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校园的早晨》1.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74715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曲《校园的早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歌曲《校园的早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歌曲《校园的早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歌曲《校园的早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歌曲《校园的早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歌曲《校园的早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曲《校园的早晨》1.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执教者:抚顺市育才中学 冯博年 级:七年级上教学内容:歌曲校园的早晨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欢快、积极向上的情绪,珍惜校园生活的美好时光。2. 通过聆听、模仿、对比、体验等方法学唱歌曲,了解休止符和变换拍子在本歌曲中的作用。3.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与同学合作,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前八分休止符教学过程一 感受歌曲1. 跟老师一起随歌曲校园的早晨做律动2. 请你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要素。歌唱前的全身热身活动能够有助于嗓音的开放,并且能够消除师生之间

2、的陌生感,使师生间产生信任感。二 学唱歌曲1.调整呼吸(1)出示曲谱,教师范唱,学生认真聆听旋律,跟随老师的手势进行呼吸。(2) 视唱曲谱和发声练习。教师在学生视唱曲谱的同时指导学生歌唱时正确的口型、身体的姿态和发声的位置。设计意图:学生在热身活动之后需要调整呼吸来进入歌唱的状态。视唱训练和发声练习融合在一起进行是为了强调口型、呼吸和声音的位置。2. 学唱A段旋律(1) 出示A段曲谱,与刚才所视唱旋律相比比,有哪些不同呢?(2) 聆听A段范唱音乐,观察曲谱,休止符都出现在什么地方?(3) 休止符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休止符出现在哪里需要换气,出现在哪里不能换气?(4) 试着唱一唱,跟随范唱加

3、入歌词小声哼唱歌曲。(5) 请一名同学朗读A段歌词,要求面带微笑朗读歌词,强调口型。(6) 清唱,采用接唱、对唱等方式熟悉歌曲。(7) 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A段。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对比曲谱的教学方法,了解休止符在本首歌曲中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准确找到休止符的位置进行演唱。朗读歌词是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在演唱歌曲时美好的表情和正确的发声位置能够有助于歌曲的演唱。3. 学唱B段旋律(1) 分析歌曲结构。完整聆听歌曲,跟唱A段,回答A段旋律出现了几次?在什么地方出现的?你知道这首歌曲的结构吗?(2)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B乐段,B段和A段相比在旋律和节奏上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本乐段中出现了节拍的变化,你能找

4、到它们吗? (3) 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创作手法?教师分别范唱变化节拍和不变化节拍的版本,请学生来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区别。(4) 再次聆听并小声跟唱。(5) 全体同学面带微笑朗读B段歌词,注意口型和发声位置。(6) 清唱,采用接唱、对唱等方式熟悉歌曲。(7) 随钢琴伴奏演唱B段。设计意图:此环节要让学生了解歌曲中节拍的变化以及作用,并能够准确的演唱出来。本段的学习继续延续了在声音、位置、表情、情绪、口型等方面的强调和指导。4. 学唱结尾句的二声部(1) 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2) 教师用钢琴带领学生唱准结尾句的旋律部分(3) 随音乐演唱A部分(4) 初步尝试演唱结尾句的二声部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5、(提示学生结束句演唱高声部)设计意图:本段的旋律和A段是基本一样的,在这里主要是让学生试着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并自信的演唱二声部是这个环节所要达到的目的。三 表现歌曲1. 简介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和歌曲的创作背景。2. 曲谱出现的“男、女、合”等字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3. 你知道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在这首歌曲里都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4. 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意图一起来完整的演唱歌曲。设计意图:不同的演唱形式也是本首歌曲的一大亮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当然这些要在学生唱会歌、唱好歌的基础之上。四 课堂小结1.结束语2.用饱满的情绪,加入律动,完整演唱歌曲。3.随音乐节奏愉快的走出教室。设计意图:完整的表现音乐,检验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情况,让学生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本节音乐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