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三)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75379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三)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归园田居(三)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归园田居(三)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三)导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三)导学案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园田居(其三)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2、会理解(会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3、会欣赏(能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会背诵(掌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默写)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诗文,独立完成预习检测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代诗人。本诗共_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你知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吗?2.读古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些词语。晨兴 荒秽草木长 荷锄归3.根据语感,划分朗读节奏。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种 豆 南 山

2、 下 ,草 盛 豆 苗 稀 。 晨 兴 理 荒 秽 ,带 月荷 锄 归 。 道 狭 草 木 长 ,夕 露 沾 我 衣 。 衣 沾 不 足 惜 ,但 使愿 无 违 。(二)我来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思考:这首诗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三)读中悟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2.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快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四)读中赏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在对诗歌的朗读感悟中,哪些诗句悄悄拨动了你的

3、心弦,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最美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者是哪些词语让你有了更多的感受,也请把你深入的理解,先在课本上进行批注,后在小组内与大家分享。例如:“带月荷锄归”一句,使我联想到了,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信步穿行在草木遮掩的山路上,这是一幅多美的月夜归耕图啊!词语:“夕露”一词可以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月夜田间环境的幽清和夜气的湿寒。(五)背诵并默写古诗。(六)课堂检测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各种杂草。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获得好收成。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谐。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一种醇美的诗意。D以“衣沾”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七)能力拓展陶渊明的这首诗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现在把你最喜欢的画面用你的妙笔扩写成一段优美的小散文。 要求:(1)用第一人称;(2)有景物和人物描写(动作、心理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