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援方案 (2).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74978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急救援方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紧急救援方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紧急救援方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紧急救援方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紧急救援方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紧急救援方案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急救援方案 (2).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紧急救援方案西安煤业公司救护队2011年1月审批拦生产技术部:通风部:动力部:监察部:公司总工程师:灾害预防处理方案根据“矿山救护规程”规定,结合西安煤业公司“紧急救援方案”,适应紧急救援的要求,做到“快速敏捷、准确无误”的参加抢险救灾,特制定此方案。一、 救援机构1、指挥部 总 指 挥:周玉林 副总指挥:刘长仪 成员:公司班子成员 指 挥 部:公司及各井(区)调度室(1)保卫组:由公安科组成。(2)抢险救灾组:由救护队及兼职救护队员组成。(3)医疗组:由局总医院组成。(4)物质供应组:由物管科组成。(5)善后处理组:由人力资源部、工会委员会、办公室组成。2、各部门的职责 保卫组:负责井上治安

2、秩序,确保现场秩序稳定,适应车辆人员通行。 抢险救灾组:做到以人为本,紧急救援遇险遇难人员,消除灾情。 医疗组:负责遇险伤员的救治及遇难人员的处理。 物质供应组:负责救灾物质的供应及调运。 善后处理组:负责人员的清点,伤亡人员的安置。3、抢险救灾组的组成 组长:周宝海(安全副经理) 副组长:孙长波王标 成员:梁兴才潘得良刘希建王连昌迟作石 救护队全体、兼职救护队全体。二、 抢险救灾措施(一)一般性措施1、矿井概况:西安煤业公司共有5个自然井(区),即一二五井、三区、六区、太平井、西安一井,年总产量为150万吨,其中,一二五、六区为高沼气矿井,三区、太平井及西安一井为低沼气矿井,各井(区)都相应

3、的存在自燃发火、煤尘、顶板、水灾事故的潜在因素,尤其是一井与一二五井雨季水患威胁较大。除一井外,春秋两季矿井煤炭自燃发火时有发生,存在着火灾的自燃条件。该公司所属的7个井区,都为斜井片盘式开拓串车提升。2、救护队的调度程序和出动顺序(1)调度程序 灾害单位 公司调度室 安全矿长 救护队 兼职救护队(2)出动秩序 救护队共三个小队,日常安排为值班队、备班队、休班队。 一旦接灾情救援通知后,值班队要在一分钟之内集合完毕,同时,备班队迅速投入值班状态,休班小队在半小时内召集完毕,进入备班序列。 出动小队,按拟定的路线,按时到达事故单位,一区2分钟、二区5分钟、三区8分钟、太平井12分钟、六区15分钟

4、、一井20分钟。 兼职救护队的出动,视灾情由安全矿长责成通风科调动。3、出动应携带的技术装备及检查 所带装备:氧气呼吸器、2小时呼吸器(卡机)、苏生器、瓦斯检定仪、多种气体检定仪、连接绳、灾区电话、所用的灾区工具及急救用品。装备检查:呼吸器检查:a、呼吸两阀b、排气阀c、各部件是否安全、d、氧气压力e、整机气密4、入井注意事项 (1)入井时,小队不得少于6人,检查好呼吸器是否完好,并按规定及时佩用,必须携带全面罩呼吸器,不低于18Mpa压力的备用氧气瓶2人,装有备件的备件袋。 (2)如果不能确认并筒及井底车场有无有毒有害气体,应在地面带好呼吸器,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不带呼吸器入井。 (3)在新鲜风

5、流休息时,必须经小队长同意才能将呼吸器脱下,呼吸器放在附近安全地点。 (4)乘车时,工具及仪器妥善保管好,严禁超出车体处。5、事故抢救的基本方法 (1)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救遇险人员,在救遇难人员,同时按制灾情,防止事故扩大。 (2)瓦斯、火灾煤尘事故,首先将恢复通风系统,调整好风量,并结合实际采取反风与短路的形式,控制灾情,逐步恢复。 (3)水灾事故,先堵水源,后采取疏排水方式,逐步清理巷内杂物。 (4)顶板事故,执行从外向里,从上向下、先顶后帮的原则,确保后路及施工现场的安全。6、灾区监控及撤离 (1)随时测定有毒有害气体,遇有明火,并瓦斯有积聚的可能时,必须迅速撤离灾区。 (2)随时

6、测定温度,特殊高温,呼吸器材质及人体超适应时及时撤离。 (3)水灾侦察,后路不安全,水量增长的情况下,要撤离灾区,查明原因。7、灾区侦察内容 (1)现场描述内容,灾害的原因、具体地点、遇险遇难人员数量、伤情、所处位置、巷道状况、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水量的增长状况。 (2)图纸绘制内容,通风系统,通风设施的位置,风流方面,灾害具体地点,伤亡人员所处位置。三、特殊性措施(一)火灾事故救援 1、处理矿井火灾应了解以下情况: (1)发火时间、火源位置、火势大小、波及范围、遇险人员分布情况。 (2)灾区瓦斯情况、通风系统状况、风流方向、煤尘爆炸性。 (3)巷道围岩、支护状况。 (4)灾区供电状况。(5)灾

7、区供水管路、消防器材供应的实际状况及数量。(6)矿井的火灾预防处理计划及其实施状况。2、处理井下火灾应遵循的原则:(1)控制烟雾的蔓延,防止火灾扩大。(2)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防止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3)有利于人员撤退和保护人员安全。(4)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3、用火灭火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火源明确。(2)水源、人力、物力充足。(3)有畅通的回风道。(4)瓦斯浓度不超过2%。4、封闭火区风墙时应做到:(1)多条巷道需要进行封闭时,应先封闭支巷,后封闭主巷。(2)火区主要进风巷和回风巷中的风墙应开有通风孔,其他一些风墙可以不开通风孔。(3)选择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墙同时封闭时,必须

8、在建告造这两个风墙时预留通风孔。风堵通风孔时必须统一指挥,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同时风堵,在建造砂袋抗暴墙时,也应遵守这一规定。5、建造火区风墙时应做到:(1)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中的风墙应同时建造。(2)风墙的位置应选择在围岩稳定、无破碎带、无裂隙、巷道断面小的地点,距巷道交驻空不小于10m。(3)拆掉压缩空气管路、电缆、水管及轨道。(4)在风墙中应留设注惰性气体、灌浆(水)和采集气样测量温度用的管孔,并装上有阀门的放水管。(5)设专人随时检测瓦斯变化。6、在建造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火区风墙时,应做到:(1)采取控风手段,尽量保持风量不变。(2)注惰性气体。(3)检测进风、回风侧瓦斯浓度、氧气浓度

9、、温度等。(4)在完成密闭工作后,迅速撤至安全点。7、火区封闭后,必须遵守下列原则:(1)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应在24h之后进行。(2)封闭后,应采取均压灭水措施减少火区漏风。(3)如果火区内O2、co含量及温度没有下降趋势,应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8、火区风墙被爆炸破坏时,严禁立即派救护队探险或恢复风墙。如果必须恢复破坏的风墙或附近构筑新风墙前,必须做到:(1)采取惰化措施抑制火区爆炸。(2)检查瓦斯,只有在火区内可燃气体浓度已无爆炸危险时,方可进行火区封闭作业;否则,应在距火区较远的安全地点建造风墙。9、高温下的救护工作(1)井下巷道内温度超过30时,即为高温,应

10、限制佩用氧气呼吸器的连续作业时间。巷道内温度超过40,禁止佩用氧气呼吸器工作,但在抢救遇险人员或作业地点靠近新鲜风流时例外;否则,必须采取降温措施。(2)为保证在高温去工作的安全,应采取降温措施,改善工作环境。(3)在高温作业巷道内空气升温梯度达到0.5-1/min时,小队应返回基地,并及时报告井下基地指挥员。(4)在高温区工作的指挥员必须做到:向出发的小队布置任务,并提出安全措施。在进入高温巷道时,要随时进行温度测定。测定结果和时间应做好记录,有可能时写在巷道帮上。如果巷道内温度超过40,小队应退出高温区,并将情况报告救护指挥部。救人时,救护人员进入高温灾区的最长时间不超过表1的规定;救护人

11、员进入高温灾区的最长时间值巷道中温度/4045505560进入时间/ 252015105(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救援1、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1)灾区侦察。(2)抢救遇险人员。(3)抢救人员时清理灾区堵塞物。(4)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5)恢复通风。2、爆炸产生火灾,应同时进行灭火和救人,并应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爆炸的措施。3、井筒、井底车场或石门发生爆炸时,在侦察确定没有火源,无爆炸危险的情况下,应派一个小队救人,另一个小队恢复通风。如果通风设施损坏不能恢复,应全部去救人。4、爆炸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时,派一个小队沿回风恻、另一个小队沿进风恻进入救人,在此期间必须维持

12、通风系统原状。5、井筒、井底车场或石门发生爆炸时,为了排除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抢救人员,应在查清确无火源的基础上,尽快恢复通风。如果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流方向的人员,为了紧急救人,在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采取区域反风,之后,矿山救护队应进入原回风恻引导人员撤离灾区。6、处理爆炸事故,小队进入灾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进入前,切断灾区电源,并派专人看守。(2)保持灾区通风现状,检查灾区内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温度及通风设施的破坏情况。(3)穿过支架破坏的巷道时,应架好临时支架。(4)通过支架松动的地点时,队员应保持一定距离按顺序通过,不得推拉支架。(5)进入灾区行动应防止碰撞

13、、摩擦等产生火花。(6)在灾区巷道较长、有害气体浓度大、支架损坏严重的情况下,如无火源、人员已经牺牲的,必须在恢复通风、维护支架后方可进入,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三)水灾事故救援1、矿山发生水灾事故时,救护队的任务就是抢救受淹和被困人员,恢复井巷通风。2、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应了解灾区情况、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进入该地点的通道等,并分析计算被堵人员所在空间体积,O2、CO2、CH4浓度,计算出遇险人员最短生存时间根据水害受灾面积、水量和涌水速度,提出及时增大排水设备能力、抢救被困人员的有关建议。3、救护队在侦察中,应探查遇险人员位置,涌水通道、水量、水的流动线路,巷道及水泵设施受淹程度,巷道冲坏和堵塞情况,有害气体(CO2、CH4、H4S等)浓度及在巷道中的分布和通风状况等。4、采掘工作面发生水灾时,救护队应首先进入下部水平救人再进入上部水平救人。5、救助时,被困灾区人员,其所在地点高于透水后水位时,可利用打钻、掘小巷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建立通信联系:如果其所在地点低于透水后水位时,则禁止打钻,防止泄压扩大灾情。6、矿井涌水超过排水能力,全矿和水平有被淹危险时,在下部水平人员救灾后,可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区放水;如果下部水平人员尚未搬出,主要排水设施受到被淹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