使小水轮转得更快 实验材料:滴水器、小水轮 实验过程: 1、把小水轮安装好 2、用大孔的滴水器装满水,让滴水器中的水从低处冲击 小水 轮叶片的边缘。 3、再选用

10、大孔的滴水器,装同样多的水,冲击小水轮叶片相同的部位,从高处冲击小水轮。 实验现象: 1.从低处冲击小水轮转得比较慢;从高处冲击小水轮转得比较快。 2.风力大,风车转动快。 实验结论:风车转动的快慢与风力大小有关。实验名称:吹乒乓球实验实验器材:漏斗、乒乓球实验猜测:乒乓球会掉出来实验步骤: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实验现象:乒乓球没有掉下来实验结论:乒乓没有掉下来是因为空气压力的作用。实验题目:水土流失 实验目的:认识水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实验器材:托盘 沙子 草皮 水 喷壶实验步骤: 1、用沙子,随时,草皮等在托盘上堆起土堆 2、用喷壶洒

11、水,观察草皮,沙子,碎石和水的运动变化。实验结论:植物对保持土壤有很好的作用。实验题目:观察水 实验目的: 1、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观察水和空气,并能正确选择和实用工具。 2 、学会用多种感官观察和认识水的性质,初步学会认识物体的方法。实验器材:盛有自来水的烧杯,无色透明的玻璃瓶,水槽,滴管,透明的塑料管,橡胶软管实验步骤: 1、观察哨杯里的水,回答水是什么颜色的,闻到了什么气味。品尝一下是什么味道 2、和学生一起归纳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方法。 3、观察水的透明性,隔着装水的玻璃瓶看人或物体,能很清楚的看到。 4、观察水的形状:把水缓缓倒入玻璃瓶中,观察倒入的过程,流出的水是什么形状的,倒进玻璃瓶中的水又是什么形状。实验结论: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